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代大詩人王勃在其詩文中有「人傑地靈」一詞,謂指既有山川形勝,更有傑出的人物。中國這樣的地方,自然不止一處。但上世紀八年抗日戰爭時期,四川的李莊古鎮和它傑出的、當地的鄉紳們(也就是中共所謂的「地主階級」)若當此美名,絕對應是實至名歸!
打開一張中國的普通地圖,可能你還找不到李莊鎮在何處,因為她確實太小。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其人口只有3000人。李莊鎮位於四川省原南溪縣、今宜賓市境內,地處長江之濱,山川秀麗,景色宜人,市井街巷,古樸典雅。更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這鎮上更有幾位既深明大義,又頗有學養,且胸襟開闊的本地士紳。正是這樣的條件,使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鎮,承擔起了拯救當時中國文化及科技文明的大任,使一大批著名的學者、文人、教授、名流、以及數以千萬計的青年莘莘學子,免於顛沛流離之苦,而能在李莊有了一不但是棲身之地,更是攻讀研習之場所,使學校能繼續正常運作。
(二)
1940年日軍大舉侵華,我中華民國國軍雖奮力抵抗,但畢竟日軍裝備精良,一時之間大片國土喪落敵手。不甘屈居淪陷區的許多大學名校師生紛紛向四川、雲南等大後方逃亡。據可靠史料記載:整個八年(1937——1945)抗戰時期,外省籍人士遷川達七百餘萬,硝煙驅趕之下,與民眾流亡同步的,更有「文化遷川」運動。即1940年,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社會科學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等機構輾轉流徙來到四川省當時屬南溪縣的李莊,終於尋得一張「寧靜的書桌」,直至抗戰勝利。
但當時中國經濟十分落後,這麼多人在哪裏安身,如何繼續讀書以救國?確實是個令人頭痛的大大難題。也就在此時,李莊以羅南陔、張官周、楊君惠、宛玉亭、范伯楷、楊明武、鄧雲陔、張訪琴、李清泉、羅伯希等人為代表的當地士紳,他們不僅深明愛國大義,更崇文重教、豪俠尚義,於是義無反顧,挺身而出。1940年8月,李莊上述32名鄉紳聯署簽名,莊嚴承諾:同意接納同濟大學全體師生。並豪邁大度地宣佈:「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以此16字電文昭告全國。於是將同濟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營建所等單位一齊歡迎接到了李莊。
隨着長江邊一艘艘大小船隻的靠岸,不僅迎來了大批的青年學子,迎來了學校的教學設備,更有諸多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教授、學者、名人、作家。其中更不乏聞名世界的人士,例如: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陶孟和、李方桂、曹禺等等……可是不僅要解決這麼多人的食、住、行,更要讓他們儘量生活得好一點,舒心一點,以便能更好地投入教學培養中國優秀的人才。羅南陔、張官周他們毅然將自己的小家庭騰空出來,自己搬到鄉間去住。讓教授學者們住進自己的家。他們這樣作時,不僅無憾無悔,而且十分低調,從不對外張揚,當然更沒讓記者來拍照,宣傳什麼「精神」,什麼「正能量」。這樣的情操,這樣的品德,才是真正的高風亮節!
與此同時,更將當地的能利用的一切場所、設施,以及當時民眾視為最神聖的寺廟乃至家族的祠堂都通通「動員」起來安置學校師生住宿,教學。例如:
東嶽廟——同濟大學工學院
禹王宮——同濟大學本部
祖師殿——同濟大學醫學院
王爺廟——同濟大學圖書館
南華宮——同濟大學理學院
文昌宮——同濟大學測量組
張家祠――中央博物院籌備處
板栗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大文科研究所、人類體質所
石崖灣、門官田——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
月亮田——中國營造學社
王家院子——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
羅家祠堂——同濟大學高職工業學校
鎮上幾家旺族羅氏、張氏、王氏的宗祠也都全部騰了出來安置教學與師生員工的住宿。最多時,李莊共安置了近三萬人。羅南陔、張官周等鄉紳下鄉入村,挨家挨戶去進行動員安排,而當時的中國人哪像現在這麼勢利自私?再加鄉紳們自己就先作出了表率。例如,梁啓超的二公子、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因正在患病,羅南陔見狀,便叫自己的兩個兒子搬到石板田鄉下去住,把房子空出來,供梁思永一家人居住。由於鄉紳如此以身作則,所以動員別人便幾乎毫無阻力,家家戶戶都笑臉迎客。這就是那個時代淳樸的民風,這就是那個時代士紳文化在民眾中崇高的威信!若換成今天,不知要招來好多城管、特警,荷槍實彈,才可以「強制執行」下去?!
(三)
而同濟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到來,這些當時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也盡心竭力為李莊作出了巨大貢獻。筆者根據有關史料記載,簡錄幾點,雖掛一漏萬,也可見一斑.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