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是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一個典型的內陸湖泊。雖然它是淡水湖,但卻生活着眾多看起來像海洋生物的生物種類。那麼,貝加爾湖為何能夠生活着這些「海洋生物」呢?
首先,貝加爾湖的年平均水溫僅為8℃左右,這與海洋環境相比有很大的差別。但是,貝加爾湖深度達到1637米,湖水的壓力和氧氣供應情況更接近海洋環境。因此,一些對高壓環境和低溫環境適應較強的生物種類就能夠在貝加爾湖中存活繁衍。
同時,貝加爾湖緯度高,常年低溫寒冷,蒸發量很少,不會因為蒸發大使水中的含鹽量增加。相比之下中國的青海湖也是內陸湖,卻因為蒸發量大,含鹽量達到飽和成為鹹水湖。雖然貝加爾湖周邊環境決定了它是淡水湖,但是科學家卻通過調查發現湖中存在大量海洋生物。
這些生物種類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逐漸適應了貝加爾湖特殊的環境條件,具備了強大的生存能力和適應性。貝加爾湖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湖區大約有1080種植物,2565種動物。不僅如此,貝加爾湖裏面還生活着大量的海綿、海豹和鯊魚等海洋動物。
有科學家推測,在遙遠的中生代地質時期,貝加爾湖的周圍曾經是一片海洋,後來由於版塊之間運動,形成了內陸湖泊。貝加爾湖周邊的海洋變成了陸地,這些海洋生物便留在了這裏,無法回到大海里去。後來,由於海水不斷被注入的淡水稀釋,海洋生物也不斷適應這種環境,從而形成了這種淡水海洋生物的狀況。
雖然至今沒有準確的定論,但無論這些海洋生物是原來就生活在這裏,還是從遙遠的海洋遷徙過來,它們都比我們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生活的更早。這些海洋生物的存在豐富了貝加爾湖的生態多樣性,同時也為人們研究內陸湖泊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