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勞東燕:不改變社會治理策略,對高科技的利用就是高級版「編戶齊民」

—原文無標題

作者:

很多人會以為只有自然界才存在客觀的規律,違反客觀規律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其實,對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同樣如此,在社會治理上違反客觀規律也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只是這個代價往往不是決策者來承擔,而是轉嫁給別人承受而已。

就像管教孩子,尚在幼童時期父母覺得可以全面掌控,若是孩子大了以後仍然如此,必定會引發諸多問題,越想控制就越容易陷於失控。對孩子的管教如此,治理社會就更是這樣。所以,認清其中的客觀規律,因勢利導,根據對象的變化不斷地調整,採取疏導而不是硬堵的方法至關重要。

對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來說,在治理上要改變的顯然不只是手段,並非使用人臉識別或網格化管理之類的數字科技就代表的是治理的現代化,而是要改變整個以控制為導向的社會治理策略。控制策略本身特別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的悖論,就是越控制就越覺得控制得不夠。畢竟,一個複雜的社會不可能成為鐵桶,總是不可避免會存在控制的漏洞。若是控制的策略與底層思維不變,對數字科技的利用不過就是秦制編戶齊民的高級版,再怎麼升級,也仍是1.0版的某種變異。

有時會特別地感慨,我們這個社會似乎更善於破壞而不善於建設,好不容易建設起來的東西,也會基於各種原因而不斷地被推到,不斷地走重複建設的過程。就像實事求是,明明應該是底線,卻成了天花板,需要反覆地重申,反覆地重建。

問題在於,國家與民族可以長存,但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人生沒法推到重來,歷史敘述中社會的一個曲折,摧毀的就是無數普通人的整個人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03/201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