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嗎?
孩子不總是快樂的,他們也會感到難過、焦慮、孤獨。
雖然他們總是看上去很健忘,剛剛還哭得傷心,轉眼就好了。
可被反覆傷過的內心,還是會被紮下一個個小洞。
慢慢的,變得越來越不開心。
他們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堅強,不要總是傷害他們。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變得不開心?
一項在2018年發表的研究顯示:中國兒童和青少年出現抑鬱症狀的比例是19.85%,在中部地區的兒童和青少年中,這個比例甚至達到了23.7%。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數據,意味着每5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可能存在抑鬱症狀。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國民心理健康報告(2019-2020)》中顯示,小學四到六年級的孩子中,重度抑鬱的檢出率僅有1.9%~3.3%,但在初中的孩子當中,這個比例上升到7.6%~8.6%。在高中的孩子中,重度抑鬱的檢出率高達10.9%~12.5%。
隨着年齡提升,整體的抑鬱水平也在明顯攀升。
看到這些數據,是不是覺得心裏很慌,擔心自己的孩子心理狀況。
可就是這樣,還是有很多的爸媽,不敢讓孩子快樂。
2
焦慮的我,怎麼敢讓你輕鬆快樂啊!
前幾天遇到一位媽媽送女兒去上幼兒園。
我一瞅書包,不是我們小區外邊公辦園,而是附近另外一家幼兒園。
「怎麼沒讀外邊的這個幼兒園,近一些啊!」我問了一句。
原本以為是因為生源名額緊張,沒有排隊進去。
「那裏面不教東西,天天就玩,我不想送她去!」
沒想到答案是這個。
的確,還是有一些幼兒園,會悄悄教一些東西,比如算數、識字。
這些能獲得一些父母的青睞,從而選擇把孩子送過去。
「孩子上幼兒園多玩玩也沒關係吧,至少很開心快樂!」我說。
「快樂是快樂了,可是到了小學跟不上,就不快樂了吧。」
「將來還要參加中考,高考,你看現在考試這麼難」
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焦慮幾乎能點燃每個父母內心那個共同的東西。
我不也是這樣嗎?
這如同一趟必須上車的列車,我們都會在某個站台上車,然後在不同的地方下車,奔赴屬於自己的目的地。
都希望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路。
有時,我真的很懷念小小魚還沒上學的日子。
我能去鄉下的河裏給他背回幾袋沙子。
然後倒在院子的角落,讓他拿着小樹枝,在沙堆上玩種樹的遊戲。
那是看上去多麼「沒用」的事。
明明是小樹枝,怎麼能種活?
花大半天找沙子,然後再看着他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忙活一小時。
卻覺得很快樂。
可如今呢?
總是催着他做作業,催着他去上課。
孩子還是那個快樂純真的孩子。
可我發現變的應該是自己。
我變得更焦急了。
其實,冷靜地想想,這有什麼值得害怕的呢?
我完全可以再平和一點,陪伴他走過每個階段。
很多爸媽說,自己給孩子的很多很多,孩子卻感受不到快樂。
甚至有孩子說:「你們就是不想讓我快樂一點。」
這是因為孩子在乎的,跟父母在乎的不一樣。
孩子喜歡的,父母不喜歡。
孩子厭惡的,父母卻緊抓着不放。
家裏如果沒有民主的對話和平等的溝通。
取代的是一言堂和無休止的謾罵。
那這個孩子,肯定不會快樂。
哪怕物質條件再好,給他買再多的玩具做獎勵。
也不會快樂的。
3
還有很多的不開心,來源比較。
比如我們詢問小小魚的成績,他總是說某某同學考得不好,分數不高,某某同學跟自己差不多。
「唉!他從來就不跟那幾個分數高的同學比,總是跟考得不好的同學比。」媽媽說。
「其實這有什麼問題呢!他這樣做也是給自己減輕壓力,如果總是跟好的比,壓力會很大吧!這樣他能輕鬆開心一點。」
這是我的真實想法,這些年對他的成績要求不是很高,而是在他的學習習慣和態度上花了不少心思。
因為我不希望他在小學就有沉重的學業壓力。
當孩子「不跟那些厲害」同學比,就不要去嘲諷或者逼着他們去追。
生活的經驗難道沒有告訴我們,跟別人比,總有人比你厲害,比你過得好,越比只會越難受。
所以我期待孩子不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而當成一種快樂。
即使它需要吃點苦,受點累。
但也能掰碎了吃下去,而不像一座大山那樣壓着他,喘不過氣來。
不比孩子,而去愛自己的孩子,肯定他擁有的能力。
這樣,孩子在學習中,會輕鬆快樂很多。
4
做了父母,也要學會調整,讓自己快樂一點。
因為父母對事情的不同態度,會影響孩子的心情和判斷。
父母熱烈關注的,孩子也會想着去做好。
可孩子想表達的,有時卻被父母忽視了。
曾看到一個案例,有一個小男孩在過節的時候,很認真地給媽媽講故事、捶背、洗腳,想讓媽媽開心一點,可媽媽卻一直專注的玩手機,他在日記中這樣寫到,「我的心情大打折扣」。
孩子有時氣呼呼地從學校回家。
也不問緣由,反而責備孩子不懂事,一回家就發脾氣。
怪他看不到爸媽上班辛苦。
這樣,孩子以後遇到事也會閉上嘴。
孩子拿着自己的獲獎手工作品,想跟父母分享。
可父母看都沒看,直接說,「快去做作業,別搞這些沒用的。」
孩子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
我們可以給孩子創造一些小小的快樂。
請聽聽孩子的聲音,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給他一些小驚喜。
比如五一的時候,備好雪糕和薯片,一起放肆一下。
我們家有遊戲機,很多朋友會覺得吃驚吧。
我怎麼會給孩子買遊戲機。
其實這個遊戲機是給我和小小魚一起買的。
我們放假的時候,或者周末的時候偶爾會一起玩。
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吧。
把握好時間和度,不上癮而能開心體驗是一件好的事。
還記得有一次帶小小魚吃烤肉,發現他特別喜歡吃泡菜。
前幾天我悄悄下了一單,買了一罐回來。
那頓飯,他開心不已。
告訴我說:「爸爸,之前我在書上看到了這種泡菜,當時就想將來一定要吃吃看。沒想到今天實現了願望。」
小小的吃貨,心裏藏着多少小願望呢?
5
能讓孩子的童年開心一點,多好啊!
在學習之餘,也要給孩子一些快樂時光,放鬆放鬆。
每個孩子都不是一張白紙,也不是父母的作品。
他們是一個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讓他們知道,自己配得上享受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面對未來,我們也不要過於恐懼和焦慮。
如果孩子有了健全的人格,擁有好的品行,他們的未來不會差。
而快樂如同一道菜里的鹽,決定着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