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強力推出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項目,試圖重走基建救經濟的老路,中共發展經濟也就這點水平了。但錢從哪裏來?中國民企掏錢嗎?會重蹈「棚戶區」改造的覆轍嗎?
中國人是否命苦,看看中國人交的各種稅賦就知道了,但還有更糟糕的事情。旅美學者程曉農表示,中共六大國有銀行奉旨行事,老百姓一半存款沒了。
中國真的進入產能過剩時代了嗎?房子過剩,青年勞動力過剩,很多外貿企業沒有訂單、設備閒置,或是開工率不足,現在乳製品消費疲軟,牧場開始「殺牛」止損。
中共「城中村」改造當誘餌,民企會當冤大頭嗎?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7月2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這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第一財經指出,中國現有7個超大城市和14個特大城市。截至7月上旬,今年已有廣州、深圳、杭州、青島等城市相繼發佈了城中村改造的細則要求或支持性政策。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推特發文表示,城中村改造是猛藥還是瀉藥?上屆李克強玩剩的老套路李強又拿來如獲至寶,城中村改造對低迷的房市當然有短暫刺激作用,特別是城中村居民可以坐地起價分到多套新房,也能維持區域房價,只是大面積失業降薪的趨勢不改,新推出的房子賣給誰?
推特網友們普遍不看好政策拉動經濟的效果,說的更接地氣,一陣見血。
「是自殺藥。誰吃誰死!為啥?城中村好改的都改完了。沒改的,都是會虧死的項目。讓民企接盤,就是要把他們最後的銀子都掏空。」
「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只不過暫緩一下局勢罷了。」
「大家都一屁股債,哪兒有錢搞拆遷開發樓盤?大家都想把手裏的盤甩給別人,誰有動力去玩這個?」
「還脫不了房地產的迷思,已說明廟堂之人對國內經濟無計可施了。」
「不尋求收益投資,沒有社會效益的投資產生GDP,尤其沒有意義。」
搞建設離不開錢,錢從哪裏來?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現在地方政府和普通老百姓都是沒錢了,欠了一屁股債,中央可能是有點錢,但是一方面東北和中西部很多地方,等着中央轉移支付續命,二是全國性的投入,中央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何必習總還有一堆面子項目,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等等,都需要錢。
現在只剩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了,經過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是有不少民營企業家有錢,但問題是經過這幾年的折騰,他們已經對中共心寒了,不願意投入資金。沒有法制的保障,誰不擔心幾十年的辛苦會打了水漂。
所以,最後只能地方政府擔保,從銀行借錢搞建設,重走前朝的老路,「大水漫灌搞基礎建設」。
截止2020年,中國家庭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戶住房間數為3.2間,平均每戶居住面積達到111.18平方米。包括住宅與非住宅在內,全國城鄉建築物超過6億棟。這意味着中國房屋短缺時代已經過去。
現在還搞基礎建設拉動經濟,最終很可能是再次「爛尾」收場。中共官員發展經濟也就這麼點水平了。
最近中共出台的刺激民營經濟的「31條」,就是讓民企出錢搞投資拉動經濟,直接搶吃相太難看了,所以出台了這個政策。
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由於目前民營經濟的情緒還在修復中,短期內吸引大量社會資本進入恐存在難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這次城中村改造與棚改範圍不同,這次城中村改造範圍僅限於超大特大城市,而不像上一輪棚改無論城市大小均有涉及。
這次城中村改造,要求多管道籌措改造資金,並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預計不會有專門的貨幣政策予以配合,因而也難以對當地房價產生直接帶動。
蔡慎坤指出,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依靠土地財政支撐起經濟長遠發展。當實體經濟凋敝,外資企業紛紛逃離,這片土地最終只會增加更多失業人口,危機的發生,可能就像灰犀牛一樣,突然迅速撲到你的面前,當你有所察覺的時候,或許一切都晚了。
程曉農:六大國有銀行奉旨行事,老百姓一半存款沒了
中國人是否命苦,看看中國人交的各種稅賦就知道了。
名為「財經數據庫」的推特賬號發文稱,如果你生活在中國,假如月收入1萬:需要繳納14%個稅,12%公積金,8%養老保險和4%醫療失業險,一共是3800元。剩餘6200元如果全部拿來消費:17%增值稅和28%各種雜稅,一共是2800元。
一個月賺1萬的人,你相當於要拿出6600元來養財政。而且你還無權過問。政府什麼都不公開,全是所謂國家機密!
