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工勞小報:兩會中的十大荒唐勞動提案

作者:

每年兩會期間都涉及到與勞動者相關的提案。然而,許多提案的初衷並非為了提高對勞動者的保障,而是為了削減勞動力成本,獲得更多好用的工人。有些提案即使宣稱是為了保障勞動者,但位居上位的提案者對基層勞動者的處境了解不足,導致這些提案顯得非常不切實際。在這份清單中,我們整理了從2022年至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最荒唐、最何不食肉糜的與勞動者相關的十大提案,分為就業市場、休息制度、社會保障三大主題。

就業市場

近年來,勞動力市場面臨兩難的困境:青年就業難,企業(以製造業為主)招工難。在針對就業市場困境的兩會提案中,大多數都治標不治本、拆東牆補西牆,迴避結構性問題。

掩蓋就業問題:重新界定失業指標,剔除慢就業、緩就業(2024)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國際經濟學會會士余淼傑提出了一個建議: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勞動力市場的實際情況,幫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就業政策,應該摒棄「慢就業」、「緩就業」等自願失業現象,而採用「去向就業率」來直觀了解和跟蹤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並加強數據統計和監測工作。(全文)

【工勞快評】青年失業率調整統計方式後,果然失業率「大降」。這位代表討論的也是失業率的計算標準。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慢就業」、「緩就業」和「自願失業」這類標準調整都無法讓我們理解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問題,也無法反映勞動者的真實意願。結果而言,這種看似學術的計算最後都會變成掩蓋失業率的幫凶。

速成打工人:將12年基礎教育學制縮短至9年(2024)

全國政協委員、合興集團總裁洪明基提案:將原本的12年學制縮短至9年,以便讓那些不喜歡學習的人能夠更早地進入社會。洪明基提出這樣的提案之一原因是,他認為即使月薪只有3000元,也難以吸引農民工,而在服務行業中,大專和本科學歷的人卻並不罕見。他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大學教育的貶值。(全文)

【工勞快評】可能是因為自家企業難招工,洪明基提出通過縮短學制來鼓勵年輕人更早進入就業市場、充當廉價打工人。「月薪3000元妄想招聘農民工的說法」也顯示出他與社會嚴重脫節。難道就業市場的困境真的歸根結底是由於大學教育的貶值嗎?人們爭着讀高中、讀大學,不願提早出來就業,還是因為藍領工作缺乏應有的保障、尊重和發展前景。

拖延就業危機:延長應屆生身份期限(2023)

民進中央擬提交《關於採取多種措施促進青年就業的提案》,其中建議適度延長保留應屆畢業生身份的時間限制,以更進一步落實高校畢業生擇業期政策。該提案認為:「當前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重點群體就業難度加大,尤其是青年失業率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與年長人群相比,青年的工作經驗不足,社交關係較弱,就業面臨的困難更為嚴峻。」(全文)

【工勞快評】該提議的目標是緩解青年就業壓力,但簡單延長應屆生身份期限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這種做法或許能夠減輕今年應屆畢業生的壓力,但如果企業招聘趨勢依然保守,那麼就不可避免地會擠佔下一屆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後續幾年就業危機反而會更龐大。

伸手要錢:招用應屆畢業生的大企業也要享受財政補貼(2023)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總裁朱鼎健建議,對招用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民營企業給予財政補貼鼓勵政策。2022年國家人社部等相關部門出台政策,提出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可以享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優惠補貼。目前已出台的補貼政策主要針對中小微或者中小型企業,大型民營企業沒有列入補貼範圍。(全文)

【工勞快評】在近年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各民營企業早就將老員工逼退裁員,招聘新人時勞動條件也一降再降。在用人成本已經前所未有下降的情況下,企業家們還要求用公共稅金來補貼企業,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撈取利益。這些補貼,就算要給,也應該是給勞動者吧。

忽悠年輕人進廠: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2022)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建議「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張興海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製造業人才缺口2200萬,近5年平均每年有150萬人離開製造業,而與製造業勞動力流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快遞從業人數突破了1000萬。(全文)

【工勞快評】與其鼓勵年輕人進入製造業,不如先鼓勵僱主提高製造業勞動者的待遇和保障。沒有良好的待遇,年輕人再怎麼鼓勵也不會願意進工廠。再者,勞動待遇也不僅僅是工資收入,工廠內的高壓管理、長期對工人的打罵懲罰更是讓年輕人心寒。難道2010年發生的富士康14起跳樓事件還不足以提醒我們,惡劣環境下的異化勞動對勞動者的心理健康會造成嚴重摧殘嗎?

休息制度

合理的休假本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但在過去幾年的兩會提案中,各種涉及休假制度調整的提案都把勞動者的休息權利當成了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工具,仿佛讓勞動者掏腰包就能解決出口導向型經濟結構的困境。

刺激消費:調整雙休日,試點隔周三休(2023)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熊水龍擬提交提案,建議適時調整「雙休日」,試點開展周休日實行「隔周三休」的制度—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他表示:「這樣做既保障了公共休假制度的剛性約束,又提供了全年多個分佈均衡的『三天小長假』,還能助力分散休假、緩解旅遊高峰壓力。」(全文)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工勞小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23/203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