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董宇輝:怎麼幫孩子過好這一生?吃好飯、讀好書、交好友、明好理

看到一個問題:「養孩子,到底是為了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有人寫道:「為了付出和欣賞。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是幫我防老。只求這個生命健康地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我有機會與他同行一段旅程,一起成長。

尊重孩子身為自己的權利,允許他們沿着自己的命運軌道前行。便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

養育孩子,是父母最獨特的一場體驗。

孩子不是父母的答案,但父母可以書寫孩子的答卷。

如何幫助孩子充實而滿懷驚喜地過好這一生?董宇輝曾在直播間說過這樣一句話:「吃健康的食物,讀豐富的圖書,結交有趣的朋友,懂一點點道理就行……

一食一飲,養出孩子健康的底色

看過一個很有趣的視頻:

很多人過了20歲,養生血脈就開始覺醒。

夏天再熱,只喝溫水。燒烤、外賣再香,不如居家來的一盤豆腐白菜

雖是玩笑,但也算事實。

年少時貪嘴欠下的「債」,長大後都要用一次次忌口來償還。

大人還好,但對於很多孩子,自控力本身就弱,又酷愛甜食,一到假期各種飲料、甜品、零食不離手,就更需要在父母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新加坡公佈了Nutri-Grade的飲料分級制度,根據各種飲料中的糖分和能量以ABCD四個等級進行綜合評級。

看完網上流傳的很多飲料分級圖片後,很多父母才發現,許多飲料竟然都是自己娃最愛喝的。

《社會科學與醫學》雜誌的研究中,提出攝入糖分過多的兒童,性格會更暴力,在青春期時,也容易酗酒、吸煙。

而長期過量攝入糖分,更可能引起「甜食綜合症」,不但引起肥胖、齲齒等,還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愛發脾氣。

不止糖分,任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長遠的影響。

健康的食物,給孩子健康的體魄和充足的精力。他們的一生,都將受益於此。

《嘉業堂叢書》中說:「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

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父母最智慧的選擇。

不過,飲食健康不需要成為執念,偶爾也可以允許孩子放縱一次,給親子相處留一點樂趣和縫隙。

讀萬卷書,點亮孩子行路的方向

好友前段時間帶着天天窩床上刷手機,一本書也不看的兒子去看了《八角籠中》。

她兒子因為知道媽媽帶他看這個電影,是為了激勵他好好讀書,所以看電影時,一直不情不願。

但唯獨看到影片中的一句台詞時,眼中閃了一點淚光:「他們是啥子人?家裏牛牛沒有,地地沒有,工作工作沒有,錢錢沒有,他們往哪兒走啊?」

回家的路上似乎還在動容,和媽媽開起了玩笑:「媽,咱家也啥都沒,看來我以後還是得好好多讀書,爭取靠靠自己。」

《風雨哈佛路》中的女主曾說:「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和其他人來的世界不一樣,我沒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多讀書,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出路,但卻可能是改變大多數普通孩子命運時,唯一且最好的「捷徑」。

而且,讀書改變的,不僅是很多普通孩子的終點,讀書的過程中,積極的心態,堅韌的性格,不懈的努力,這些品質和精神,都是鋪往孩子未來見廣闊天地的路。

書籍《被討厭的勇氣》的作者岸見一郎,曾生病臥床多日。

在那段灰暗的時光,他的生活沒有希望,沒有驚喜,滿目皆是頹廢。

為了從這種絕望中掙扎出來,他開始大量閱讀各類書籍,把書中的字,變成療愈身心之痛的藥。

在從那灘「泥沼」中走出來後,他再次信心滿滿重新面對生活中的美好,並把自己的這段經歷訴諸文字,給了更多人希望。

書籍治癒了他,他又用書籍治癒了更多人。

公號主@晏凌羊,曾在她的文章《我跟女兒講,人為什麼要好好讀書》中感慨,你讀過的書,都會形成你的知識和閱歷,幫你打好三觀的地基。

腳步去不了的遠方,可以在書中相遇;

