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前景不妙 外企對華投資大幅下滑

中國的出口歷來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槓桿,根據中國海關周五(1月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的出口總額年出現了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滑。外部的原因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某些西方國家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或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願望有一定關係。但對企業的調查報告顯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經濟的惡化,令外資投資趨向謹慎。

日企對華投資態度謹慎

綜合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報導,由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加盟的「中國日本商會」,1月15日公佈了對會員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

關於2023年對華投資,回答「少於2022年」及「沒有投資」的合計佔比為48%,高於「大幅增加」及「增加」的合計佔比15%。

促使企業對華投資持謹慎態度的理由是什麼?回答「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居多。

至於對2024年中國經濟的預測方面,39%的受訪日本企業認為:中國的經濟將趨於惡化,佔比高於認為趨於改善的25%。

據共同社報導稱,此外還有投資態度消極的日企表示「想看清《反間諜法》的施行情況」,認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海後,無法象之前一樣開展市場行銷。」

日本商會分析稱,中共當局在新冠疫情平息後仍未解禁從日本赴華免簽,這導致日中兩國的往來和商務活動停滯不前。2023年前往北京的日本人僅為2019年的3成左右。

共同社稱,此次調查於去年11~12月實施,對象企業約有8000家。

2023年10月,空蕩蕩的北京T3航站樓離港免稅店,沒有旅客,免稅店幾乎全部倒閉。(視頻截圖)

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創六年新低

事實上,不僅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的意願冷淡,德國的投資者也出現了迴避中國的趨勢。

據德國《商報》12月14日報導:德國投資者迴避中國,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大幅下降。

《商報》委託科隆經濟學院做的一項研究顯示,德國對華投資在2023年第三季度大幅下滑,創六年來最低水準,為負22億歐元。特別是德國對華股權投資大幅下降到負39億歐元。

從其他國家流入中國的資金也減少了。2023年第三季度外國投資總額出現負值,這是25年以來的首次出現的現象。這意味着從中國撤出的資本多於向中國投入的資本。

另一方面,德國企業把在中國賺到的錢重新投入在華業務中的投資金額雖然也有所下降,但上季度仍然達到17億歐元。研究顯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國公司將利潤轉移到中國境外。

觀察人士認為,對華投資下滑有幾個原因。首先,中國的投資環境近年來顯著惡化。共產黨對經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現在,甚至獲取資訊也可能受到懲罰。此外,中國經濟增長和消費放緩。中共黨魁習近平最近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復甦仍處於「關鍵階段」。再者,許多西方國家採取了去風險戰略,減少了對中國的依賴。

中國許多一線大城市普遍出現大規模的倒閉潮。二線和三線城市的狀況更是慘兮兮。(視頻截圖)

英企暫停對華投資決策

據「中國英國商會」2023年12月12日發佈的年度「情緒調查」顯示,60%的在華經營的英國企業認為,中國經濟放緩對它們在中國的運營構成的挑戰,比2022年年底之前實施的嚴格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還要大。

該商會的2023至2024年「情緒調查」指出,雖然新冠大流行期間的「高峰悲觀情緒」正在緩解,但在經濟復甦蹣跚的情況下,英企正推遲在中國進行新的投資,並正在降低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其全球業務的重要性。

路透社報導指出,2023年大部分時間裏,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看法一直不佳,原因包括疫情後的復甦弱於預期、當局對外企辦公室進行了一系列搜查、資金緊張的地方政府提供的投資激勵措施較少,以及美國的投資收益率較高等。

「中國英國商會」主席費舍爾(Julian Fisher)說:「前幾年,80%(的企業)因市場潛力而加大投資,但現在感覺我們正進入一個真正明朗的階段。(企業)更加務實,投機行為也少了很多」。

阿斯利康、英國石油公司、積架路虎和殼牌石油公司都是該商會的會員。「中國英國商會」根據其會員在2023年10月和11月的意見得出的調查結果顯示,60%的英國公司認為2023年在中國開展業務變得更加困難,其中78%的公司將原因歸咎於經濟因素。

報告指出:「在中國的(英國)企業實際上是在停滯不前,許多公司推遲了有關投資和市場進入的關鍵決策」。超過半數的受訪企業表示,地緣政治也增加了在中國運營的難度,43%的公司正在為授權擷取等監管問題而苦苦掙扎。

自2022年年底中共放棄嚴格的清零政策以來,外商對華直接投資大幅放緩,導致中國在7月至9月間首次出現外商直接投資季度逆差,這表明中國面臨資本外流壓力。「中國英國商會」表示,雖然「英國企業正在經歷樂觀情緒的緩慢回歸」,但英企降低中國對其全球業務重要性的趨勢「似乎正在趨於穩定」。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英企將中國列為「中等優先順序」或「低優先順序」,只有40%的公司將其列為「高優先順序」。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經濟復甦步履維艱,削弱了中國作為一個市場的吸引力,而北京對外資企業的態度也日益鷹派,使得在華外資企業遭受了雙重打擊。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22年中英貿易額為1110億英鎊(約合1400億美元),中國是英國第四大交易夥伴。

中國英國商會主席費舍爾說,2024年「將是關鍵的一年」。他指出:「這不僅僅是說說而已,2024年最終需要行動,否則(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

據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 Teeuwe Mevissen指出,「越來越多的(西方)公司正在減少或維持在中國的投資水準」,但在其他地方進行多元化投資。他告訴法新社,由於這個原因,「中國經歷了嚴重的資本外流」,這對中國的經濟活動產生了影響。據他警告說,上述所有挑戰「將在2024年繼續產生影響」。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人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18/203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