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閉嘴是標配,陪伴是高配,那麼頂配是什麼?

如果要問,養孩子,哪一關最難過?

那麼答案一定是青春期

雖然青春期的孩子,在經濟和生活上還需要父母照顧,但在精神上已經開始脫離父母的掌控了。

這種突如其來的失控感就好像隱藏的定時炸彈,不知道哪天會爆發,但已讓父母操碎了心。

以前一點小事都愛和我分享,現在回家就關上門刻意躲着我

小時候那麼聽話懂事,怎麼現在動不動就頂嘴,處處跟自己對着幹

更可怕的是,孩子開始對性蠢蠢欲動,生怕他干出傷害自己的事…

「家長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好多父母都頭疼,本來乖巧懂事的孩子,為什麼一到青春期,就性情大變,行事魯莽,相處稍有不慎,家裏就會變成硝煙瀰漫的戰場。

導致很多父母不敢管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管孩子。

1

所有教育手段

到了青春期都失效

「心理學之父」斯坦利·霍爾說:「青春期是一個充滿猶豫不決和矛盾情緒的過渡階段,是風雷激盪的人生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生理上開始成熟,進入了身體的第二發育期。男孩子變聲了,女孩子身材窈窕了,身高噌噌長起來了。他們的身高和視線,都能和成年人對視了。這種身體變化,會讓他們想「我是成年人了」。

但是社會、老師、家長,有多少人能夠把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當成年人,給予成年人的尊重?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社會認可的成熟,三者之前出現了巨大差距,這種差距導致矛盾爆發增長,一觸即發。

電視劇《大考》裏,就有這樣一段劇情:兒子吳家俊喜歡動漫和二次元,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參加藝考,進入動畫學院。可媽媽董碧華堅決不同意,特意辭職在家盯着兒子學習,甚至拆了兒子房間的門鎖,只為隨時監督他的狀態。

有一回,董碧華在陪兒子學習時睡着了,兒子就偷偷地畫起自己的參賽作品,不料被醒來的她抓個正着。她大發雷霆,即使兒子百般懇求,仍然毫不猶豫地毀了這幅花費兒子數月心血的參賽作品。

面對被毀的畫作,兒子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對着媽媽大喊:

「你是不是有病啊?」

「你真是太惡毒了,你連後媽都不如!」

「以後我考得遠遠的,再也不要看到你,我要離開這個家!」

董碧華氣急敗壞,狠狠地抽了兒子一個耳光。而吳家俊也不甘示弱,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這段劇情多麼眼熟,不正是生活中許多家長和孩子之間不斷發生的場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走上「正路」,父母們絞盡腦汁。

有的卸掉孩子臥室的門,或者在家裏安裝監控,隨時隨地觀察孩子動向;

有的偷偷翻閱孩子的日記本,查看手機中的聊天記錄,探尋其中不對的「苗頭」,將一切不利因素掐滅於萌芽之中;

有的瘋狂言語輸出,試圖讓孩子在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洗心革面」,走上他們設想中的「光明大道」……

然而,讓親子關係走向冰點的導火索,正是這些父母們自以為的「我是為了你好」。

這種不對等的交流只會出現這樣兩個結果,父母埋怨孩子不聽管教,孩子厭煩父母管得太多,就像兩個同極相對的磁鐵,若是沒有人退讓,只會同極相斥、兩敗俱傷。

2

閉嘴是標配

嘮叨和指責,是青春期的毒藥

李玫瑾教授談到青春期撫養時曾說: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閉上。

高高在上的說教、一味的指責、無窮無盡的嘮叨是青春期孩子最反抗的事情。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也曾給青春期的家長建議:孩子處於青春期,家長要多做飯,少說話,這兩點能做到,親子關係就會改善。

知乎上有個網友曾經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他說上初中的時候突然迷上了網絡遊戲,班裏的好哥們隔三岔五就約着去網吧包宿,因此成績一落千丈。

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他媽媽遇到這種情況,除了打就是罵,意圖用父母的權威來壓制他。

但他當時可是青春期啊,最叛逆的時候,最反感的就是父母的這種淫威教育。所以他的態度就是大不了就是打一頓唄,還能怎麼樣?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媽媽不再跟他硬碰硬了,只是做好飯,然後叫他吃飯。飯桌上也不再嘮叨他的學習,只是問他飯菜合不合口味,最近有沒有什麼想吃的菜。

時間長了,他反而有點不適應了,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對父母的態度。

數年之後,他詢問母親,當時為什麼不揍他,換路數了?

