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一文了解別人對你是PUA還是真的為你好?

最近有個朋友,來找我求助,交談間他說自己非常煩惱。

原來他和女朋友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反覆為一件事情吵架。那就是,每當他對她表達出一些負面意見,比如——我不是很喜歡你一吵架就說分手,或者,我不喜歡我們提前約好了約會,當天你才告訴我你不來了;再或者,我不是很喜歡你一直在我面前說你閨蜜的壞話;還有一些是關於她工作的,她會來問他的意見——無論是否是她來詢問他的意見,一旦他給出一些負面的反饋,女朋友就會生很大的氣。

女生會說你是在打壓我,想PUA我,生活已經夠難了,你作為我的伴侶,應該看到我好的地方,你不應該說我不好。

沒有人完全不需要批評

心理學研究得出的結論超過我們想像的一點是:只有正面反饋,完全沒有負面反饋的環境,是不是很理想?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只能接收到正面反饋,而沒有負面的,會給自身帶來一系列壞的影響。

在一項針對決策能力的實驗研究中,Audia等人(2000)發現,反覆收到積極的反饋會損害個體的能力,因為不斷的積極反饋會讓ta們沉浸在成功的幻覺里,從而很難有意識地做出改進,結果導致ta們總是在制定更高的目標,卻忽略了許多不利的因素。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這樣的例子。被溺愛長大的孩子,趾高氣揚、自我中心。Ta們一方面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受歡迎程度,一方面對自己的弱點缺點毫無認知。這會導致ta們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遭遇大量的不利因素——他人的厭惡,過於執着地追求超過自身能力的目標,對他人不以ta們為中心的抱怨和憎恨。最終出現,自視甚高卻在現實中難以有所成就、憤憤不平滿腹抱怨的結局。

人在這個社會上存活,需要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客觀評價自己在競爭中的位置,從而有能力為自己制定最為合適匹配的目標,讓自我在社會中找到價值,讓生命有所成果。他人出於善意或者責任義務(比如父母、學校里的老師、工作中的上級)對我們做出批評的時候,其實是幫助我們不陷入病態的全能自戀,建立對自己的短板清晰客觀的認識——的確可以幫助到我們更好地在社會中生存。

親密關係中的批評和負面反饋則更加微妙:當對方對我們做出批評的時候,我們首先需要辨別ta是否出於操縱、控制、貶低打壓、自戀的不良的動機。排除不良動機之後,我們需要理解,這其實是對方表達ta的需求和感受的一種方式。

親密關係中的負面反饋,有時候和父母、領導給的負面反饋一樣,是關於我們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的。但也有很多時候,並不意味着我們的「不足」,而只是意味着我們和對方需求之間的不匹配。

但親密關係中的負面反饋的確可以幫助我們,相互了解對方的需求、三觀,讓我們有機會思考一系列重要的問題:「我有多愛對方?願意為對方的需求做多少自我的妥協?」「對方的三觀是不是我能接受的?」「對方的需求和真實的自我之間有多矛盾?能否調和?」「我是不是可以提升一下我在關係中的相處技巧?」

親密關係中的負面反饋,我們不用「照單全收」,而要思考、辨別、冷靜地做出深思熟慮後的回應。這種思考會推進我們學會自己應當如何在關係中生活,提升親密關係中的各項技能,變成在關係中更加成熟的人。

有些人會病態追求被批評

負面反饋固然令人不適,但比起被忽視,它仍然是人們更渴望的——人們需要被看見,這是第一位的需求。

研究者曾將兩組老鼠幼崽放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盒子中飼養,唯一區別是:一組會每天受到多次電擊,而另一組不會。結果令人意外,受到電擊的小鼠雖然很痛苦,卻比沒有受到電擊的那組成長得更好。

雖然面對負面反饋很痛苦,但比起得不到回應和被忽視,負面反饋仍然是更好的選擇。所以童年被忽視的孩子,容易選擇故意做「壞事」,以求獲得比正面反饋更容易獲得的負面反饋。

一部分人會在成年後重現童年的模式,繼續尋求令ta熟悉的負面刺激,比如持續的自我苛責,或進入受虐的關係中。那些從小就能得到關愛和保護的人,很難理解ta們為什麼會不斷地「懲罰自己」,是因為從小被愛的人不需要通過「自虐」的方式來活着。

這些人,需要格外警惕自己的處境。如果你發現成年後自己總是在不斷被批評、否定的環境中,可能說明你自己首先應當做出一些調整。

好的負面反饋應該是什麼樣的?

