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旅遊,正在讓很多人經受「痛苦」。
一到放假,古鎮就像一個美麗的夢,縈繞在全國人民的心間。尤其是在過年,一家人沒有去過古鎮的旅遊似乎都是不「完整」的。
在河北正定古城,這幾天徹底開啟人海模式,登城牆的難度堪比登天。
古鎮的爆火程度,從南到北,不分地域,溫柔的江南水鄉也擠成了農村大集。
古鎮旅遊,被稱為更適合中國體質的「國產迪士尼」。
但如果你連續去過幾個古鎮,可能會漸漸開始產生錯覺:
「我在哪?」、「我是不是來過?」、「這條街怎麼看着眼熟?」
一面是古鎮的年味濃度已達到100%,另一面則是古鎮的相似程度也逐漸到達巔峰。
河北正定古城
這個極具中國特色的「土特產」,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中國2800個古鎮,到底誰真誰假?
中國到底有多少古鎮?
中國古城與文化研究院院長林鵬曾經就回答過這個問題,「中國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古城鎮共有2800多座,數量肯定是全球第一。」
簡而言之,中國古鎮「殺瘋」了。
就拿去年過年來說,雲南麗江這個古鎮大戶就曾創下一天湧進15萬人,連續三天啟動人流預警的記錄。
但真正意義第一個「網紅古鎮」鼻祖,還要數周莊。
早在中國還沒有古鎮旅遊這一概念的時候,周莊就最先提出了「保護古鎮,開發新區,發展旅遊,繁榮經濟」的十六字方針。
當時周莊幾乎是政府主導,居民推動,全民參與。
在經歷了一系列古建築修復和旅遊開發後,周莊徹底改頭換面。
1989年,周莊售出第一張景點門票,從此每年旅遊收入成倍增長,甚至一天能接待三萬遊客。
到了30年後的2019年,周莊古鎮旅遊收入已經超過了20億。
江南水鄉窄窄的古道上,幾乎人滿為患。
另一個中國古鎮頂級商業化模板,就是烏鎮。
你如今在烏鎮古鎮所看到的一切,也都是當時人工精心打造的結果。
2001年前,烏鎮還只是個沒有名氣的破敗小鎮。結果耗時一年,斥資1.2億打造出了「假」古鎮,第一年遊客數量便突破100萬。
年入最高超過21億,還請來明星劉若英當烏鎮形象大使。
隨後,「古鎮」成為了中國人旅遊最招架不住的字眼——湖南的鳳凰古城、重慶磁器口古鎮、蘇州同里古鎮....都成為了早期網紅。
古鎮也開始以被保護的名義,瘋狂量產。
你會發現,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以烏鎮為模板的新古鎮冒出來。
如遵義「小烏鎮」尚嵇古鎮,皖東「小烏鎮」定遠古城,福建「小烏鎮」霍童古鎮,上饒「小烏鎮」李坑古村....
古鎮的建造,也逐漸開始「用力過猛」。
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就親自下場,打造了北京「小烏鎮」古北水鎮。
這座斥資45億打造的旅遊景點,一度成為了全國最「牽強」的古鎮。
雖然在長城腳下,卻幾乎處處都仿照江南水鄉打造,貼上了明清時代式樣的灰瓦磚牆,就像是從浙江空運「搬」過來的。
但這依然擋不住它在運營初期就成為了明星項目。
景區開業第一年就迎來了百萬人次的客流,年賺1.16億元,經營情況遠超預期。
只不過,古北水鎮在對外營業不久後便陷入了瓶頸。
在客流量上,2017年,古北水鎮的客流增速就從65.68%跌到了12.89%,2020年古北水鎮,全年淨利潤虧損達1.71億。
轟轟烈烈的古鎮「造假」,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網紅」淪為「空城」:古鎮一夜失寵
隨着慢慢被市場盯上的古鎮越來越多,關於古鎮改造的手筆是越花越大膽。一座座「假」古鎮在各個城市拔地而起:
陝西咸陽的東黃古鎮,斥資5億
湖北龍泉鋪古鎮投資超過10個億
安徽蕪湖的鳩茲古鎮的總投資達到了80億
山東微山湖古鎮,投資超過100億...