他媽媽說,當時就是覺得,打你罵你也沒有用,一副破罐破摔的樣,越打你越叛逆,我也就是想開了,成績下降也就算了,只要沒學壞就行!

沒想到,母親當時的「想開」,居然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3

陪伴是標配

青春期的孩子,比想像中更需要父母

我們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不是很需要父母了」。

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劍拔弩張,什麼都要自己做主,但這正是他們需要父母堅持陪伴的時刻。

就像《解碼青春期》一書中寫的:

「在青春期,身體和心靈的突變就像一場劇烈的風暴。每一個看上去叛逆、難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強有力的支持。」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曾經在《朗讀者》中提到,初二的時候,有一天兒子突然之間關上了門。

「他的門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外,從來沒打開。他不允許其他人進到他的房間,不然他會離家出走。」

他不肯與父母溝通交流,隨着房門一起關上的,是他的心門。

可是面對叛逆的兒子,麥家沒有放棄,而是一直陪伴他,嘗試走進他的內心。做飯時,他會邀請兒子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一桌佳肴。

吃飯時,主動給兒子夾菜;

散步時,輕叩兒子的房門,希望他一起去;

爬山時,幫兒子準備好登山鞋,兒子爬得吃力時,伸出手拉兒子一把;

雖然還是沒有太多的語言交流,但麥家知道,父子的關係正在逐漸緩解,兒子的叛逆情緒慢慢地降溫,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成長從來都不容易,迷茫、焦慮和痛苦往往是常態。在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予孩子陪伴、關注和支持,讓孩子的心靈有依託的港灣和後盾,堅韌地守護着孩子脆弱而自由的心靈。

《陪孩子走過青春期》一書中寫道:

「無論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如何高冷,裝得多麼不需要我們,父母仍然是他們的天,家仍然是他們內心最需要的安全港灣。」

他們一邊推開你,一邊渴望你。他們不斷的挑釁、叛逆,不僅是因為想要獨立的念頭,更是因為想要試探父母的愛,想要知道父母愛的究竟是自己這個人,還是只是學習優異、乖巧聽話的符合父母期望的那個孩子。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理解並陪伴孩子,無條件地和孩子並肩而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才能贏得他們的心,幫助他們成長的更優秀。

4

共情和理解才是頂配

贏得孩子,比贏了孩子更重要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父母能夠看見我,理解我的共情。

就像《共情力》的作者喬拉·米卡利說的:

「如果沒有共情,我們就無法相互尋求支持、鼓勵、溫存和愛。」

電影《墊底辣妹》中,女孩沙耶加的媽媽就是一個擅長共情的家長。當女兒付出了努力,成績依然沒有起色,崩潰大哭時,她沒有像普通父母那樣,說一些「你應該再努力一點」之類的大道理,而是溫柔地說:

「如果覺得太累了,放棄也沒有關係,你已經很努力了呀。」

當女兒不肯交出一起抽煙的朋友的名單時,她也沒有說教,而是堅定地和女兒站在一邊:

「這孩子不想背叛朋友,真是好孩子,對於這樣什麼都不說的女兒,我深感自豪。」

正因有媽媽的理解和支持做後盾,原本貪玩、叛逆的沙耶加才能逐漸走上正軌。最終,如願考取了日本頂級學府。

青春期孩子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困惑精心包裝後,去試探父母。孩子看似漫不經心的話語背後,一定有他的焦慮。

比如,孩子跟你抱怨總考試,背後焦慮可能是:我怕我自己考不好?考不好會不會被罵?父母愛的是好成績還是我?

比如,孩子跟你說同學打架,背後的焦慮可能是:我要是遭遇打架該怎麼辦?我被打了媽媽會是什麼反應?能不能告訴你?

想要贏得青春期孩子,你就要學會聽懂這些話外之音。去接納他的問題、去回應他的需求、去看見他的脆弱。

孩子的青春期,總會有結束的一天。但孩子和父母的親密關係,卻有着截然不同的走向。父母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尊重和理解,親子關係走向和諧。父母採取錯誤的方式,動輒打罵、控制,親子關係走向疏離。

孩子的青春期,需要父母在場,更需要父母不斷學習,引導孩子成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亦為青少年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01/199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