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突然,"一帶一路"轉向了

中國"一帶一路"論壇如期拉開帷幕。在發起"一帶一路"倡議十年後的今天,中國政府將投資方向改為更加小規模以及注重綠色發展,引外界關注。

備受外界關注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10月18日拉開帷幕。據中國政府發佈,中國生態環境部將與國家發改委率先共同舉辦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聚焦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學者:轉換方向挽救形象

旅美經濟學者夏業良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中國此前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助力被投資國大力發展基建項目,對當地社會和生態發展造成一定影響。加之經濟不發達的被投資國紛紛陷入「債務陷阱」,廣受國際社會批評,中國急需轉變「一帶一路」發展策略挽回形象。

「現在中國要換一種手段,也就是用清潔能源的概念來掩飾過去粗放式的經濟增長。由於過度擴張,對中國土地資源、水、空氣各方面造成了破壞。」

不過,夏業良認為,中國的轉變已經太晚:「這種模式如果在海外拓展的話,也會影響海外一些所在國未來的長遠發展,所以中國現在想改變形象,但為時過晚。」

2023年10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和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北京出席「一帶一路」論壇期間握手(Photo via AP)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告訴本台,中國倡導綠色發展也是呼應此前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承諾。他說:「這種綠色投資在政治和金融風險上可能沒有之前基礎建設那麼高,需要支出的額度也沒那麼大。另外中國對環境保護也作出了公共承諾,所以轉向綠色能源代表他對這種承諾的兌現,雖然自己國內還是繼續建造燃煤電廠。」

今年是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第十年。該倡議因使被投資成員國陷入「債務陷阱」等問題飽受爭議,但據中共官方發佈,本次論壇仍有來自一百四十多個國家、三十多個國際組織代表參會。

夏業良說:「有些國家是帶有很強的投機心理的。中國為了達到戰略目標是不惜代價、不惜成本,寧肯討好這些國家,讓他們在短期內能夠跟自己有一種合作共贏的形象,有一種表面文章給大家看。至於中長遠期到底能不能達到目標,它不是那麼在乎。」

被投資國是否買賬?

在作出綠色發展的承諾後,中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合作國綠色基建項目建設,包括巴基斯坦卡羅特水電站、黑山莫祖拉風電項目、阿根廷高查瑞光伏電站等。

本月初,「一帶一路」重點項目之一——聯通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鐵正式運營,引發兩國轟動。據《人民日報》最新報道,10月17日,中國正式與塞爾維亞建設、交通和基礎設施部簽署了高速動車組車輛採購商務合同。此舉被外界認為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又一舉措。

莊嘉穎分析說,在過去十年裏,「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型項目存在高風險、回報率低的問題。中國政府想要繼續推進綠色項目發展,除了被投資國可能會面臨融資問題,還有其他社會成本急需考慮。

「融資方面肯定是最大的挑戰。綠色發展並不是沒有社會成本,譬如說大型的太陽能廠、風電廠,一方面因為需要資源、稀土等,在採礦和處理時也會造成大量污染,也會有一些征地問題。一旦發生征地問題,就很容易發生地方摩擦甚至衝突。」他說:「綠色發展逃避不了基礎建設必然會面對的風險。」

2023年10月17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媒體中心的屏幕上顯示的相關新聞報道。(法新社

去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就已經開始轉換思路,構架「一帶一路」倡議新的發展方向。《人民日報》去年4月報道,中國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提出兩項目標,即到2025年,實現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合作紮實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意見》承諾中國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推動建成境外煤電項目綠色低碳發展;還鼓勵企業開展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投資合作,鼓勵太陽能發電、風電等企業「走出去」,鼓勵企業靈活開展綠色產業投資合作等。

夏業良還認為,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中大力推廣綠色發展,也是試圖將自身過剩產能轉移至海外。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8/196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