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政府何時出手?中國陷入資產緊縮惡性循環

—中國陷入資產緊縮惡性循環 化解危機與時間賽跑

中國陷入資產緊縮惡性循環,化解危機與時間賽跑

中國的個人、企業和政府資產負債仍持續上揚。據最新統計,中國二季度宏觀槓桿率上升2.1個百分點,全年上升幅度更超過11個百分點。中國陷入債務危機和資產緊縮的惡性循環,政府何時出手化解債務危機引發關注。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日前發佈的《2023年二季度中國槓桿率報告》指出,中國二季度末實體經濟債務存量達到351.5萬億元,同比增長9.3%,而一季度債務的同比增速是10.1%。

二季度宏觀槓桿率也同樣呈現上升的趨勢,數據顯示,二季度從一季度末的281.8%上升至283.9%。而居民部門槓桿率從一季度的63.3%升至63.5%,上升0.2%;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從一季度末的167%上升至167.8%,增加0.8個百分點;政府部門槓桿率上升1.1個百分點,從一季度末的51.5%增長至52.6%。

圖為江蘇省淮安市房地產交易會。(路透社

賀江兵:化債是捨本逐末源頭是經濟下滑

《第一財經》27日發表社論指出,「雲開方見日,潮盡爐峰出」,當前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需儘快探尋出一攬子符合市場規律的有效化債方案,並為政府、企業和居民三方面修復資產負債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唯有如此方能讓三方面輕裝上陣,實現風險隱患持續化解,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債務危機一般都在經濟發展中才能解決,現在大家都缺錢時很難化解。」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接受本台訪問時做上述表示。

他進一步分析,中國的債務危機始終都在,在經濟增速強勁時不易顯現,現在經濟下行,問題就被凸顯。然而,債務是負債行為,所有國家都存在債務問題,沒有企業、個人、地方政府不舉債,關鍵在於經濟下行,資產縮水都欠債。

賀江兵認為解決債務問題是「捨本逐末」。「造成債務的明顯問題是經濟下滑,失業率增加,大家不買房子,導致房地產行業整體衰弱。最根源的問題是經濟下滑增速明顯,越來越加速下墜,真把這個問題阻止,才能解決債務問題」。

張鼎煥:中國或等出現流動性危機才出手化債

台灣健行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張鼎煥對本台表示,中國市場目前還未看到明確的好轉,中國目前需要做的是技術提升、產業升級,發展核心競爭力。產業找不到亮點,資金只能在金融市場亂竄。

張鼎煥:「它有豐厚家底(外匯存底)去因應債務危機,只是不會在現在出手,因為還沒有真正很明確到谷底,而是要等到出現流動性問題才會處理。」

他以房地產為例說,目前仍在泡沫過程中,就算是現在投進去救市仍是杯水車薪。張鼎煥推測,中共官方可能認為現階段可能是疫情或通貨膨脹造成的短暫現象,如果發現是長期性的危機,才會做比較積極的處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29/193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