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加密禪師:獨立思考的第一步:如何區分「觀點「與「事實」?

作者:

一、區分「事實與觀點」,要從娃娃抓起有博主介紹了國外幼兒園進行一種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實與觀點)」的教育,讓兒童判斷一句話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比如:糖是甜的(事實)糖很好吃(觀點)波比是一個男孩子(事實)波比很膽小(觀點)簡單說,事實就是客觀存在的現象,觀點是人的主觀看法。從形式上說:事實是一句陳述,而觀點常常以「我認為」、「我覺得」、「在我看來」的形式出現。

評價一個事實陳述,你可以認為它是「真」或「假」,但觀點並不分「真假」,只能說「我同意」或「我反對」。教育學家認為,這是在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至少當大人們誇獎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時,你要知道,這不過是大人在表達一個觀點,並不是在講述一個事實。其實中國的學生到了初中也有類似的作業:給你一段材料,要求在「觀點」句劃線,在「材料」句劃波浪線。

區分「事實與觀點」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因為很多成年人確實搞不清楚「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美國的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對5035位美國人進行測試,看看他們能不能否分清報紙上的「事實」和「觀點」。結果令人沮喪:五條題全部正確的僅佔四分之一,而全部錯誤竟佔了四分之一,只比瞎矇的概率高了一丟丟。不用嘲笑美國人,我們能分清「事實」和「觀點」嗎?

比如下面三句話:1、中醫負責廣告,西醫負責療效。2、明星的收入太高了。3、轉基因食品會導致一些不可知的環境問題。這三句話,有兩句是觀點,只有一句是事實,到底是哪一句?

二、事實不一定是真的,觀點無所謂真假前面列舉了很多「觀點和事實」的特徵,但它們並不可靠,比如下面兩句:我認為地球是圓的。(用了觀點的形式,但它是事實)地球很大。(用了事實的形式,但它是觀點陳述)區分「觀點和事實」,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唯一的指標,那就是——可證偽性。簡單地說:事實可以被證明是「真的或假的」,觀點卻無法被證明,它是說話者內心的看法,別人只能同意或反對,既無法證明是「真的」,也無法證明是「假的」。

「中醫負責廣告,西醫負責療效」,這句話毫無疑問是觀點,因為它提出的事實,不但本身無法被證明,而且「負責」、「廣告」、「療效」這些詞都是模糊化、情緒化的表達。前面說過,「糖是甜的」這一句是事實,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也未必。比如,幼兒園老師讓小朋友嘗嘗糖的味道,小朋友嘗了之後回答「糖是甜的」。

此時,這應該是觀點,是小朋友的感受,是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事實和觀點」之所以難以區分,因為它們可以相互轉化,很多事實,都曾經是觀點。「糖是甜的」從一種觀點到一個事實,要有兩個前提:第一,是明確「甜」的內涵外延;第二,是大部分人都認同這個看法。前者是讓一種觀點「可被證明」,後者是證明的過程。再來看第二句「明星的收入太高了」,看上去很像事實,「明星」和「高收入」都可以建立標準,但問題在於「太高」這個詞,是一個永遠無法證明的主觀感受,所以是一個觀點。再舉一個例子:「地球繞着太陽轉」這個命題,在今天肯定是一個事實,但當年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說——太陽繞着地球轉」,它到底是一個觀點,還是一個事實?

還是這個標準,事實不一定是真的,觀點無所謂真假。事實與觀點的區別是「可不可以被證偽」,「太陽繞着地球轉」當然可被證偽,而且已經被證明是「假的」,所以「太陽繞着地球轉」是「事實」而非「觀點」。再來看「轉基因食品會導致一些不可知的環境問題」這個命題,它和「地心說」一樣,都屬於「事實」,只不過「地心說」已經被證明是「假的」,而「轉基因問題」是「可以被證偽」的,只是目前無法分辨「真假」。而像「上帝是人類無法理解的存在」、「我比任何人都愛你」這些無法被證實,也無法被證偽的命題,才是觀點。區分「觀點與事實」並不容易,但卻是成年人必備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討論「基因修改嬰兒」事件時,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正在討論的對象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現在事件當事人提出的命題是「對人類的基因進行修改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件」,很明顯它是「可以被證偽,但未被證明」的事實。既然是事實,那判斷標準就是「真假」,所以我們討論的立足點應該在「利弊」的標準是什麼,如何進行「利弊比較」。但就是有人喜歡從這個角度評論:「歷史上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是當時的人類所無法理解的」,這就偏離了事實的「真假」判斷,而是在對當事人進行「對錯」的價值判斷。非常遺憾,大部分討論都把「基因修改嬰兒利弊(事實判斷)」和「當事人做法的對錯(觀點評價)」混為一談,這就是典型地無法區別「事實」與「觀點」的現象。

