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他們紛紛棄中俄而去,美國大豐收

美國和丹麥就一項防務合作協議達成一致,美軍將可以進入這個北歐國家的軍事基地,這標誌着丹麥防務政策的歷史性轉變。美國將被允許在三個丹麥基地駐紮士兵,該協議將於本周簽署,然後交由丹麥議會批准。

丹麥緊隨瑞典和芬蘭與美國簽署防務協議,向美軍開放軍事基地

美國和丹麥就一項防務合作協議達成一致,美軍將可以進入這個北歐國家的軍事基地,這標誌着丹麥防務政策的歷史性轉變。美國將被允許在三個丹麥基地駐紮士兵,該協議將於本周簽署,然後交由丹麥議會批准。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12月19日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將獲准在卡魯普(Karup)、斯克里德斯特魯普(Skrydstrup)和奧爾堡(Aalborg)軍事基地長期駐紮士兵,並在丹麥領土上儲存武器和裝備。該協議預計將於本周晚些時候簽署,其還將促進兩國在軍事活動,包括訓練和後勤方面的更緊密合作。

去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促使瑞典芬蘭和丹麥最近幾天都與美方簽署了此類協議,作為深化與美國安全關係的一種方式。

弗雷澤里克森周二表示:「我們正在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丹麥與美國一起為丹麥的安全承擔更大的責任,這是絕對必要的」。弗雷澤里克森說:「我們的目標是:我們不僅要確保現在的和平,還要確保我們的子孫後代的和平」。

丹麥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制定了不允許外國軍隊或核武器進入其領土的政策。根據新的十年協議,美國核武器不會入駐丹麥,但美軍將被允許駐紮在丹麥的三個空軍基地,按照此類協議的慣例,美軍將遵守美國法律。所有其他七個北歐和波羅的海國家除了是北約成員國外,還簽署了防務合作協議,瑞典正在申請加入北約。

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鄰國烏克蘭之後,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已成為西方軍事和外交的重點。芬蘭今年4月加入了北約,這使得北約與俄羅斯的邊界長度增加了一倍,因為俄羅斯與芬蘭的邊境線長達1340公里。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和副首相兼國防大臣波爾森周二在哥本哈根就與美國的防務合作舉行新聞發佈會©路透社圖片

北歐國家正在越來越多地討論如何整合自己的軍隊,這些國家的軍隊已經緊密聯繫在一起,並經常舉行聯合訓練任務。瑞典的JAS-39戰鬥機和挪威的F-35戰鬥機已經在芬蘭的公路上起降。

一位北歐外交官說:「未來要發揮我們各自的優勢。芬蘭在陸軍方面很強,瑞典在海軍方面更強,而挪威在北極地區有很好的專業知識」。幾年前,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出了購買格陵蘭島的想法,格陵蘭島是半自治領土,是丹麥王國的一部分。當弗雷澤里克森堅稱格陵蘭島為非賣品時,他曾抨擊這位丹麥首相。

丹麥大臣們周二撇開了關於如果川普在明年大選中重新掌權會發生什麼的問題,堅稱無論華盛頓誰掌權,為期10年的防務合作協議都是正確的。弗雷澤里克森說:「與美國進行儘可能密切的合作始終是明智之舉。在丹麥和美國的關係之間絕不能有哪怕一張紙的隔閡」。

與中國漸行漸遠波羅的海三國與美國簽署五年防務合作協議

美國兩艘軍艦2023年6月4日準備離開愛沙尼亞港口參與波羅的海軍演。(愛沙尼亞國防軍照片)

美國國防部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防長塞萊斯特·沃蘭德(Celeste Wallander)上周在五角大樓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國防政策主管,共同主持三方簽署儀式,簽署為期五年的防務合作路線圖。

波羅的海國家的代表有愛沙尼亞國防政策副部長圖利·杜內頓(Tuuli Duneton)、拉脫維亞國防政策副國務秘書羅蘭茲·赫尼什(Rolands Heniņš),以及立陶宛國防政策總監瓦伊多塔斯·烏爾貝利斯(Vaidotas Urbelis)。

五角大樓在12月15日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波羅的海國家與美國之間牢固同盟關係的基礎是長期和多方面的合作。防務合作路線圖旨在指導2024年到2028年之間,美國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軍隊的合作關係,以增強彼此能力和互操作性。

五角大樓說,所有雙邊合作路線圖都將優先考慮幫助各國實現北約能力目標的行動,並支持北約建立可信的威懾,以應對該地區的威脅。此外,協議還傳達了美國防長打算在每個波羅的海國家提供美軍的連續輪換駐留。

五角大樓強調,路線圖促進了美國與波羅的海國家在整合空中和導彈防禦、海上領域、網絡、非常規戰爭、參與國際軍事行動和演習、基礎設施發展和培訓方面的防務合作。

烏克蘭戰爭於2022年爆發後,波羅的海國家安全環境急劇惡化,除了馳援烏克蘭,也尋求強化國際防務合作關係,防備俄羅斯帶來的軍事壓力。

與此同時,面對與俄羅斯關係緊密的中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儘管都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但近年均與北京保持距離,改與台灣發展更牢固的關係。例如三國都已退出由中國主導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並和台灣深化合作。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上月訪問波羅的海三國,發表以民主對抗極權為主題的相關演說。吳釗燮呼籲歐洲持續關注台海情勢時說,中共在全球擴張、試圖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國際社會對中國單方面企圖改變現狀的關注,對於遏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咄咄逼人的作為非常有效」。

台灣正在與愛沙尼亞討論在該國首都塔林設立代表處的問題。此前台灣已經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中國政府正在力阻愛沙尼亞追隨立陶宛腳步而讓台灣設立代表處。

立陶宛今年7月發佈印太戰略,在歐洲國家中罕見嚴厲地對中國提出一系列批評。立陶宛在其戰略聲明中呼籲歐洲加強團結:「歐盟在與中國的關係以及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中保持聲音統一非常關鍵,這樣我們才能放棄分裂性的框架和倡議。」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0/199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