評論 > 好文 > 正文

簡澤偉:馬英九到底是誰

馬前總統在踏上尋根之旅前,他是以新台灣人身份離境,然後以中華民國人的身份入境去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然後共同追憶中華民國過去的遺緒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化的發展。並且在香港出生台灣長大的馬前總統,反而對不曾生活過的中國表現出濃厚的故土情感。所以馬前總統到底是誰?

近期有許多新聞事件也算是凸顯國內對於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分界的輿論,從所謂對岸用語、抖音、中國小吃入台、唐服再到燈會,基本上都圍繞在去中化的主題上爭執。我們根基於《文化基本法》的第二條第一款提到「國家應肯認多元文化,保障所有族群、世代與社群之自我認同,建立平等及自由參與之多原文化環境」的精神下,為什麼不能接受對岸傳來的文化呢?

在這裏,筆者可以做個人價值觀回答,我們的確需要小心現代中國傳來的文化相關產物,並且認知到文化統戰的成分。但在這之前我們了解兩岸中華文化的競爭與重疊,還有梳理台灣為什麼較難去中化。

許多觀點都認為文化並非都是由上而下主導,一個國家或許會因其歷史及地方發展自然由下而上形成一個主流。但攤開歷史來說,這一般都發生在當國家力量式微或是上位者認為這些屬於有利於在位正當性且能擴大族群認同時才有可能發生。擁有權力的上位者透過國家機器能賦予一個文化價值,就算是一個國家已經有面譜化的文化形象,但當更換執政者也會在價值面上有所更易。價值這點在民主國家可比照政治光譜左翼至右翼的不同做區別,但他們國家本身的文化面不會有太劇烈變化,在身份認同上也較有一致性的回答。

而威權或極權國家更會直接套用符合自己統治正當性的歷史去塑造價值觀與文化,民眾通常是被動參與且受國家改造。我們將文化形成的過程拆解,就是上位者選擇該國的歷史脈絡製造文化想像,再透過權力使用國家機器向國內外輸出自己的文化印記。而現今有許多國家透過文化的向外輸出得到更多的經濟獲利與政治紅利,軟性質可能透過觀光旅遊來吸引外國人或是輸出娛樂產業。當然也不乏如中國使用中華文化包裝,透過銳實力來增強政治影響力。

台灣近幾年也試圖透過較軟性的文化外交來拓展國際認同與空間,國內也進行了相當大程度的國家台灣化的「建構」工程,也就是建立一個有別於中國的史觀、文化與民族想像。雖然對於現階段的民意來說,要以台灣文化為主體除了是目前執政者的目標,也算是多數民意的主流。而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對外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較具有代表性的活動與產物向外宣傳。但是在國內則常常陷入什麼是屬於台灣文化而什麼是屬於中華文化的意見分歧。

首先台灣人曾經是正統中國人,這不是一個既定事實,而是在國民黨威權時期的這段期間,上位者由上而下「建構」台灣人成為中國人。上位者主動進行改造,選取適合中國思想的歷史脈絡與想像,創造出中國化的工程。並且與對岸中共競爭世界上唯一的正統中國。所以在那段期間台灣人受到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大中國思想的薰陶,台灣在那段期間有大量的華國印記烙印在國家文化當中。雖然當時台灣尚未有關於身份認同的調查,但在威權時期就算你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必須要表面認同,否則會受到黨國體系的關照。且對照對岸進行文化大革命毀壞傳統文化的時空背景下,台灣反而成為守護正統中國文化的復興基地。

要清楚認知任何文化的存在,背後本身就是需要權力支撐。也就是說是需要國家機器因其意識形態的推動才能使文化得以發展並廣為流傳。在台灣民主化後,本土化工程改造如火如荼進行,到目前為止國內大多數的身份認同已不像過往有較多的台灣與中國雙重認同民意的主流。依照政大選研中心民調顯示,這種雙重認同與台灣認同已經在2007年後黃金交叉,台灣人認同已達到六成多。但值得關注的是,從政大選研開始做身份認同民調開始,大量下降的中國人認同。雙重認同也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但是依舊能保持相對平穩的民意趨勢。這種雙重認同有很多解讀空間,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內部依舊有過去中國人建構工程的遺緒存在,同時台灣人建構工程仍持續進行中,因此這兩種展現的是國內還在進行中的文化價值衝突,也是國家認同衝突。

抖音舞蹈「科目三」熱潮從中國燒到台灣。(翻攝自抖音)

何謂台灣文化?簡單來說就是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基礎,遠至史前至今的原住民文化以及移民文化的組合。希望建構出屬於台灣人的歷史脈絡與文化,除了過往中國化與本土化工程以外,近幾年來掌握權力的上位者則采以納入不論現在或過去在這島嶼存在過的文化軌跡通通結合成台灣的文化範疇,也包含許多新移民文化。但是台灣內部在文化認知的衝突上還是卡在兩個認同工程與大多數人口為漢人文化的重疊,如上面提到的,雖然國人多數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但同時也有不少人也認同台灣與中國的雙重認同,中國人建構遺緒依舊存在於台灣社會當中,畢竟這也絕大部分牽涉到國家認同問題。加上台灣人口多為漢人結構,在許多傳統文化上放眼有華人足跡的國家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處。因此,台灣在主流文化上常常陷入內部認同的建構衝突,加上中國近年透過社群以及商業模式下,以外力之姿與國內中國人認同以及同文同種等因素,讓國內的中國人認同漸漸與對岸的中國人訴求有融合的跡象。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12/204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