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警告:夏威夷災區面臨更大次生災害威脅 連喝水也不安全(圖)

—警告:夏威夷災區面臨更大次生災害威脅

警告:夏威夷災區面臨更大次生災害威脅

▲夏威夷毛伊島野火已經釀成89人死亡,成為美國現代史上最慘重野火。(圖/路透,下同。)

夏威夷野火震驚全球,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環境土木工程教授惠爾頓(Andrew Whelton)指出,火勢撲滅後,除了斷垣殘壁、碎玻璃、外露鋼筋等可見危險以外,化學危害也將存在於空氣、水體、土壤、殘存建築物之中,儘管肉眼無法察覺,但其危害範圍恐怕遠超災區,並且持續多年、揮之不去。

惠爾頓指出,火災產生黑煙,即燃燒不完全的跡象,而塑膠、油漆、垃圾、水管、建材等物質,燃燒後可能產生成千上萬種化學物質,甚至釋出有毒氣體及粒子,一旦進入空氣,恐於降雨後落至地面滲進土壤,或者被人體吸入。舉例而言,苯、鉛、石棉、多環芳香烴(PAH) ,都是火災後在灰燼、河流、供水系統中的常見化學物質。

如果人體接觸高濃度化學物質,恐怕造成立即性傷害,例如噁心、嘔吐、暈眩、紅疹及呼吸道問題等。夏威夷州公衛官員建議,若想要返回查看房屋殘骸,記得穿着包覆腳趾的鞋子、N95口罩、耐化學手套等防護設備。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建築物被認為結構上很安全,也可能帶有污染,因為粒子及煙霧可以透過裂縫、門窗及其他入口進入,附着於物體表面,或者滲入織物等,需要專業修復公司清潔或去污。

此外,野火也會導致水污染,塑膠管線或供水系統建材加熱後,可能分解並釋出化學物質,水壓失衡也導致污染物更容易進入管道,這些都是簡單沖洗無法除去的。事實上,毛伊郡11日已對受災最嚴重的上庫拉(Upper Kula)及拉海納(Lahaina)發佈「水源不安全」警告,要求居民只能喝瓶裝水,以避免有害化學物質風險。

惠爾頓認為,為了因應上述污染,災後重建過程之中,水源及土壤的檢查與檢驗至關重要。他建議設置控制屏障,避免污染水流入海洋,傷害環境與水生生物,也呼籲對殘骸進行特殊處理,切勿隨意棄置。

警告:夏威夷災區面臨更大次生災害威脅

警告:夏威夷災區面臨更大次生災害威脅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ETtoda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13/194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