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王朝滅亡前加速時刻:四大徵兆齊備 亡無日矣

小團伙的利益凌駕於集團利益,集團利益凌駕於國家民族利益,是統治集團進入腦死亡的重要標誌。可以做個假設,如果年輕的光緒能夠活下來(只活了37歲,並無絕症),清朝很可能立憲成功,中國很可能進入君主立憲的憲政時代。但是,歷史不容假設,也就是說,光緒必須死,清朝必定滅亡。 五 一句話結論 四大徵兆齊備,亡無日矣。

這是令狐沖最近的讀史札記。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王朝滅亡前,朝廷基本上要出現出內外矛盾無力化解、方寸大亂舉止失措、權力次中心坐大、掙扎加速導致腦死亡四大徵兆。這些徵兆,表明王朝已經進入了加速滅亡的倒計時時刻。

一、內外矛盾無力化解

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外戚專權、世家大族子弟秉政、宦官集團坐大、地方實力軍閥的興起、太平道宗教勢力的蔓延、黃巾起義,就呈現出內外矛盾無力化解的末日徵兆。這些錯綜複雜的政治生態,加速導致了東漢王朝的滅亡。中唐至晚唐的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牛李黨爭,尤其是黃巢造反,對社會生態的大規模破壞,加速了唐王朝的覆滅。宋、明、清三代的末年,也有類似的表現。

北宋至徽宗時,社會矛盾已非常尖銳。王安石變法『富國強兵』的舉措,實際上是力行商鞅的馭民五術,民間財富被一步步掏空,逐漸集中到了朝廷和各級官員的手裏。百姓生活困苦,皇帝窮奢極欲,百官醉生夢死,不遺餘力敲剝小民的嚴重後果,是社會矛盾激化。宋江、方臘的起義,進一步削弱了朝廷的統治力量。對外關係上,遼、西夏,對北宋的威脅長期存在,後起於遼東的女真建立的金國,更是咄咄逼人。北宋朝廷面對這些矛盾,卻根本無力解決。文人氣息過重的宋徽宗,飽讀詩書,書畫雙絕,對軍國大事卻束手無策,甚至直接躺平,日日耽於醇酒美人,醉心於蔡京宣揚的『豐亨豫大』,不再考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連治標的辦法都拿不出來。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北宋仍然可以苟延殘喘,不至於迅速滅亡。宋徽宗一系列倒行逆施的重要舉措,直接加速了北宋的覆亡。

明末的崇禎,也面臨着閹宦勢力、黨爭、連年大旱、流民大增、後金威脅一系列麻煩。對這些嚴重的矛盾,他不但無力化解,反而打出了一系列昏招,直接加速把大明王朝推向了窮途末路。

滿清更是不堪,其覆亡是從1907、1908開始突然加速的。如果說之前的王朝,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內,沒有改弦更張的借鑑參照和有效途徑,滿清條件要好得多,美英、日德,都是現成的學習榜樣。不幸的是,面對內外危機,滿清權力集團不是從政治制度上開刀,反而搞了一系列措施『固權』,直接把大清推入了倒計時。

二、方寸大亂昏招迭出

宋徽宗即位後,重用蔡京、童貫,搜羅『花石綱』,迷戀美色,貪圖享樂,導致怨聲載道。但是,他除了這些歷代皇帝普遍具有的毛病,還有好大喜功的一面。為了實現祖宗們都沒有做到的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強國夢,為了在列祖列宗面前露一手,輕佻的宋徽宗放了一個大招,即對遼國毀盟背約,和金國結盟。具體內容是,宋、金聯合進攻遼朝,滅遼之後,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同時把給遼的歲幣,轉贈給金朝。這個策略貌似正確,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加速了北宋滅亡的重大外交失誤。

在當時的情況下,金強而宋、遼弱。而且,遼和宋之間已經和平百年,面對陌生的勢力,宋朝應該與遼聯合,對抗金國。對宋來說,最好的結局,是三方可以共存,形成戰略平衡。如果遼必須在宋的支持下,才能同金抗衡,那宋就可以佔據戰略優勢。即使想滅遼,也要做好遼亡後,和強大的金對峙的戰備。可惜,急功近利的宋徽宗,將自己的訴求和底牌完全暴露在金國面前。這樣一來,主動權完全在金國一方。如果金國與宋翻臉,朝廷如何應對?

