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婷,初代留學網紅。她本是一個成都外國語學校1999屆的普通女生,平時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卻也並非優異到值得全國矚目。
受人提醒,她高考前申請了多所美國名校,並在1999年4月,陸續收到了四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其中包括哈佛和哥倫比亞。
還是全額獎學金。
1999年,很多人還沒有電腦的年代,一個小姑娘居然憑自己申請考上了全獎哈佛?!
天才啊!
舉國震動,新華社發佈通稿,大小媒體爭相採訪報道。《成都商報》給劉亦婷開了四個熱線,一下午接的電話就有上千。
那年頭大家還寫信,讀者來信擠爆了商報的信箱,信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新手媽媽詢問「怎樣對五個月大的兒子進行早期教育」;
大學生謙虛求教「怎樣學英語」;
軍校教育誠懇討論當下文化和經濟……
全國父母眼中燃系熊熊綠火,誓將「哈佛女孩」的培養秘訣搞到手,把自家孩子培養進哈佛。
劉亦婷的母親和繼父大受鼓舞,決定將教子經驗傾囊相授,造福全國的花朵,便火速寫了一本家庭教育寶典:
《怎樣雞娃》。
《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紀實》。
在書中,劉媽媽將教養女兒的全過程做了詳述,並擺出了大小成果。方法精彩紛呈,效果盡如人意。
總而言之一句話——令人不適。
劉媽媽懷孕時,讀了一本號稱「功德無量」的教育類書籍:《早期教育與天才》,大受啟發。劉亦婷一出生,就是奔着「天才」培養的。
科學餵養是基礎,母乳精確到毫升,遵照發育表添加輔食。她長大之後,每頓飯的油脂、蔬菜、蛋白質都很均衡。
劉媽媽鼓勵孩子多讀書,親近大自然,要成為眼界寬廣,意志堅定的人。
母親和繼父天天經常和她談心,鼓勵她和父母平等交流。
但是面對一個聰明的小孩,父母的一切教育方式都可能難以推進。為了讓女兒成為天才,做母親的不得不採取一些手段。
比如,對女兒灌輸飲食科學的重要性,把食物分成果、蔬、蛋白質等大類。
比如,一邊和女兒一起看漫畫書,表示遵照女兒的愛好,一邊陰陽書中故事對白簡單、格調不高。
再比如,鼓勵孩子樹立「遠大志向」,與孩子一起嘲笑言情小說的纏綿悱惻和情歌中的風花雪月。
還比如,長期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動態,鼓勵孩子從小寫日記,並分享給父母。
為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劉媽劉爸頻出新招。很多80後和90後都體驗過「捏冰」訓練——手握一塊冰,堅持十五分鐘。這個「素質訓練方法」就是劉亦婷的繼父發明的。
為了杜絕女兒早戀,父母嚴禁她穿花哨的衣服,髮型務必乾淨利落,並要求她對班上每一個男同學「平等對待」,保持距離感。
當女兒無意中提到,班裏有同學想玩「戀愛遊戲」時,父母就對她說,戀愛遊戲如果隨意終止,會讓對方心生怨恨。「輕者糾纏不休,重者殺人毀容」。
他們還告訴女兒:「你曾在上學的廬山剛看到過幾個蓬頭垢面又扎花帶朵的花瘋子,那都是因為戀愛遊戲的對方考上大學,自己考不上,結果失戀而瘋的。」
劉亦婷受教,驚恐萬分,恍然大悟。
十幾年的家庭教育中,劉亦婷就是在這樣的引導下長大的。她覺得很幸福,生活在一個平等的家庭。
高一,劉亦婷已經成為了中國父母最喜愛的「別人家孩子」,十分聽話,熱愛學習,不用揚鞭自奮蹄。
她的身體健壯,每個課間都要爬樓梯、做眼操。走過課業繁重的高中生涯,也沒有得近視眼。
她對愛情毫無興趣,對異性全無信任。母親說,她崇拜同齡的學霸,沒有任何身份可疑的朋友。
她不追星,不沉迷影視作品和流行音樂,也沒有浪費時間的個人愛好。穿樸素的衣服,用樸素的文件,開飯前的口頭語是「我今天吃什麼蛋白質」。
她喜歡主動和母親分享日記,在日記中剖析自己的內心,肯定父母的教育理念。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能妨礙她學習。
她唯一的煩惱,是缺失一個「遠大志向」。畢竟,她沒有任何業餘愛好。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在某一天的日記中,她寫下了自己的豪言壯志:
「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經濟建設。我要以科學文化知識為槓桿,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讓貧困的兒童都能上學;讓需要救助的人都得到救助……這沉甸甸的使命感把我的心填得滿滿的,從此以後,我每一天的努力都有了新的價值和意義。」
這樣一個敏而好學,懂事沉穩,循規蹈矩的女兒,是中國所有父母的天使吧?
