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iPhone15雙11最後兩小時降價」近日引發熱議,不少消費者要求退錢。(取材自北京商報)
近日,話題「iPhone15雙11最後兩小時降價」衝上微博熱搜榜三,截至11月16日獲2.3億閱讀量。有網民稱,蘋果官方旗艦店「雙11」違背「承諾」,iPhone15最後兩小時又降價200到300(人民幣,下同)元,感覺自己被蘋果「背刺」,要求退錢。市場人士分析,蘋果此次「翻車」或許是基於對銷量的焦慮而改變了營銷策略,可能是蘋果自己弄出的烏龍事件。
據北京商報報導,從微博等平台了解到,遭遇蘋果價格背刺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紛紛喊話要求蘋果補差價。據網上曝光的蘋果旗艦店客服回應稱,確實存在優惠券的現象,但那是平台發放的優惠券,並不是店裏產品實際給到的優惠,並不支持保價,無法補差價。蘋果線下門店的工作人員則稱,線下商品與在線並不同步,對於在線平台的價格爭議並不了解。
對於蘋果二次降價的行為,天貓平台客服人員稱,並不太清楚具體情況,不過根據平台規則,商家的確可以不用一次性上架全部貨品,可分為一次現貨、二次現貨,不過二次現貨的價格不能高過一次現貨,而且兩次現貨各有規定的時間節點,商家具體分幾次賣貨也要在報名時敲定,不能隨心所欲。
數碼產品經銷商黃先生稱,平台之所以有分批量上貨的政策,是希望商家能在最後時刻沖一把銷量,在「雙11」的收官之時將氣氛推向最高潮;對蘋果手機而言,「雙11」前各個平台早已預告了優惠方案,吸引到了大量的潛在購買者,搞二次降價殊無必要,也難免引發消費者不滿。
從平台發佈的榜單來看,的確不少消費者等着「雙11」大促購買蘋果手機,這也讓iPhone15系列的出貨迎來集中爆發,從京東發佈的榜單來看,iPhone15、iPhone15Pro、iPhone15Promax位列榜單前3,第4名為紅米K60,第5名則是蘋果的iPhone13。
專家稱,在業內觀點看來,以往姿態矜持的蘋果頻頻促銷降價,背後是對銷量的焦慮。據市場追蹤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消費者信心不佳、iPhone15較前代性能提升較低和高端手機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等因素,都為蘋果帶來了新的挑戰。但短時間內連續降價,只能讓潛在消費者持續觀望而不肯出手,令促銷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