果不其然,金國大軍南下,宋朝君臣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宋徽宗急急忙忙把帝位禪讓給太子趙桓,自己帶蔡攸、童貫倉皇出逃,一路走到長江邊上。被迫返回東京後,即被欽宗軟禁。金軍攻入開封,二帝北俘,北宋滅亡。

明末帝崇禎也是昏招迭出。從崇禎元年的裁撤驛站開始,到崇禎九年、十年,繼遼餉之後加征剿餉、練餉,以及走馬燈換相、臨陣易將、誅殺大臣,各種昏招此伏彼起,層出不窮。也許是因為壞消息太多,崇禎十七年中,皇帝經常處於心緒煩悶、方寸大亂、長吁短嘆、束手無策的狀態。具體表現在決策隨意性極大,政出多門,朝令夕改,左右互搏,內耗嚴重,中樞吵鬧不休,下屬無所適從。李自成一路北伐,勢如破竹,官兵望風而降,兵鋒直抵京郊。此時,崇禎與大臣卻都在焦頭爛額之中,因為是否需要遷都而鬥氣、推諉、扯皮。崇禎如果在此時當機立斷,遷都南京,明朝尚有大半江山,江南富庶之地,財稅豐足,自守綽綽有餘,也有可能捲土重來。時間一天天過去,什麼也決定不了,大臣們各懷鬼胎,暗中忙着準備迎接李匪進京,做新朝之官。眾叛親離之下,崇禎只能一步步走向煤山。

滿清於1907年推出皇族內閣、1908年慈禧毒死光緒、免去袁世凱本兼各職、開缺回籍、1911年鐵路收歸國有。這幾件事,大大激化了內外、上下、左右各種矛盾。尤其是保路運動這樣的大規模民變,宣告滿清統治已經進入彌留狀態。

三權力次中心的坐大

政出多門是專制王朝普遍存在的痼疾。一個王朝的末年,這種一國三公的內耗往往使王朝加速走向死亡。

北宋末年,宋徽宗禪位給宋欽宗,自己做太上皇。宋徽宗在金軍兵臨城下的生死關頭,帶着蔡攸、童貫、朱? ̄タチ高俅,乘船沿大運河連夜南下,一路逃到長江邊上的鎮江。宋徽宗南下的後果,是宋王朝實際上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沒有經朝廷批准而擅自前往東南的官員為數甚多,以至於出現了「去朝廷者。十已三四,班綴空然,眾目駭視」的局面。相反,宋徽宗的行宮以及江南地區則百官雲集。通過發運使司和行宮使司,宋徽宗向東南各地接連發佈幾道詔書,「以綱運於所在卸納」,截留了江南地區供應京師的物資。

宋徽宗的這些做法,使得「聞上皇之詔止勤王之師,守臣惶惑,莫知所從」,」使朝廷不能號令東南,都城處於既缺兵又缺糧的絕境,開封政權變得更加難以維持。本承諾不干預政事的太上皇,此時在江南卻照常處理政事、任免地方官員,大肆恩賞僭濫,以至於官員「惑於誥、命並行,而莫知有朝廷矣」。宋徽宗儼然還是一國之君。江南地方官把宋徽宗的所作所為上奏給宋欽宗,京城處於一片恐慌之中。

一個王朝,事實上存在着兩個皇帝。下屬官員在兩大陣營中,猶疑不決、東倒西歪、瞻前顧後、無所適從,這種嚴重的內耗,加速了北宋的覆亡。

崇禎末年,影響朝廷決策、導致政令不通的權力次中心相繼出現。袁崇煥之死,使得帶兵的大將人人自危,擁兵自重、玩寇自肥,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朝廷的號令,已經不出宮門。坐鎮武昌、手握百萬雄兵的左良玉,不但剿張獻忠不力,而且坐視明朝的滅亡而無所作為。由於崇禎貪功諉過,器量狹小,大臣們擔心他甩鍋而都不願意承擔責任明朝廷實際上已裂變為皇帝、大臣、武將三個矛盾重重的政治集團,尾大不掉的內訌加速把明王朝逼向了絕路。一大堆人,每天吵吵鬧鬧,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坐待國事糜爛,政權覆亡。