當時在一個房地產大上升周期,古鎮開發變成了最誘人的金礦。
而不少遊客和本地人,都苦古鎮久矣。
古鎮的口碑一瞬間一落千丈,成為了一場場地產資本遊戲。而套路也越來越明顯:
遊客們,苦的是「同質化」。
商鋪里民族服飾、手工銀飾絲巾;小吃主要就是臭豆腐、烤魷魚、糖葫蘆;紀念品是冰箱貼、花果茶和鑰匙扣。
原本想體會風土人情,結果來了披着古鎮外殼的小商品批發城。
吃飽喝足一番,迎來了古鎮的夜生活時刻。
古鎮的夜生活,約等於酒吧二字。各類古鎮的酒吧也有統一的裝修標準,比如趙雷一炮而紅後,《成都》變成了全體中國古鎮的形象歌曲。
西塘古鎮酒吧
而本地人,苦的是「真古鎮」反而被拆沒了。
不規範的商業,對環境和古建也是致命的傷害。
有的古鎮為了營造遊客空間,讓古鎮原住居民全部搬離。麗江當地人在採訪時曾說,「我們早就有準備,你不走,你就忍吧,你就煎熬吧!」
多數古鎮玩家的完美套路,是打造一個網紅旅遊地,搭起儘可能大的舞台,再由房地產唱壓軸大戲。
2018年,古北水鎮的客流量雖然下降,但仍然有156%的淨利潤增長,主要就是來自房地產項目的結算。
中西混搭的玩票式古鎮,更一度淪為笑柄。
但並非所有的古鎮都能成功,有不少項目敗在了前期定位和後期運營上。
成都投資20億的龍潭水鄉古鎮耗資20億,花費4年時間打造而成,定位為「成都清明上河圖」,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周莊。
但漸漸來的遊客發現這裏漏洞百出:
成都屬於四川,龍潭水鄉卻照搬了蘇式園林的設計。12個街巷,又直接用《紅樓夢》中的12釵命名,各種「混搭」。
最離譜的是,東西合璧、南北融合讓這裏成為了一個「四不像」。
湖南常德的桃花源古鎮,據說投資超過50億,想根據《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樣子,建造出一片「世外桃源」。
結果運營幾年後,有些庭院裏面雜草叢生,有些樓梯更是生了鏽。
耗資上十億、百億級的古鎮,最終成了一座空城。
古鎮的「罪魁禍首」:
不是商業化,而是同質化
但如果非要把古鎮的失敗歸結於商業化,未免太過絕對。
人類學者格林伍德所指出,旅遊業的本質,就是文化的商業化。
實際上,遊客大多並不排斥商業化,古鎮被吐槽,並不等於古鎮沒有市場,看看今年過年的陣勢就可想而知。
工作壓力大的打工人,往往是古鎮的忠實粉絲。
江南古鎮小橋流水中感受愜意和浪漫,或者在北方古鎮裏感受歷史,都是讓古鎮這麼多年口碑爭議,但流量穩定的原因。
這幾年,為了挽救古鎮的口碑,很多景區也動了真格。
為了發展,很多古鎮也一直在思考:
怎麼吸引年輕人?
比如河南洛邑古城在全國火爆出圈,就是抓住了漢服熱度,通過漢服熱全面打造古城的各種細節。
在洛邑古城,造價127億,但門票不收一分錢。
唐風的酒樓、宋代的商鋪,走一步就一個景點,還建造了超過300家漢服店。
抖音統計,洛邑古城全國最受歡迎漢服打卡地榜首,洛陽漢服成為全國最熱話題之一,成功將漢服與洛陽城市品牌深度捆綁在了一起。
河北正定古城,則又是另一套思路——設置五個不同的展區,把燈會搬上了城牆。
8米高的「趙子龍」花燈,20多米長的龍鳳巨型花燈,有創新,更跟燕趙大地的特色緊緊綁定在一起。
扮演正定歷史名人趙佗、范仲淹、趙子龍的NPC,翩翩起舞,迎接遊客來古城遊玩。
一度導致正定城牆擠都擠不上去。本地人感到無奈:「今年我們本地居民也想去,還是先把預約名額讓給外地遊客吧。」
這些成功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吃喝玩樂的底層邏輯不變的情況下,古鎮先找到自己的特色,再想方設法放大優勢。
要想藉助旅遊帶來的潑天流量,不是「造網紅」,也不是「複製」,而是特色需要被保護,文化更需要被尊重。
其實,對於旅遊的遊客來說,真的介意古鎮的真假嗎?真的在意是否收門票嗎?
本地人怕的不是被改造,而是被魔改亂改。遊客怕的不是商業化,而是同質化。
古鎮也許是假的,但體驗和感受一定是真的。
誰讓遊客吃虧,就是自砸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