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必然走向偏執。
01
千萬不要相信某些人的話術,
說什麼醫藥反腐與老百姓無關。
02
有些人說:「醫藥反腐動靜搞得再大,跟老百姓又有多大關係呢?」
沒關係嗎?
關係大了去了。
搞掉中間那些巨額「回扣」,很多藥品的價格會大幅下降,很多器械的價格會大幅下降,很多檢查費會跟着下降,某些支架的價格,直接從五位數降到三位數,你說關係大不大。
03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廣東省紀委通報的一個案例:中山市坦洲人民醫院前院長羅勇被抓後,患者人均就醫成本直接下降1400多元。該醫院每年光心血管病人就要接診2萬多人,你說一年要給病人和醫保節省多少錢?
04
現在有種論調很流行:「老百姓不要高興得太早,現在被抓的除了院長,就是各科室主任,這些人都是權威專家,他們被抓了,你們有重病和疑難雜症了找誰看?難道找那些剛畢業的實習生?最後倒霉的還不是老百姓。」
這種說法完全就是危言聳聽。
●絕大多數時候,院長和一些專家,都在忙着開會、巡診、做報告,很少給老百姓看病,兢兢業業給老百姓看病的,都是一線醫生,所以他們被抓,影響不了啥。
●你就一普通人,平時看病都掛不上院長號主任號,憑什麼認為關鍵時刻只有他才能救你一命?
●就像一個醫生說的:「以中國當前的人才密度,還有人說把主任、院長抓了沒人看病了,放心,一大堆很有才華的中青年醫生在後面排隊呢。中國現在的醫療體系,不是靠幾個院長、主任撐起來的。」
●貪污的和幹活的往往都是兩伙人,而且貪污的通常都會欺負幹活的,把貪污的抓了,醫療質量只會升不會降。
05
有人說:「這樣浩大的醫藥反腐,會造成兩個大問題,一是會造成大量醫療人才的流失,二是會導致吸引不到優秀人才,最後還不是老百姓遭殃。」
這種說法就是扯淡。
醫療反腐不可能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為什麼?
●這樣穩定的工作很難找的,你問問年輕醫護就知道了,現在進一個好醫院有多難。
●搞貪污受賄的,都是醫院的頭頭,大多數醫生既沒有貪又沒有腐,反腐並不會影響收入,他們為什麼要走?
●那些貪腐的頭頭們,為了維護利益,最喜歡拉幫結派、排斥異己,所以反腐更有利於普通醫生獲得上升通道。一個年輕醫生發視頻說:「以前心臟支架一兩萬的時候,放支架時,科主任不允許年輕醫生進入手術室,理由是讓你們少受點射線,現在支架降到三百了,科主任就歡迎年輕醫生進手術室了,我們學得更快了。」
●說吸引不到人才的,更是扯淡。政府反腐這麼久,考公熱度降了嗎?現在就業不容易,像醫生、教師、公務員這種穩定的崗位,只會越來越搶手。
06
總之一句話:醫療反腐,百分百能夠惠及老百姓,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某些人的話術,說什麼醫藥反腐與老百姓無關。
任何領域的腐敗毒害的都是老百姓,任何腐敗最後的買單人都是老百姓,所以任何反腐,我們都應該支持。
07
少數一線醫生,可能收過患者的小紅包,所以特擔心反腐反到自己頭上,整得連看病的心情都沒了。
我想說的是,放心吧,我們國家的反腐,絕不會反到沒人幹活的地步。國家衛健委和《人民日報》都說了:這次醫藥反腐整治的重點,是「關鍵崗位」和「關鍵少數」,就是動不動回扣就拿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的那種。
說白了就是:打擊一小撮,教育大多數。打擊一小撮,就是抓「大老虎」。教育大多數,就是普通一線崗位,只要主動退贓知悔改,就可以既往不咎。
08
最近幾個月,很多院長、書記、科主任被抓後,一些人說:「醫生都那樣,沒一個好東西。」
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在任何單位任何系統,掌握權力的都是少數人,如果每個人都有權力,那就不叫權力了。所以,在醫院搞腐敗的,只可能是極少數,不可能是大多數,也就是國家衛健委所說的「關鍵崗位」「關鍵少數」。
而支撐醫療系統運轉的是廣大醫生,是這個系統前行的沉默「底盤」,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在工作上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而恰恰這些人沒有腐敗,也沒有機會腐敗。有他們在,醫院才在;有他們在,醫療系統才崩潰不了。他們是可敬的。
所以,我們不能將醫生這個職業污名化,不能把看病難、看病貴的怨氣發泄到普通醫生身上。
我們應該支持反腐,但在支持的同時,我們必須明白一點:醫藥腐敗不等於醫生腐敗,反腐不是反所有醫生。我們反的是那些貪腐分子,而不是所有醫務人員。
09
在微博上,看到好些一線醫生都對「醫藥反腐」頗有微詞,擔心這擔心那的。
其實我覺得,一線普通醫護,最應該支持反腐。
為什麼?
