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12歲od,10t夠嗎?」 「你也是od嗎?o的是S片嗎?」這樣的對話,你是不是根本看不懂?

小視本來是想買點感冒藥,沒想到隨便搜一搜,卻在網絡上發現了這樣一個隱秘的角落。

「od」是過量服用藥物的英文overdose的縮寫,「t」是tablet藥片的意思。S片是被濫用的藥物名稱。

(為了保護讀者,小視模糊處理了藥名,後文都以S片代替。)

本來是藥三分毒,沒病不吃藥,可是一些人卻在故意過度用藥。他們用普通人聽不懂的「黑話」在網絡或者QQ群里分享着過度用藥的特殊體驗,還有的經驗豐富者手把手地教新手如何od,然後整板、整瓶地吞藥。

更讓人吃驚的是,一眼看過去,這些網絡上的藥物濫用者好多都是青少年。

15粒藥片,配上一大杯水,「咕咚」一口吞了下去,過了一會煩心事好像都被眩暈感淹沒了。半個小時後,開始心跳速度急劇加快,呼吸困難,癱在床上,嘴裏開始含糊不清地說着奇怪的話。ICE和網友分享自己od後的感受。

ICE才上高二,在網上聽說情緒不好時,吃幾片S片就可以快樂起來。

第一回他一次吞下了十片。吃完後,只覺得苦到受不了,然後是噁心、胃痛。群里的同伴聽說他噁心,笑他還是個小屁孩。

ICE覺得臉上掛不住,第二次直接吞了14片,反倒沒那麼難受了。隨後幾天他連續服用,終於體驗到朋友們說的那種「飄忽忽」的感覺。

後來,他經常和同學一起到飯店或者酒吧od,把藥片丟到飲料里,這樣喝下去就不苦了。

靈靈一次吞下16片S片。

她自述,吃完後會有眩暈和幻覺,平日的煩惱、處理不了好的人際關係,和父母的矛盾,都在淹沒在這種眩暈里。

後來她逐漸提高劑量,最多的時候一次吃了 24片。每當情緒不穩定、委屈又難以言說時,她都會吃一把藥。

在三年前,她被確診為抑鬱症。吃了一個月的抗抑鬱藥,效果明顯。但是父母不想讓她用藥,他們覺得孩子只是心態不好,太脆弱。斷藥後的靈靈開始失眠、早醒、情緒低落,甚至有了自殘行為。

去年12月,她感染新冠,一直咳嗽,媽媽給她買了S片。在逛貼吧時,她偶然得知,超量吃S片能讓人腦子會輕飄飄的,身體會往下墜,閉眼能看到很多解壓的幻覺。

她一次吃下10片S片。「當時覺得有一種釋放感,心理沒那麼大壓力了」,那次後,他便開始持續服用S片。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每次取S片快遞時,先把藥盒外包裝直接扔垃圾桶,再將這些白色藥片一片片取出來,放進提前準備好的維生素C藥盒,就這樣她從來沒有被父母發現過。即使被發現也沒關係,就說囤一點感冒藥。

這些年輕人過量服用的S片並不是毒品。

其實S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止咳藥,便宜,好用。在2021年底以前,它一直是非處方藥,隨處可以買到。

S片被研發,本來是為了解決多年前鎮咳藥可待因的濫用問題。

大家應該都熟悉,很多年前經常有新聞報道警察在舞廳迪廳查處喝止咳水的人,他們服用的就是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水,大量服用可以產生快感,並會成癮。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對於可能成為毒品的藥物濫用情況,中國的管制手段一向嚴厲。很快,可待因進入了《麻醉藥品品種目錄》,普通藥店裏再也買不到。

可是就是在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藥水被升級為二類精神藥品管控後,青少年濫用S片的現象開始出現。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作為可待因替代品出現的S片,是醫療界公認的無麻醉性、無耐藥性、高效、安全的鎮咳藥物。

