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犧牲感太強的父母,養不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父母以「犧牲感」去引發孩子的內疚,只會讓彼此心的距離越來越遠。

放下情感勒索,不要讓窒息的愛成為孩子一輩子的傷痛。

曾在星巴克看見這樣一幕:

一位媽媽,給女兒點了杯咖啡和一個甜點,自己卻只要了杯免費的冰水。

媽媽嘴上說着自己不愛吃,卻又忍不住感慨:

「別看就這麼點東西,可花了我大半天工資呢。」

媽媽的本意,或許只是想教育一下女兒,強調一下自己的付出。

但女孩卻明顯難以再咽下眼前的食物,臉上儘是掩飾不住內疚和自責。

我在旁邊看得很不是滋味。

李雪琴在談到原生家庭的話題時,曾說:

「當下,很多中國家庭的親子關係裏面,犧牲感都特別重。

最基礎的包括,這排骨給你吃,我嗦一嗦那杆;

這魚最好的地方都給你,我吃那刺多的魚尾巴。

可是,明明這條魚很大,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不好那一部分,反覆強調自己的付出?」

是啊,很多時候父母的付出和給予,本應該是愛的表達。

但當這種「付出」變成了「犧牲」,就會過於厚重,反而成了束縛和壓力。

犧牲感不是愛

而是以愛之名的控制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網友@螺絲艼說:不會,甚至想要逃離。

在家裏,父母有什麼好的都緊着她,自己卻吃剩的,用舊的。

出去逛街,超過100塊的衣服父母從來不要,但會給她帶回來1000塊的羽絨服。

而這樣的犧牲,就像一架天平,他們付出的越多,要兌換的砝碼也就越多。

但凡她在學習上有一些鬆懈,父母就會生氣地質問:「你都不讀書,那我這麼努力工作賺錢為什麼?」

她考試考差了,父母上來就是一頓指責:「你就考這麼點成績,你對得起我們嗎?」

她說話語氣不對,父母馬上耳提面命:「爸爸媽媽把最好的留給你,你就這樣對我們?」

對此,她一度深感壓力,幾近崩潰。

在心理學上,這種以「犧牲感」為要挾,讓孩子妥協的方式,其實就是:情感勒索。

說的是,一方通過不斷付出情感,使另一方喪失維護自己權利的倫理立場和道德勇氣,從而實現對另一方的掌控。

父母的犧牲感,本質就是一種精神控制。

台劇《茉莉的最後一天》中,林茉莉的媽媽是位留美碩士,婚後,她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放棄了晉升為教授的機會。

可她又心有不甘,於是她將事業上的犧牲轉化成對孩子的綁架。

她對茉莉的要求很高,期待也很高,一旦茉莉有所不滿,她就會不停強調自己為家庭作出的犧牲:

「為了你我放棄大好前途,你卻不爭氣,如果不是為了你,你以為我願意嗎?」

一遍又一遍地指責、抱怨,壓得茉莉喘不過氣來。

一邊是成為媽媽心中的優秀孩子,努力學習,一邊是自己的夢想,寫小說,走文學路。

兩難之下,茉莉想逃離又無法逃離,愛媽媽也怨恨着媽媽。

長期的情緒拉扯,茉莉壓抑成疾,不堪重負,最後爬上窗台,一躍而下。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

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因為,父母的「犧牲感」帶給孩子的不是內心的溫暖和感動,而是痛苦的內疚和永遠擺脫不了的噩夢。

以愛之名,用「犧牲感」綁架孩子,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殘忍。

因為孩子表現出的聽話背後,是苦苦的壓抑,是深深的絕望。

父母的犧牲感越強

孩子的心理負擔越重

papi醬曾在一段視頻中,自曝曾和母親大吵一架。

因為母親退休後,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家待着,生活的全部就是子女。

然後,就把類似「我做的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你」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papi醬清楚,媽媽強調自己付出了很多,是希望她可以努力地學習、工作。

但作為子女,她聽完之後心裏面其實不是感動,只有一種負罪感。

「我覺得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父母的「犧牲感」太強,孩子一定會滋生「負罪感」。

因為父母用「犧牲感」表達愛,不僅不會讓孩子覺得幸福,反而會讓孩子背負沉重的心理枷鎖,認為:我是虧欠父母的

一位抑鬱患者就曾分享自己的經歷。

從小,媽媽經常對她說:我一個人養你不容易,要聽話要好好學習。

看着媽媽為了她,每天打兩份工,早出晚歸,她一度覺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筆債款,把自己視作負擔。