更糟糕的還在後頭呢。
日前旅美學者程曉農,在台灣媒體人汪浩主持的「三國演義」節目中表示,中國老百姓把錢存到四大國有銀行,以及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更不安全,因為中共沒膽把這些銀行乾的壞事告訴老百姓。
前兩年習近平當局就讓這些銀行去買地方政府的債券,所以地方政府是從銀行借錢,但銀行不能憑空造錢,實際借的是老百姓存款。
地方政府把這些錢花光後,沒有回收資本的可能,就像把錢借給鴉片鬼一樣,最後要投資收益和本錢的時候,就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樣子,中共政府就是這個味。
程曉農警告,中國老百姓的存款,至少一半是沒有了,很多老百姓可能接受不了。
他說,中共政府逼迫六大國有銀行買地方政府的債券,佔比高達80%。也就是說,8成地方債務是拿老百姓存款填進去的。像現在,地方政府拿這筆錢去發工資了,就沒有投資效益了,不可能還了,所以老百姓的錢被銀行搬到財政局去了。
中國6月對日機床訂單近乎腰斬,凸顯裝備製造業陷困境
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簡稱日工會)7月20日發佈的6月機床訂單額(確報值)顯示,來自中國的訂單額同比減少45%,降至190億日元。對華訂單額已連續6個月低於上年,並且是2020年8月起的34個月以來首次跌破200億日元。中國的經濟復甦較為緩慢,調整局面仍在持續。
日工會會長、發那科會長稻葉善治表示,「中國的機床訂單呈現疲軟情形。我們將關注中國何時出台有效的經濟對策」。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日本對中國出口的主要是高端機床,中低端機床中國已經能夠自給。機床被稱作「工業母機」,用來加工製造各種設備等。來自中國的訂單減少近一半,凸顯中國裝備製造業已經陷入困境,如工程機械行業、礦山設備等行業。
殘酷內卷!大陸牧場紛紛殺牛
河北一家大型牧場負責人日前對上海官媒表示,以往自己牧場的牛奶價格較為穩定,但最近終於也挺不住了,收奶價格已經跌到每公斤3.6元人民幣,比成本價都低。
他說,近期飼料價格又開始上漲,奶價還在走低,他對市場前景感到擔心,已經開始採取「殺牛」等措施止損。牧場加快淘汰低產牛,一些可淘汰可不淘汰的奶牛也開始出售,用來彌補每個月的虧損。同時牧場也採取多種措施降低成本,「努力先活下來」。
大陸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7月19日在「2023年中國奶業發展戰略高層論壇」上表示,今年行業面臨消費疲軟、奶價下行、成本上升等諸多問題,無論是加工企業還是畜牧企業都面臨嚴重的困難,可以說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最困難的一年。
他還說,大量企業已經被淘汰,規模以上乳企從815家減少至587家,未來還會進一步減少。
大陸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也在論壇上提到,目前上游原奶行業虧損面已經超過60%,奶牛存欄數也在大幅減少。
李勝利更指出,今年多地高溫乾旱,夏糧價格上漲,因此飼料成本仍在增加,未來幾個月是牧場儲備青儲飼料的關鍵期,銷售困難、資金緊張等問題會令部分牧場加速倒閉。
公交停運背後的中國特色:每個司機要養三個閒人
河北保定公交車大面積停運的事,已經有好多天了,引發輿論熱議,意料之外的事情都變成了可能。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多不可能的事情,正在變成現實。
來源「歷史押韻」的網絡文章稱,保定1300多輛公交車,現在只剩300多輛,這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吧。現在石家莊在調集公交車支援保定了。誰能想到,有一天還要支援公交車。
如果在財政收入比較好的情況下,繼續買新換舊,或許還能維持,而且很多人是非常熱衷於採購的,換一批公交車,這其中有多少尋租的空間?大家都可想而知。
如果是燃油車,或許還能修修補補繼續用,但如果是純電動車,電池一報廢,可不就趴窩了嗎?
最近,媒體也報道了保定公交的事,其實除了營收減少,電動車報廢之外,保定公交司機還道出真相:一個司機養三個坐科室的閒人,閒職太多,還都是關係戶。
要養這些關係戶才是財政難以言說的痛,又不能裁員,又要維持公交運營。可能只有大面積停運了。
可坐公交的都是普通人,做決策的人又不坐公交,他們感受不到切膚之痛。
也許停運的是公車,而不是公交車,這個問題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更讓人感覺難以理解的是,在公交車大面積停運的情況下,保定還在搞機動車限行。
保定算幾線城市啊,河北省會石家莊都不限行了,保定怎麼還在限行?難道只是因為挨着北京的緣故?
特別是在公交車都大面積停運了,還要搞機動車尾號限行,再結合電動車的新規,也在七月一號施行。
公交車停運,私家車限行,舊的電動車也不能騎,這讓人怎麼出行?
前些年,很多地方都在上新能源公交車,這些車的電池,將陸續到達極限。再加上很多地方都有吃閒飯的人存在。
在保定之前,也有很多地方的公交車停運,司機的工資都發不出的情況,現在保定公交車問題爆發,保定之後肯定還有其它城市陸續停運公交。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