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名前官員罕見地公開批評中國遭受危機打擊的房地產市場,他批評說,即使中國有14億人口也不足以填滿全國各地散落的空置樓房,最極端的認為,目前的空置房屋數量足以容納30億人。
自2021年房地產巨頭中國恆大集團因新借款受到限制而拖欠債務以來,曾是中國經濟支柱的房地產行業自2021年以來一直在下滑。碧桂園控股等知名開發商至今仍在違約邊緣徘徊,導致購房者情緒低迷。
中國國家統計局(NBS)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未售出房屋總建築面積為6.48億平方米(70億平方英尺)。
根據路透社的計算,根據平均房屋面積90平方米,這相當於720萬套房屋。這還不包括因現金流問題而已售出但尚未竣工的大量住宅項目,以及投機者在2016年上次市場好轉時購買的多套房屋仍處於空置狀態,專家估計,這些住宅項目合計構成了未使用的大部分空間。
路透社引述81歲的中國國家統計局前副局長何鏗說,「現在有多少空置房屋?每個專家給出的數字都大不相同,最極端的認為目前的空置房屋數量足以容納30億人。」
據官方媒體中新社發佈的一段視頻,中國國家統計局前副局長何鏗在中國南方城市東莞的一個論壇上表示,「這個估計可能有點多,但14億人可能無法填滿。」
他在公開論壇上對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行業的負面看法與中國經濟「有彈性」的官方說法形成鮮明對比。
路透社說,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在最近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各種預測中國經濟崩潰的言論時有出現,但崩潰的是這些言論,而不是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