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熱議與中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的風險與去風險之際,中國本星期一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宣佈即將對廣泛用於科技產品的金屬鎵和鍺實行出口管制,從而再度凸顯西方國家與中國進行貿易的風險。然而,擺脫與中國的糾結以尋求去風險卻不那麼容易。
中共當局發出相互矛盾的信號
在強制行推行了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最終失敗並給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之際,急於通過加強與西方國家的經貿往來謀求中國經濟恢復的中國共產黨當局眼下正在竭力向全世界宣揚中國已經徹底走出疫情,再度全面開放,現在是跟中國發展經貿關係的大好時機。
前不久在天津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針對歐美國家為擺脫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而提出的「去風險」(de-risking)的政策議題,中共總理李強聲言西方提出「降依賴、去風險」是「炒作」「偽命題」,「因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已經使是世界經濟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李強稱,中國堅決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
李強做出上述表示一個星期之後,中共當局7月3日宣佈,「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從8月1日起對鎵、鍺相關物項出口進行管制。金屬鎵和鍺是製造計算機晶片、太陽能發電板的關鍵原材料。中共當局的這一宣佈在西方國家引起廣泛的關注和擔憂,並使他它們再度不得不直面與中國貿易的風險。
這不是中共當局第一次以限制重要的原材料出口的舉措招致西方國家的擔憂和警惕。大約13年前,也就是在2010年10月,中國在與日本的領土糾紛中一度限制並基本上中斷了對日本的稀土礦產的出口。鑑於稀土礦產對高科技產品生產的重要性,中國的舉措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強烈關注和擔憂。
中國限制鎵鍺的出口。(2023年7月6日)
當時,中共當局所操控的輿論宣傳特工在中國網絡媒體上歡呼以稀土礦產為武器對日本實行制裁,並宣揚中國完全可以動用殺手鐧,即利用自己的稀土礦產供應的絕對優勢地位掐住西方的經濟命脈。但不久之後,由於多種原因,稀土礦產品在短暫價格大漲之後出現價格大跌,市場崩潰,中國生產廠家大虧本。
這次中國即將推出的金屬鎵和鍺的出口管制的最終結果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中共當局以不惜一切代價的思維動用經濟手段以謀求達到外交和政治目的做法使西方國家無法迴避跟中國進行經貿往來的風險。
脫鈎不可能如何去風險是問題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與西方國家經貿關係密切的中國策應俄羅斯,這種局面使西方國家對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的風險認識增添了一種新的迫切性,使它們再度認識到中國也完全可以跟俄羅斯一樣不計經濟代價破壞現有的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與和平。
西方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往來不要脫鈎但要去風險的政策思路就是在這種大背景治下開始流行起來的。7月1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在英國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發表公開講話,表示在全球化的經濟大形勢下追求跟中國脫鈎是不明智的做法,但去風險是必要的。
伯恩斯以通俗的語言解說了什麼是必要的去風險。他說:「在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希望自己在關鍵性的礦產和技術上仰仗和受制於『一個獨一家卡特爾』。正確的應對策略不是與中國這樣的經濟體脫鈎,那樣做是愚蠢的,而是明智地去風險和多元化,確保有韌性的供應鏈,保護我們的先進技術,進行工業產能投資。」
早些時候,美國最大的航空和防務技術公司之一雷神公司的主管從另一種視角說明了西方國家的製造商在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國日見增加的摩擦中所面臨的困難局面。
資料照:雷神技術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格雷戈里·海耶斯(Gregory Hayes)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雷神公司的總裁格雷格·海耶斯6月中旬在參加巴黎航空航天展覽會的時候表示,西方國家的製造商將可以使它們在中國的企業去風險,但會發現不可能完全跟中國脫鈎。他在接受該報採訪的時候說,雷神公司有幾千個供應商在中國,脫鈎是不可能的。
他說,「想想每年中國對美國的5000億美元的出口。95%以上的稀土材料或金屬來自中國,或在中國處理加工。沒有別的替代。假如我們必須撤出中國,就得需要很多很多年在國內或其他友好國家重新建立產能。」
製造企業在中國去風險的努力
面對供應鏈依賴中國具有高度風險這一實際情況,外國公司在中國不得不盡力去風險。總部設在美國的專門報道工商和金融新聞的網站工商內線人(Business Insider)6月26日發表報道,展示了三家大公司力圖在使自己在中國的生產線去風險的努力:
——當今世界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由於中國嚴酷的疫情清零政策在2022年導致強烈抗議並嚴重影響了在中國的蘋果手機的產出,蘋果一直在試圖把其部分供應鏈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已經把部分手機的生產轉移到印度,並且在探尋把平板電腦的生產也轉移到印度;但蘋果最新產品Vision Pro虛擬現實頭戴設備的生產依然要依賴在中國的8個供應商。
——當今世界最大的合同晶片製造商、對當今世界經濟具有舉足輕重影響的台積電,2004年開始在中國設廠生產,其18個生產廠有兩個在中國,但大部分在台灣;在中國對台灣加緊軍事威脅之際,台積電也在追求去風險,並在美國設廠生產;但半導體產業市場調查和諮詢公司SemiAnalysis的首席分析師說,台積電在美國工廠生產的晶片可能比在台灣和中國生產的貴15%到20%。
——日本汽車生產廠商萬事得,先前大力主張在中國生產汽車零件,現在改變了立場;路透社報道說,去年8月,在中國的疫情清零政策打亂供應鏈和生產程序之後,萬事得的一些主管人員表示將要求零件供應商在中國境外製造零件,同時提升在日本國內的庫存。
跟中國去風險但不脫鈎的戰略思維
在談論習近平治下的當今中國的時候,去風險、不脫鈎成為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政治經濟界領袖的最常見的說法。不脫鈎的理由是現在的中國經濟已經跟世界經濟、西方經濟形成了共生的關係,脫鈎會導致西方國家受到巨大的、難以承受的損害,而繼續跟中國維持經濟合作關係有利於西方和中國。
然而,也有很多觀察家說,中共政權在跟西方國家打交道的時候從來都是一種你死我活的思維,而不是雙方共同發展一起發財,中共政權所說的雙贏意思是充分利用西方所能提供的一切好處,讓它自己贏兩次,最終使西方徹底失敗。應當如何看現在西方國家追求跟中國去風險但不脫鈎的戰略思維?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商學院教授謝田說,西方國家與中國的「脫鈎也確實在發生,主要體現在高科技、高新技術產品以及軍民兩用的敏感技術。從光刻機到高級晶片,現在到AI晶片,人工智能晶片,圖像處理晶片,都有潛在的軍事用途。從俄烏戰爭上能看出來確實是在脫鈎。」
但在謝田看來,西方國家目前還沒有儘自大的努力跟中國脫鈎。他說,「對中共,西方在經濟上有一些依賴、投資;同時又沒認識到中共在政治上的邪惡,沒有認識到中共才是西方真正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