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拜登互不相讓 布林肯、葉倫接連訪京效用可疑

—布林肯、葉倫接連訪北京 中學者解讀:效用可疑

中國資深國關學者時殷弘認為,中美沒有哪一方給予或準備給予對方「重大和經久」的讓步。(美聯社

近期美國跟中國高層往來互動增加,美國國務卿、財政部長相繼訪問北京,為雙方此前在「氣球事件」後中斷的高層訪問重新鋪墊,但是中國資深國關學者時殷弘認為,美中關係仍是呈現愈益加劇的競鬥、以及效用可疑的對話。2022年拜習會迄今,沒有哪一方給予或準備給予對方「重大和經久」的讓步。

時殷弘曾長年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也曾經被聘為中國國務院參事,是中國國際關係領域的重量級學者之一。他近日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去年拜習會後,美中都希望通過較多和較高層次的對話,防止雙方的競鬥和對抗更厲害,而且雙方都高度重視防止彼此的軍事衝突。然而同時,沒有哪一方給予或準備給予對方「重大和經久」的讓步,每一方正在繼續做自己認為至關緊要的事情,甚至已有種種升級,尤其就台灣、東海和半導體高技術領域。

對於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18日到19日訪問中國,時殷弘直言,此行之於在任何重大要點上中美競鬥的「顯著和經久緩解」而言,「未產生任何成果,或許僅有強化了雙方防止中美軍事衝突的意願除外」。特別是此次訪問期間發生的一切都未超出預期,即保持高層外交溝通,但高層軍事溝通的恢復仍未實現;管控競鬥作為原則得到肯定或重申,「但僅在原則上」。

而對於葉倫(Janet Yellen)等美方經貿官員訪陸並展開對話,時殷弘則表示,雖然雙方同意重啟某些貿易討論,但至今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它會導致4年多的高關稅戰降級。

就台灣議題,他指出,布林肯未像尋常那樣重複愈益空洞的「一個中國政策」,儘管他最終在北京說美國「不支持台獨」,「這勉強也許表明雙邊關係未來的巨大障礙」,同時北京對台軍事態勢也未有改變:6月24日19架軍機和5艘軍艦出現於台島附近,其中8架軍機越過台海中線,飛近台灣24海里毗鄰區;7月3至4日,24架軍機和4艘軍艦在台海周圍活動,其中9架軍機飛越中線。

就美中軍事高層溝通來說,他強調,自2022年4月下旬以來,美國對北京的頭號優先政策是確保絕對防止和避免兩軍的軍事衝突,然而北京一直抵制此絕對保證,擔憂這將使美國繼續升級對台全面支持,導致後者更加謀求台獨。據當前美國政府的話語,北京「大概永不會同意恢復和加強兩國間的高層軍事溝通」。北京同樣將防止和避免中美軍事衝突置於優先,但更依靠雙方前沿部隊的相關經驗和華盛頓的「膽怯」。

除了在台灣議題上美中對抗有升級作為外,高科技議題也是如此,包含美日荷對出口中國半導體設備施以新的管制、美國司法部成立「破壞性技術打擊組」(Disruptive Technology Strike Force),還有中國宣佈禁用美光晶片、以及出口管制鎵、鍺兩種金屬等。

整體來看,時殷弘認為,10年來的中美交往史,已反覆顯示溝通本身那麼經常、又那麼少有意義。時殷弘重申,沒有任何實質上的事情提示中美關係不會進一步走低,即使有未來的高層交流。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08/192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