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華爾街又被上了一課:2023年沒有比標普 500 指數更好的策略

—華爾街又被上了一課:2023年沒有什麼比擁有標準普爾 500 指數更好的策略

彭博報道說,精挑細選行業、躲在時髦的期權策略里、全心投入分紅。今年,所有這些都不如簡單地持有標準普爾500指數來得有效。

隨着2023年的臨近,投資者正在將今年的"簡單"教訓銘記於心。

本月標普500指數上漲4%,2023年的漲幅達到24%,在此背景下,投資者紛紛將資金投入普通股票基金。彭博數據顯示,股票 ETF在12月份迄今已吸納了近690億美元的資金,是兩年來資金流入最多的一個月。

為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最大基金,規模達4,940億美元的 SPDR標準普爾500 ETF信託(代碼 SPY)增加了超過420億美元的資金,有望創下自1998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流入記錄。

這證明了買入並持有基準指數的做法屢試不爽。指數正徘徊在新高附近,而那些被認為是防禦性措施的方法卻被拋在了後面,這些方法在2023年的上漲行情中顯示出了真面目,只是一種偽裝的市場時機。

B. Riley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阿特·霍根說:"很明顯,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可能是駕馭投資環境的最佳方式,而最佳方式就是持有標普500指數,就是這樣。如果你今年一開始就說,'每個人都說經濟衰退即將來臨,所以我要進行防禦性投資',那麼你就會被打得鼻青臉腫。"

進入今年,許多策略師預計,繼2022年的打擊之後,今年的回報率將不溫不火。但有跡象表明,在通脹放緩的同時,經濟繼續保持堅挺,股票全年穩步上漲。最近幾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明年可能降息後,股市漲勢更猛。

沒有什麼能減緩資金流入的速,,甚至在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今年最差表現的一周里也是如此。儘管周三下跌了1.5%,但指數仍然上漲了0.8%,這是連續第八周上漲,也是2017年以來最長的連漲。

"這是激進的,但也並非完全出乎意料,"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師西瑪·沙阿說。"只要我們看到任何跡象表明鮑威爾的立場略有轉變,這就為大量資金湧入股票市場敞開了大門。"

帕拉格·塔特領導的分析團隊寫道,德意志銀行AG維護的一項綜合股票配置指標在最近幾周一直在上升,推進到了「超配區域」,包括一些系統性的投資策略也在增加對股票的投資。根據銀行的數據,股票型ETF也吸引了大量資金,ETF期權的淨購買量達到了五年來的最高水平。

Mainstay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大衛·庫德拉說:"有一些專業的基金經理落後於他們的基準,必須迎頭趕上,並試圖利用這次反彈來做到這一點。散戶資金一度撤出,因為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如此之高,但現在市場表現如此之好,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資金正進入市場。"

據彭博情報ETF分析師阿塔納西奧斯·普薩羅法吉斯稱,儘管股票基金今年的總體資金流入量達到3490億美元,略低於2022年的3980億美元,但四隻標準普爾500指數ETF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一的資金流入,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份額。

這不利於追蹤能源和公用事業等特定行業的基金,這些板塊 ETF的資金流出量達到120億美元,是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年。

事實證明,這些撤出的資金是有先見之明的。根據彭博數據,今年僅有31%的"類主動型"ETF(包括主題基金、ESG產品、因子基金和主動管理型工具)跑贏了基準指數,創下了2014年以來的最低跑贏率,沒有一個類別的跑贏率超過50%。

大盤指數的成功,掩蓋了許多戰術性投資品種,尤其是那些以安全性為前提的投資品種在這一年的坎坷表現。承諾額外收益率的期權掛鈎 ETF,在今年成為交易者的寵兒,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但業績卻不溫不火。最有名的摩根大通股票溢價收益 ETF(股票代碼 JEPI)的總回報率約為9%,落後於標準普爾指數約17個百分點。

專注於股息策略的 ETF也是類似的情況,2022年,這些 ETF從偏向防禦的投資者那裏獲得了600多億美元的收益。在大多數基金錯過了科技股引領的反彈,並跑輸標準普爾500指數之後,以紅利為重點的ETF今年僅吸金15億美元,是有記錄以來吸金最少的基金之一。

表現最差的基金之一,是價值188億美元的iShares精選紅利ETF(代碼DVY),的回報率僅為0.8%,因為對公用事業股和金融股的投資策略都落空了。

B. Riley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阿特·霍根說,"回顧這一年,你會說,如果我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我的表現會好得多,為什麼我還要進行因子投資或特定行業投資呢?有很多這樣的反思正在發生。"

註:因子投資是一種投資策略,側重於使用特定的經濟因子來指導投資決策。這些因子通常是市場中已知並且可以測量的特定特徵或屬性,被認為是影響資產收益的關鍵因素。因子投資的目的是通過識別並利用這些因子,來提高投資組合的回報或降低風險。常見的投資因子包括:市值,價值,動量,質量,波動性等。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加美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5/199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