尤其是每次花錢時,媽媽的一句「為了你,媽媽砸鍋賣鐵也沒有關係」,更是壓在她心頭上的千斤重,讓她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

所以,她從來不敢任性,不敢提要求,不敢惹麻煩。

甚至,在別人還在肆意玩耍的年紀,她每天就想着怎麼縮衣減食,想着去哪裏撿多一點的塑料瓶子賣錢,給媽媽減輕負擔。

她說,我雖然和媽媽相依為命,但母女間卻沒有親密,只有償還的壓力。

這樣的成長環境,也造就了她如今敏感又自卑的性格,常常別人一個眼神,就能讓她內耗很久。

馬東說過這樣一句話: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很多時候,父母談自己的犧牲,也許不過是隨口的一句抱怨。

但在孩子聽來,卻是報不完的恩,償不清的債。

讓孩子稚嫩的心靈,早早地背負起父母人生中的各種苦楚和不幸。

這些重壓,一點點烙印在孩子的心裏,就是孩子生命中的難以承受之重。

孩子真正需要的

是父母的價值感

育兒,從來不是靠犧牲、脅迫就能成功。

現在回看開頭故事裏媽媽說的那句話:

「別看就這麼點東西,可花了我大半天辛苦工作的錢呢。」

類似的話,父母其實也跟我說過。

8歲生日那年,媽媽拗不過我,帶我去吃了心心念念的麥當勞。

結賬時,媽媽有些心疼錢,抱怨的話脫口而出:

「就這麼點吃的,可夠我們家好幾天的生活費了。」

不同的是,媽媽後面補了一句話:

「但偶爾花錢去享受一次美好的事物,也是很值得,你喜歡的話就要加油啦,以後憑自己本事,想吃就吃。」

這句話,激勵了我很多年。

也讓我一直堅信:我值得一切美好,只要我努力。

孩子的成長,其實是需要力量的。

犧牲感,往往是扼殺力量感最快的東西,價值感,才能真正給到孩子滋養。

而給孩子價值感也不難,父母活出自己,活得快樂,活出榜樣即可。

雜誌《人物》曾報道一對母女。

媽媽胡永平說:「做母親,需要付出,但不能犧牲。」

她一直秉持一個原則:先是自己,然後才是母親。

她不會因為女兒,就對生活妥協,委曲求全。

她對女兒的養育,也很隨性:

不會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

女兒高中畢業要去英國留學,女兒說不用送,她就真的跟朋友去越野了。

母女間,沒有犧牲和奉獻,也沒有控制與束縛。

但受媽媽的影響,女兒成長得特別獨立有主見。

女孩表示,是媽媽讓她懂得,要敢於追求自己想幹的事,不要被世俗束縛。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優先滋養自己,父母內心富足了,才能帶動孩子成長。

這就是活出自己。

莫言小時候,家裏過得很辛苦。

尤其是母親,不僅是家裏挨餓最多的,也是幹活最多的。

他一直以為母親會一邊勞作一邊哭泣。

但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勞作時,嘴裏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母親的這份樂觀豁達,教會莫言在挫折和苦難面前,不抱怨不訴苦,而是樂觀面對,積極處事。

與其談犧牲,說辛苦,不如笑着去面對,給孩子傳遞正能量。

這就是活出快樂。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直堅持着一個原則:

「先學爸,後學霸。」

他從不對孩子說「你要努力」,而總是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

他曾每天四點半起床寫作,寫6000字,36年從不間斷。

女兒好奇他為什麼這麼早起。

他說:「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完,這樣一天就非常輕鬆了。」

在這樣的身教下,女兒從上小學第一天開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寫作業再做其他事。

女兒說:「我只有成為全校第一,才算真正的鄭淵潔的女兒。」

後來,女兒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績,被6所名牌大學錄取。

所以,與其綁架孩子成長,不如閉上嘴、抬起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這就是活成榜樣。

尹建莉曾說過:

「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

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而是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為孩子好,是為人父母的天性,但如何避免把這種愛變成孩子的負擔,則是每一位父母都要修煉的重要課題。

願父母們都能明白:愛不是枷鎖,也不是犧牲,而是彼此成全。

父母活出自己,孩子才能更有力量。

父母活得快樂,孩子才能活出幸福。

父母活出榜樣,孩子才能飛得更遠。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男孩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0/196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