當劉媽媽將以上所有的教育成果分享到書中,中國家長老師瘋狂效仿。中國媽媽都在問自己的孩子:你能不能學學人家劉亦婷?
有個網友說,她朋友的爸媽看完劉亦婷的事跡深受感動,要求女兒酷暑在家學習不能開空調,以靜心凝神,磨練意志。
據說有些中學裏,教導主任、班主任為了讓好學生不驕傲,話術都改成了「你比劉亦婷差遠了」,「你永遠也成不了劉亦婷第二」。
圖源:網絡
那陣子,中國孩子們都瘋了。一個五歲的小女孩不堪忍受母親的洗腦式教育,當眾對她媽媽喊:「我討厭劉亦婷!」
一個成績優異的中學時發表散文:只要努力,我們都能成為劉亦婷!
當年,瘋狂的大人和孩子們都很少思考,劉亦婷式的教育意味着什麼,劉亦婷式的成功又能帶來什麼。
很多年後,我們終於看清了「天才少女」劉亦婷的人生軌跡。
在哈佛,她繼續刻苦學習,攻讀經濟,偶爾接受中國記者採訪。那時候,她依然沒什麼特別喜歡的東西。
哈佛畢業,她去波士頓諮詢應聘了第一份工作,不過工作的時間不長。
第二份工作,她去了百事,也沒有做很久。
之後,她又去了一家對沖基金,但結果也並不燦爛。
後來,她又申請了哈佛商學院,被拒。
可能是覺得自己不適合打工,她就開了一家公司,效益不行,慘澹收場。不過她沒有放棄,又與人合夥開了另一家公司,據說是可以「為中國資本提供在美投資途徑」。
她最受矚目的一次,是因為結婚。她嫁給了一個美國人,聽說也是哈佛的畢業生,工作挺不錯的。
其實生活嘛,只要她覺得幸福,就挺好。只不過,這樣的人生與她當初的「大志向」——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貧困的兒童都能上學之類,有挺大出入。
後知後覺的父母們看到婚禮照片,才意識到,原來當初光芒四射的天才少女,到頭來也是要回歸平平常常生活。
劉亦婷的學生時代,中國父母普遍缺少「雞娃意識」,她就成了改革開放放後第一代被「雞」成功的娃。
如今,中國家家提倡素質教育、精英教育。中國娃人均高素質,一歲能游泳,兩歲懂社交,三歲能認字,四歲背唐詩。
人人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開發右腦無限潛能。孩子一點不如人,父母就無限焦慮,生怕孩子以後走不上人生巔峰。
可實際上,根據耶魯大學教授Daniel Markovits的研究,雞娃激得最好的效果,也不過就是當一名賺錢超過普通中產的「精英」。這種精英每天忙着工作,沒有時間吃飯睡覺。
這真的是父母們想給孩子們的未來嗎?
只有資本笑到最後。煽動焦慮,讓父母認同「成功」的單一性和唯一路徑,再通過補習班、教育書籍、講座獲取暴利,都是套路。
但這些事,說開了也沒意思。如果一個班級30個孩子,29個都是劉亦婷,不當劉亦婷的孩子八成下場悽慘。
其實當劉亦婷也不錯,她定然也自有她的幸福。作為一個普通的納稅者,她的人生對社會自有其意義。
她不過是童年過得嚴謹了一些,放棄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快樂。
最後只希望雞娃經濟之下,父母們都能想清楚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娃娃們能得到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