眼界見不了的世界,可以在書中相逢。

引導孩子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投資。

交益友,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奧斯卡獲獎短片《男孩、鼴鼠、狐狸和馬》中,小男孩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他正難過時,遇到了第一個朋友小鼴鼠,鼴鼠教他,只要沿着河流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還開玩笑安慰他:「如果你一開始沒成功,那就吃點蛋糕。

在沿着河流走時,他們又遇到了第二個朋友狐狸。

雖然害怕被攻擊,但他們還是忍住恐懼,解救了當時正被陷阱困住的狐狸。

狐狸離開後,男孩和鼴鼠繼續向前,可鼴鼠卻不小心掉入湍急的河流。危急之際,小狐狸出現解救了鼴鼠,可社恐的它,不知道該怎麼和他們相處,只能拒絕了男孩的擁抱,遠遠跟在他們身後。

後來,他們又在森林裏遇到了第三個朋友,一隻困在森林裏,表情沮喪的白馬。白馬在社牛鼴鼠和男孩鼓勵中,一點點走出森林,和大家開心地玩鬧起來。

在白馬加入後,他們一起飛奔,跨過河流,跨過平原……

社恐的狐狸,曾因為覺得自己說不出有趣的話而煩惱,但朋友們告訴他誠實就是一件最有趣的事。

男孩問白馬說過最勇敢的話是什麼?白馬說是「幫幫我」,因為他覺得向別人求助不代表放棄,而代表拒絕放棄。

鼴鼠說,他經常不好意思開口表達愛,只能說很高興我們都在這裏。聽它說完,朋友們紛紛對着它說:「很高興我們都在這裏。」

走出森林卻沒有找到家時,男孩非常失望,狐狸安慰他:「你是被愛着的,重要的,所以,耐心點。」

經歷了很多挫折,袒露了彼此的心聲,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後,他們終於找到了男孩的家。

而此時的男孩,卻沒有選擇回家,而是返回來,重新擁抱這群改變了他,給了他溫暖和鼓勵的朋友們。

好的朋友,能在孩子的生命中,給他支持和力量。

有研究發現:人是目前所知,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動物。

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會影響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幫孩子選擇適合的朋友,也是為人父母重要的修行。

認一點「死理」,讓孩子只堅守初心

我經常會和女兒針對某個問題探討一些彼此的想法。

有一次,我和以前一樣,正給女兒講大道理呢,她忍不住開口:「媽媽,你講道理的時候,能不能只說一遍就行,你說得多了,我記不住,還有點煩。」

後來看《不管教的勇氣》,讀到「尋找管教的邊界」時,突然反應過來,我在給女兒講道理的時候,沒有邊界。

父母的道理和忠告,只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個起點標準,至於這些道理怎麼理解,怎麼使用,那就是孩子們自己的事了,得要他們自己去走、去悟。

就像我們經常說要守住初心,給孩子講道理也要守住初心。

只講最基本的道理,點到為止,即可。

董宇輝剛畢業,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時,去向父親求助。

在他喋喋不休說了很久後,父親只告訴他:「人,是萬物的尺度。」

這句話,不僅成了他最終選擇當一名教師的指引,也成了他之後經歷種種境遇時的人生信條。

讓孩子只認一些「死理」,是凡事都有正確的初衷。

出發點是對的,方向是對的,孩子的路,就能走穩、走寬、走遠。

其實說到底,孩子如何過好這一生,最終要看的還是在於父母怎麼引導。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扮演的是舉足輕重的位置。

想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就要有什麼樣的家庭教育。

之前,東方甄選在甘肅嘉峪關直播時,正在走路的董宇輝,隨手撿起了地上的一塊垃圾。

很多人評論他的這個行為:細節見人品,小處看教育。

我們的孩子,不一定最終都要成為董宇輝。

只要有好的家庭教育的引導,讓他們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很好。

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沿着自己的生命軌跡,走好屬於他們自己的,精彩的一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10/193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