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諮詢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從來不留長頭髮,也不敢穿裙子,她說:「我怕照鏡子,因為我覺得自己好醜。」
但實際上,女孩相貌跟丑完全不沾邊。
後來諮詢師才了解到:
女孩的父母怕她早戀,從小就經常貶低她,說她長得醜、打扮了也不好看......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網上一個很火的帖子:精神內耗的孩子都有什麼特點?
網友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不敢承認自己的優秀;
別人表情稍有異常,就覺得是自己說錯了話、被討厭了;
總抱怨自己累,哪怕什麼都沒做,還是覺得疲憊......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馬皚曾說:
「一個家要想往上走,最大的阻礙不是貧窮,而是家庭中的內耗。」
其實,家裏有什麼樣的氛圍,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狀態。
如果父母總是爭吵不休,或是打罵孩子,讓家籠罩在一片低氣壓中,相應的,孩子就會被糾結、自卑、恐慌等情緒不斷消耗,逐漸失去對學習、生活的樂趣。
相反,如果一個家充滿鬆弛感,家人間互相包容、體諒,孩子自然精力充沛,做起事來效率極高,不會輕易受負面情緒的影響。
要想養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少做以下10件事,幫孩子遠離精神內耗。
在小事上糾纏
前段時間有個視頻,讓網友震驚不已:
一個五歲的女孩,被爸爸拎着腳脖子,頭朝下倒掛在窗外。
原因竟然只是,女孩在房間內小便。
原本是一件小事,卻因為爸爸的過激舉動,或許會給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陰影。
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很多父母,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大發雷霆,傷了孩子的心:
孩子衣服上蹭了點髒東西,父母就大呼小叫;
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父母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
孩子的世界那么小,一旦盛滿了不愉快,幸福和快樂自然就沒地方可以放了。
就像一位網友所描述的那樣:
「多年後,我變了很多,父母很欣慰,認為是自己教子有方。然而只有我明白:當年的數落和打壓,在我心裏留下了多大的創傷,以致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用餘生治癒童年。」
每個孩子,都是在試錯中逐漸長大的。
小事不糾纏,學會克制情緒,家才會變成溫暖的港灣,孩子才會陽光、自信。
用壓力壓垮孩子
影視劇《小捨得》爆火時,有些觀眾覺得誇張了。
生活中,怎麼會有像田雨嵐這樣熱衷於雞娃,隔着屏幕都讓人窒息的媽媽?
事實是,現實比影視劇更殘酷,有位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說:
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基本達到了小學三年級的水平;
而三年級的孩子呢,有的已經學完了六年級的內容,開始為小升初做準備了。
只是,讓孩子承受這個年齡段不該承擔的壓力,真的好嗎?
曾看過一個被媽媽雞大的孩子,成年後的內心獨白:
十幾年害怕一絲一毫的差錯就會鑄成人生大錯的生活,讓逐漸深入歲月的我越來越風險厭惡,謹小慎微。
這些人類生活里難以放逐的攀比,讓我有時候感到生命無窮得讓人生厭。
有位一線教育工作者這樣告誡父母: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那麼健全的人格品質就是深埋於地下的根。
學習成績,不過樹上的一片葉子而已。一旦根被壓垮,樹又怎麼能枝繁葉茂?
向孩子傳遞負能量
在父母的苦水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人生往往要更難一些。
網友@我允許就是證明。
小時候,她是父母「悲情劇本」的觀眾。
如今她雖然已經成年,有了經濟能力,但每當吃點好的,給自己添置件衣服,腦海里就會有一個聲音響起:
「我還在受苦,你怎麼能享福?」
父母或許永遠都不會知道,孩子有多愛自己,你可能只是想抱怨和宣洩,孩子卻惦記着要幫你解決問題;
他還會把心情調到和你一個頻道,否則就覺得自己在背叛最愛的人。
於是,他再沒有心力和能量,去讓自己健康成長了。
為人父母,我們最該學會的,就是管理好負面情緒。
千萬別因為你的幾句牢騷,就摧毀了孩子成為更好自己的可能性。
非要和孩子爭輸贏
上周末,閨蜜打電話找我傾訴。
女兒做完作業來廚房幫忙洗菜,閨蜜站在一旁,耐心教她怎麼洗。
誰知,女兒聽完後直接說,不能這樣洗,然後給出一大堆理由反駁她。
閨蜜氣得不行,直說:「你看看,有這麼不把父母放眼裏的孩子嗎?這以後還了得!」
我的想法完全相反。
有主見、敢於挑戰父母權威的孩子,才能更好駕馭成長的帆。
我見過太多對父母的命令、建議言聽計從的孩子。
表面上,他們乖順、懂事,贏得了父母還有周圍人的誇讚。
但內心,卻積聚着大量的不滿和衝突。
一旦某天,他們內在的自我蹦跳出來,最終留給父母的,除了無法收場的殘局,還有一個傷痕累累的孩子。
當眾數落孩子
三年前的那場悲劇,讓人至今想起,依舊唏噓不已。
一個14歲的男孩,因為打撲克被老師叫了家長。
媽媽見到孩子後,直接當着同學的面扇了他幾個耳光。