●你們是醫藥貪腐最大的受害者。
●天天累成狗,卻拿着很低的收入。
●院長、主任等貪了大量的錢,卻要你們來背負罵名。
●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醫藥貪腐太普遍,才導致你們被盤剝得太厲害。一線醫護勞心勞力還不掙錢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領導貪腐。
●院長、主任等為了維持利益,總是拉幫結派排除異己,壓制你們的上升空間,讓你們很難出頭。
●在當前腐敗氛圍之下,不管怎樣改革,好處永遠落不到一線醫護身上,只有先反腐先清除病灶,才有可能去制定有利於你們的制度。
所以,作為一線普通醫護,我們最應該支持反腐。
10
有人說:「醫生的工作非常辛苦,付出與收入嚴重不符,貪點拿點也是應該的,這叫補差。沒有灰色收入,就對不起他們的工作時長。」
我不贊同這種說法。
醫生確實很辛苦,提高待遇理所應當,我非常支持薪酬改革,大幅提高醫生工資。
但提高薪酬和搞貪污腐敗是兩碼事——你不能因為自己工資低,就覺得貪污受賄理所應當。收入和勞動不匹配的職業多了去了,那大家是不是都可以搞貪污腐敗,都可以去哄搶銀行?
毛姆說過一句話:「不管什麼罪惡,只要我們去找,都可以找到它發生的誘因,但我們不能因此就為罪惡辯護,因此就覺得罪惡情有可原。」《紅高粱》男主角有句名言:「劫道的都會說自己有八十的老母要養。」
工資低,從來不是違法犯罪的藉口。任何原因,都不能成為違法犯罪的藉口。
11
高薪養廉是個偽命題。
好些人說:「應該大幅提高醫護收入,高薪才能養廉。」
大幅提高醫護收入,是合理的應當的,但覺得大幅提高收入,就可以讓關鍵崗位的關鍵少數不腐敗,那是扯淡。
2019年以前,萬達集團高管的工資夠高了吧,但很多高管依然貪腐,氣得王健林在會上大罵:「高薪不能養廉,只能長期反腐。」確實如此,被抓的那些院長、科室主任,貪了那麼多錢,也沒見他們收手啊,不僅沒收手,還越來越貪。
高薪從來不養廉——缺少制約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這是人性決定的。
12
高薪不一定養廉,但是低薪一定不養廉。
醫護工作非常辛苦,付出與收入嚴重不符,真的應該讓醫護有陽光體面的收入來匹配他們的勞動。
2023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醫療改革20個重點任務,「薪酬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我超級支持薪酬改革。
13
有人說:「這種運動式反腐,是治標不治本,起不到多大作用,我們需要的是體制改革,而不是運動。」
這句話,我既贊同,又不贊同——我贊同要進行體制改革,但不贊同「運動式反腐沒用」。
運動式反腐非常有用。
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有四:
●很多人說運動式反腐只是治標,這是不對的,治標本來就是治本的組成部分。一個人身上長滿了毒瘤,總要先做手術將它滅掉,否則毒瘤蔓延,人都活不了幾天了,還談什麼治本?
●運動式反腐,是社會成本最低的反腐。一位網民說得好:「但凡做過家務的人,都理解運動式反腐是多麼必要。因為反腐就好比家裏打掃衛生,正常人,都知道打掃了隔段時間會再髒,但只要經常打掃,房間還是能夠維持基本整潔的,而如果不打掃,累積成了垃圾場才來打掃,所付出的成本是最大的,而且有些地方無論怎麼打掃也打掃不乾淨了。」
●都說要改革,但不以運動式反腐開路,不切除大病灶,不減少阻力,又怎麼進行體制改革?又如何建立新體系?
●不要那麼反感「運動」,土改是運動,普及義務教育是運動,工業化是運動,掃黑除惡是運動……運動也是改革,運動是低烈度的革命。
14
有人說:「醫療反腐,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得建立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可以有效預防腐敗的發生,在這樣的制度下也就沒有所謂的反腐。」
這句話,跟前面一樣,我既贊同,又不贊同——我贊同要進行制度改革,但不同意「好的制度可以預防腐敗」。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杜絕腐敗,無論它多完善。
以「醫藥分家」為例,很多人說:「明明醫藥分家就可以解決腐敗問題,但政府就是不進行這樣的改革。」
醫藥分家真能徹底解決腐敗嗎?
一個院士說得好:「難道把藥房從醫院一樓搬到隔壁馬路就沒有回扣了嗎?」
而且,醫藥分家還有一個最大弊端:誰來為醫療質量負責?就是醫療質量不高或者出現醫療事故,是該「醫」來負責,還是該「藥」來負責?
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反腐亦不例外。
正因為反腐不可能一勞永逸,所以才需要雙管齊下:不斷進行運動式反腐+不斷深化體制改革。
15
要對體制改革多包容。
上個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醫療改革的20個重點任務。
我們要對這次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多包容,因為它註定不可能完美,註定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最後,我想說一句話:「我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堅信任何時候對任何問題,都存在一個很好的甚至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大部分時候,這樣的方案其實並不存在。」
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必然走向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