但這種安全指的是正常劑量,即依照說明書,成年人服用量為一次1到2片,一日3次。

但是如果一次十幾、二十幾片的服用,情況就變了,人們在出現刺激和興奮感的同時也會損害身體機能。

更嚴重的是,濫用藥物者通常不會只吃一種,而是多種藥物混用。而多藥混用S片風險極大,會出現可致命的不良反應。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雖然不是毒品,但是S片也有很強的成癮性,戒斷困難,戒斷反應劇烈,成癮者在清醒時戒斷簡直無法忍受,有時候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麻。而戒斷後,S片1年內的復吸率高達89.29%。

近幾年,收治S片成癮患者數量飛增。2018年是2017年的二倍,到了2021年人數直接翻了四倍,大多是青少年。

由於濫用問題嚴重,國家藥監局將S片由非處方藥劃轉為處方藥。意味原本安全的S片也需要憑處方才能購買和服用了。

可是雖然管制升級,S片和其他處方藥管理一樣,一直存在漏洞。小視發現在線下藥店,就算沒有處方,購買S片也沒有任何阻力。

而線上則更加方便,在電商平台搜索「S片」,條目眾多,同樣不用上傳任何處方就可以購買成功,數日內就可送貨上門。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網上可以看到,很多青少年是通過線上網店無處方大量購入S片。

那麼對於此藥的管控能不能升級?把它和可待因一樣直接劃入二類精神藥品,在普通藥店徹底禁售?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把S片升級為處方藥可能已是監管手段的極限。

相比可待因,S片濫用的軀體反應較弱。況且對於普通人來說,S片副作用小,價格便宜,止咳效果好。如果進了『二類』,吃藥的和買藥了都就等於販毒,有點過了。

況且很多止咳藥、感冒藥等具有精神活性的藥品,都具有藥品和毒品的雙重屬性。合理服用治病,濫用則上癮。

國家禁售了可待因後,一些人就馬上盯上S片。如果把S片管制了,後續如何?會不會陷入禁了一種就磕下一種的循環?

也許濫用藥物的核心,不在藥,而在人。那些有着大好未來的青少年,為什麼非嗑藥不可?

不難發現,很多濫用藥物的年輕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

有的是學業壓力大,有的是人際交往困難,他們在生活中心情鬱悶、學習狀態出現下滑,而當種種壓力和痛苦襲來的時候,他們得不到父母、老師的理解與支持,進而演變成沉迷遊戲、賭博,甚至求助於藥品。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上面說的靈靈,父母並不理解她抑鬱症的痛苦,父親說她不堅強,母親說她玻璃心。在家庭里,她找不到任何認同和理解。

長期在不被認可的環境中成長,靈靈難以體會到自我價值。

雖然知道濫用藥物貽害無窮,但是這樣的青少年普遍心態是:

現在什麼能讓我快樂,那我就用,他們沒有未來,只有眼下。

獨自陷入情緒時,就會服藥。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還有的年輕人並不完全知曉濫用藥物的危害。

ICE因為心情不好,在朋友誘導和互聯網中不良信息開始濫用藥品。

一整年時間裏,家裏人發現過,但始終沒有覺得是什麼大問題,直到兒子中毒入院。

一方面家長缺乏對孩子的細心觀察,一方面是因為被濫用的藥品比較常見,具有隱蔽性,家長並不知道過量服藥堪比吸毒。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多年禁毒宣傳後,很多人都知道海洛英、冰毒不能碰,但對一些藥物濫用的危害了解不多。

有的父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在大把大把吃着家裏的止咳藥,就是發現了也不會把孩子和吸毒聯繫在一起。

而一些青少年同樣對海洛英等傳統毒品有一定認知,但他們普遍認為含有S片等成分的藥品對身體沒那麼大的危害,即使有危害也不像傳統毒品那樣很快顯現,使得很多青少年放鬆了警惕。

所以,把濫用藥物的危害宣傳日常化,是讓人們警醒的重要手段。

大量未成年人聊天群,每天都有人嗑藥等死

藥物濫用與青少年所處的社會、家庭環境,以及個人身心狀況等多方面因素相關。

單純的藥品管制恐怕無法「治本」,而要從根本上杜絕藥物濫用,拯救成癮的青少年,就要讓他們的精神痛苦能夠被看見,讓他們得到關心和理解,而不是陷於處於一個人品嘗痛苦的孤獨境地。

因為與管制相比,愛永遠是隔絕毒品的最好藩籬。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視覺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22/194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