等到媽媽離開,無地自容的男生,轉身就從5樓跳了下去,不治身亡。
我們理解這位母親的着急、氣憤。
只是正如華少在《我們長大了》中說的那樣:
「教育小孩時,不要因為動機的合法性,就忽略了途徑的正確性。」
當眾的責罵羞辱,等同於把孩子的自尊丟到地上。再狠狠踩上幾腳,讓他們一生難抬頭。
在外控制住情緒,學會關起門的批評,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和犯錯的孩子慪氣
樊登老師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男孩和爸爸約定好下午一起做木工活。
誰知男孩在外面玩得太忘我,就把這事給忘了。
回到家,看到爸爸已經在忙,男孩好一陣內疚,於是趕緊湊過去,問自己能做什麼。
然而,那個下午,爸爸再沒和他說過一句話。
這段經歷深深印刻在了男孩心中:
「這麼多年過去,每每想起那個下午,爸爸不理自己的畫面,我就會特別無助和絕望。」
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他感覺自己不再被愛了。
為人父母,我們要教給孩子規則,也要讓他知道「你無條件愛他」。
如此,他才敢於把期待放在自己身上,吸取教訓,繼續生長。
「雖然爸爸媽媽不同意你的做法,但爸爸媽媽還是愛你的,理解你,也願意陪伴你的。」
孩子們想聽到的,是這樣的聲音。
事事干涉孩子
心理學博士賀嶺峰認為:你能跟孩子保持正常的關係,你對他就有影響力。
深以為然。
很多時候,父母最應該修煉的功夫,是閉嘴。
因為時時刻刻都被父母干涉的孩子,走不快、也走不遠。
神奇麻麻木小暖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朋友吐槽兒子,在外總是畏手畏腳,而且凡事都不敢自己拿主意。
她後來發現,小孩會這樣,跟朋友自己脫不開干係。
吃飯時,朋友不是說孩子沒坐相,就是說他只顧着自己吃,要麼就是嫌兒子夾菜掉在了桌子上......
孩子臉色越發難看,沒吃兩口,就放下筷子走了。
其實,孩子不是不舒展,而是在指責中,變得敏感;
孩子也不是沒有主見,而是擔心被責罰,故而選擇讓別人替自己做主。
愛孩子,就要給他們最恰到好處的愛——
收回你指點的「食指」,讓孩子擁有自由成長的空間。
訴說家庭貧窮
作家埃德加布萊索曾說:
「如果孩子從小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窮人,他一輩子都會是個窮人。」
就像奇葩說辯手席瑞,因為小時候,總是聽家人說:「家裏沒錢,你媽一個人養你不容易。」
成年後,哪怕生活條件有所好轉,他還是喜歡苛待自己,生病不嚴重,就不會去醫院;
如果有人對他好,他的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這讓我不由想到俞敏洪老師的那段話:
物質的窮,只是影響一時,心窮,恐怕要影響一世。
因為心窮帶來的壓力長期佔據着大腦的容積,直接影響大腦發展能力。限制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所以,無論經濟條件如何,都應該儘可能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無條件的愛。
當孩子內心是充盈、富足的,他才有能量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向孩子索要情緒價值
兒童依附理論中有這樣一個比喻:
孩子內心都有個杯子,需要父母用愛把它填滿。
只是,當父母蓄水池是空的,不僅無法給孩子續杯,反而要吸食孩子能量時,孩子就會變得不安又無助。
心理專家陳默曾接觸過這樣一個大學生。
男孩個子很高,人也長得蠻帥,只是長期精神不振。
了解後才知道,男孩父母離婚後,媽媽就把他當成了自己的情感支柱。
在母親那裏,孩子是情緒容器,他需要充當大人的角色,來照顧媽媽的感受。
正是這樣錯位的關係,一點點將孩子的能量耗盡,讓他在成長路上舉步維艱。
用懂事綁架孩子
電影《狗十三》裏有這樣一段台詞: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身為父母,在被生活為難時,經常希望孩子能懂事點,不要給大人添麻煩。
但我們常常會忽略懂事的另一面——
要孩子像成人一樣,一步步讓出自己的利益,本質上,是件很殘忍的事。
曾看過一位網友的分享:
因為是家裏老大,他從小就被要求「懂事」,也因此默默吞下了很多委屈。
成年後,當他可以主導生活時,卻已經不知道如何「不懂事」。
聚會時,他會細心觀察每一位同事的表情;大家不願做的工作,他會主動承擔;自己遇到困難,也不輕易找人幫忙......
他活得小心翼翼,從來沒有真正快樂過。
記得蔡康永曾說過:
「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請父母為孩子保留一些「任性時刻」。
這樣,當他走入人群、步入社會時,才會有底氣發自己的光,心無掛礙地創造生活。
父母親存在的意義不光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當他想到自己的父母時,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覺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並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經歷挫敗,感受疼痛的過程。
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系好成長的安全帶,讓孩子明白,他永遠可以無畏前行,拼一個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