好的負面反饋具體有以下三種反饋類型:

信息性的改進建議

【適用範圍】在自己已經有一定能力的領域

一項研究表明,新手更需要積極的反饋,得到鼓勵和肯定會讓ta們更有信心面對挑戰,積累成功經驗;而老手們都清楚自己是有水平的,一些積極反饋可能只是在告訴ta們已經知道的事情,所以ta們更傾向於得到具有建設性的負面反饋,因為這才是進步的關鍵。

觀念不一致的聲音

【適用範圍】所有人

當我們建立起穩定的世界觀後,一定會遇到與自己立場、想法、觀念不一致的聲音。這些聲音可能是情緒化的、矛盾對立的,甚至有攻擊性的,讓人感到緊張、憤怒、沮喪或羞恥等一系列複雜感受,大腦會將其視為威脅。

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事,而當你保持着開放的態度去傾聽和交流時,這些多元的聲音會促進思考。聆聽來自其他觀念的批評,能夠讓我們對於自己的觀念考慮得更周全,或者吸收了別人的觀點,讓自己的世界觀更複雜成熟,或者在思考後堅定地拒絕,對自己的觀點更加深思熟慮。

關係中的負性情緒反饋

【適用範圍】想要提升親密關係質量的情侶

關係中不止有親密,對關係的不滿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關係中負面反饋的最終目的,必須還是為了關係本身——而不是為了體驗到自己比對方高明或更有權力。

表達關係中的不滿,與彼此的關心和尊重並不衝突。如果伴侶能感受到你對關係真誠的態度,也會更加願意理解你。

如何識別無價值的PUA式貶低?

雖然負面反饋總會讓人不那麼舒服,但有價值的批評和PUA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動機就是這二者最本質的區別。

有價值的負面反饋,動機是善意的,只是為了幫你變得更好,你不會覺得對方「享受」這種批評的過程。

PUA的動機是自我中心、惡意的,是為了滿足批評者自己。可能是通過操縱、控制你,讓ta在關係中有更多獲益、更便利;也可能是通過貶低你找到ta自己很優越的感受。

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動機進行辨別,以「關係中建議對方減肥」舉例:

【血壓預警!!】

目的上:

✓:希望能改善你的情況:

——「試試做些運動吧,看你最近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太好呢。」

x:試圖打壓、誘騙和控制你:

——「拜託你去減減肥吧,看看你現在身材都什麼樣了。」

態度上:

✓:對事不對人,十分客觀:

——「BMI超出了正常範圍值一點,為了健康是需要一些身材管理啦!」

x:針對個人性格以偏概全或者是惡意發散、揣測你的行為

——「你現在會胖都是太懶導致的。」

形式上:

✓:反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有氧、無氧運動還有飲食調理都可以試試,制定一個具體的計劃表吧。」

x:籠統的,沒有細節:

——「別吃了。」

時限上:

✓:及時的,專注眼前的問題:

——「現在開始做計劃完全來得及。」

x:翻舊帳,不針對當下的事情或行為:

——「你這個人就是沒毅力,以前……」

如何從負面反饋中獲得幫助?

下面總結了幾個實用的步驟:

分辨意圖,遵從感受

當聽到負面反饋時,一方面我們會感受到威脅,急於用申辯和反駁的方式去防禦自尊心;但另一方面可能又覺得對方有道理,所以我們的反應介於防禦和傾聽之間,其實這是很正常的。

我們可以試着從上述的四個維度去分辨這種反饋是真誠有效的還是負面的PUA。對於惡意的負面反饋,可以不去理會或給予反擊。

「過濾反饋」

接下來,可以嘗試將反饋中針對行為的評價和針對個人的評價區分開來。比如,當我們聽到對方說,「這個項目成效不好,你要加把勁」,就可以認知為是在針對和批評項目成效,而並不是直接否定了我們的能力。這種認知能降低我們的防禦,更好地吸收他人的建議。

不確定時,試試傾聽多方建議

如果實在不確定該怎麼對對方的反饋做出回應,可以嘗試多去傾聽更加權威或是專業的建議。也可以試着和好友們討論,在反饋中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更容易接受的切入點。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KnowYourself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14/197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