滿清在剿滅太平天國、捻軍的過程中,以曾左胡彭為核心的湘軍和以李鴻章為核心的淮軍相繼崛起,權力次中心已經出現。戊戌變法時,帝黨、後黨的激烈爭權,使朝廷分裂成兩派。庚子事變中,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的『東南互保』,不奉朝廷的『亂詔』,標誌着清末地方勢力的崛起。清政權對此心知肚明,卻又無可奈何。1907年前後,滿清統治集團事實上已經分裂成皇帝(皇族)、軍人集團(袁世凱為核心的新軍)、立憲派(地方官紳勢力)、革命黨(孫黃宋)四大陣營。這四種力量決定了清末民初中國政治的走向。1908年,光緒被毒死,慈禧病死,袁世凱被免,朝廷中樞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此時,滿清統治集團再也推不出具有遠見卓識、眾望所歸的領袖人物。各種人才迅速下沉到遠離中樞的權力次中心。這些勢力爆發出來的離心力量,直接導致了滿清統治的終結。

四掙扎加速了腦死亡

每一個大限已到的王朝,都不可能主動迎接死亡,引頸就戮,在臨死之前,必然拼命垂死掙扎。可惜,這種掙扎,卻往往沒有什麼用,如同一個深陷泥淖中的困獸一樣,不掙扎還能苟延殘喘,越掙扎,越下陷得快,直至沒頂。在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似乎不可能,但是,無論怎麼做,可能都是錯的。戰與和,守與逃,選什麼都不對。

柏楊所指的王朝的腦死亡,我認為就是植物人狀態,大腦與四肢,已經互不統屬,所有的掙扎,不過只是一種本能的求生欲望。

宋徽宗的禪位與南逃,實際上是無奈之中的一種掙扎,並非一無可取,徽宗儘管在政治上弱智,但並不是白痴。後來宋高宗的南渡、中興,走的是同樣的路數。其隱含的意義在於,東京四戰之地,易攻難守,所以新皇守國,自己退一步以防不測。新瓶裝舊酒,這是三十六計中的李代桃僵。但是,自己退而不休,不肯完全交出權力的下場,是民心大亂,官心大亂。這種巨大的離心力導致的混亂局面,已經昭示了北宋滅亡的不可逆。父子爭權,徽宗被軟禁,不久同時被俘,朝廷徹底陷入了腦死亡。

崇禎在位十七年,六下罪己詔,在局勢大壞的崇禎十六年,兩下罪己詔。崇禎十七年,還最後下了一次,已經是絕望之中的哀鳴了。這也是一種掙扎,儘管是無望的掙扎。這種掙扎,不但挽回不了事態人心,反而將自己的決策失誤、無能、進退失據,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君臣離心,各級官員各懷鬼胎,明朝加速進入腦死亡。

滿清末年的皇族內閣、罷免袁世凱,也是最後的掙扎。當權者幻想通過罷免袁世凱,收回兵權。但是,掌控一支軍隊,僅僅免掉軍事統帥是遠遠不夠的。統兵大將、高、中、低級將領,以及一個個甘願流血犧牲的普通士兵,是一個整體。如果朝廷倒行逆施,必然導致民心浮動,士兵都是來自於普通老百姓,民心浮動的後果,是軍心動搖,誰還會給你奮不顧身地去賣命?為什麼打仗?給誰賣命?連這些道理都不明白,『有兵在』只能是一句空話。

毒死光緒,也可以說是垂死掙扎。我覺得慈禧將死,未必出此下策。但是,她身邊希望光緒先她而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萬一光緒重新掌權,這些後黨還不是個個都要死無葬身之地?光緒糊裏糊塗,就丟了命。小團伙的利益凌駕於集團利益,集團利益凌駕於國家民族利益,是統治集團進入腦死亡的重要標誌。可以做個假設,如果年輕的光緒能夠活下來(只活了37歲,並無絕症),清朝很可能立憲成功,中國很可能進入君主立憲的憲政時代。但是,歷史不容假設,也就是說,光緒必須死,清朝必定滅亡。

五一句話結論

四大徵兆齊備,亡無日矣。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老楊到處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28/202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