三、警惕包裝成事實的觀點 因為事實總是比觀點更能說服我們,所以很多人說話寫文章時,總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包裝成事實。 其實,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事實陳述」,大部分嚴格分析下來,都是作者的觀點,基本上包括三類: 第一類,是在事實的陳述中,夾雜着「無法證偽」的個人感受: 被動吸煙同樣有害健康,政府有必要擴大禁煙範圍; 房價十年漲了十倍,買得起房的人越來越少了; 五星級酒店竟然用馬桶刷刷茶杯? 

第二類,是把一種價值觀以「事實陳述」的形式表達出來: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愛你。 

第三類,看上去完全是事實,但其用詞中隱藏着觀點: 比如,一個新聞的標題是「女司機車技雷人,移庫連撞多輛豪車」,其中的「女司機」。 這些容易被當成事實的觀點,有沒有什麼共同特徵?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皮尤研究中心把測試者分為「不同黨派支持者」,對他們的測試結果進入了分析,發現共和、民主兩黨的支持者都更容易把「我黨」的「觀點」看作「事實」: 民主黨人更可能把「種族平權」「禁槍」「性別自由」「環境問題」等觀點當成「事實陳述」; 共和黨人更可能把「宗教」「持槍自由」「反墮胎」等觀點當成「事實陳述」。 結論就是:因為我們知道「事實比觀點更可信」,所以,對於那些自己更認同的觀點,我們更容易當成事實,以支持我們的信念。 我在之前的推文中,說過一種叫「自我妨礙」的心理現象: 上個世紀的網壇傳奇女將納夫拉蒂洛娃,擁有59個大滿貫冠軍頭銜,有一段時間狀態不佳,在連續敗給幾個小將之後,曾經對媒體反省自己的心態:「在比賽時不敢盡全力……,唯恐發現自己雖盡全力仍被擊敗,因為一旦如此,就證明我完了。 很多人寧可給別人留下一個不努力的印象,也不願讓別人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這種心理也可以用上面的結論解釋:成績不好的人,為了保持內心的平衡,容易把他人的鼓勵性的觀點當成事實。比如,「你很聰明,只是不夠努力」。 把觀點包裝成事實,看上去很有說服力,但這種習慣放到日常溝通中,往往會成為衝突的根源。 

四、解決問題的思維 同事對你說:「你昨天和今天早上,還有上周五都遲到了」,這是一個事實。 同事對你說:「你最近工作狀態很不好啊」,這是一個觀點,它讓你有點不開心。 同事對你說:「你最近總是遲到」,它讓你很不開心,因為這看上去是一個事實,卻是一個偽裝成事實的觀點,問題就在「總是」這兩個字上——你很清楚,同事並不是在告訴你一個「遲到」的事實,而是在評價你「工作不負責」。 第三種表達方式在職場中特別常見,有時候我們想批評別人,又不願直接評價,就把評價附加在事實上,但實際效果卻跟我們的設想完全相反。 「最近工作狀態很不好」這句話,在別人聽來就是一個個人觀點,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你最近總是遲到」這句話,就很容易讓人懟回去:「我不過遲到了三次,你上周不也遲到了?還有人遲到得比我更多,你這是什麼意思,你看不慣我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前面說過,我們容易把有利於自己的觀點當成事實,欣然接受; 反之,當那些比較負面的觀點被包裝成事實時,比直接批評我們還容易讓我們惱羞成怒。 觀點與事實是一個重要的邏輯概念,推文最後,我劃一下重點:

 1、區分「觀點與事實」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

 2、事實可以被證明是「真的或假的」,觀點卻無法被證明,別人只能同意或反對。

 3、我們更有可能把我們支持的觀點當成事實,把我們不喜歡的事實,當成觀點;

 4、很多文章喜歡把大眾認同的觀點包裝成事實,把這些「事實」辨識出來,是反洗腦的第一步;

 5、對別人提出批評建議,事實就是事實,觀點就是觀點,不要把觀點包裝成事實,這樣會更讓人反感。 最後補充一點:觀點與事實的區別標準「可證偽性」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具體到某個例子,一定會有意見分歧,這主要是因為語言的模糊性,同一句話每個人理解的重點不一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31/197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