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管子》: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

「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出自《管子》:「聖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意思是聖人總是以德為上而功業在下,重視道而輕視物利。自身道德高尚,就不會被外物所誘惑。

管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志於道,據於德」的文化。所謂道,被概括為反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變化規律之真理。人們說「君子憂道不憂貧」,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可以說,古時聖賢先哲的追求盡在一個道字中。

道無言無形,承載一切,德則用來昭示道。《周易》中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君子應當取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承載萬物。朱熹曾解釋德為: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簡言之,德就是得道之人表現出來的品性特徵。《大學》中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正如植物根深才能葉茂,一個人具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載外在的財富、地位而沒有禍患。

對道德的追求,讓人有明確的方向感、堅定的行動力,自尊自重,正道直行。不管處境如何,都始終堅持理想不變、原則不變。

顏回是孔子極為器重的弟子,《論語》中記有孔子對他由衷的讚譽:「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為何能做到不改其樂?孔子一語中的:「其心三月不違仁。」顏回之樂不在物質財富,在他的追求與堅守。胸懷仁德之正道,心中便會不斷有充實之感,就能超越貧富,不會因身外之物的多寡而煩擾。

和顏回一樣不改其樂的,還有范仲淹。他少時家境貧寒,隻身外出求學,因生活艱苦,就每天煮一鍋粥,等粥凝固成塊後劃為四塊,拌上鹹菜末,早晚各吃兩塊。在如此艱難的時刻,少年范仲淹卻不是憂一己之得失,而是立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志向,以濟世救民為旨歸,勤學苦讀。

二十六歲時,范仲淹考中進士,步入仕途。他的一生,曾數次被貶。他之不幸,卻是地方百姓之幸。在他從政所經歷的每一個地方,幾乎都留下了後人的懷念。

公元1040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線,承擔起西北邊疆防衛重任。在塞下秋景中,他寫下了一首《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將制敵報國的慷慨激情熔鑄成這首千古絕唱。或許,只有真正讀懂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才能理解這句「將軍白髮征夫淚」——白髮與淚水,並非為了個人的生活苦寒、命途多舛,而是為天下蒼生之命運。

在中國古代士人的觀念中,窮達以時,德行一也,無論是得志還是不得志,道德的修養、品德的踐行都要一以貫之。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兼善天下」「利濟蒼生」的遠大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民本理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獻身精神,等等。這些在漫長歷史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融入中華民族血脈,銘刻於中華兒女心靈深處,不斷影響着我們,也鑄就着我們。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大道知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07/197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