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製造業出現警訊 全球大型經濟體無一倖免

—全球製造業 面臨三大衝擊

德國經濟衰退程度在歐洲領先各國。(路透

隨着經濟前景黯淡,全球各地的製造業都在面對需求疲軟的問題。

數據公司標普全球最近發佈的商業調查顯示,美國和整個歐元區的工廠在處理積壓的訂單時,5月的製成品新訂單出現下降。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在疫情初期激增的積壓訂單,會在全球製造業內維持多久。

標普全球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在5月陷入收縮區域。供應管理協會(ISM)發佈的一項類似調查顯示,製造業在5月連續第7個月收縮,收縮速度快於上月。

美國政府數據還顯示,經濟持續放緩可能只是開始。美國商務部報告指出,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運輸類別,工廠訂單在4月連續第3個月下降。不包括國防,工廠訂單在截至4月的過去6個月中有4個月下降。

標普全球數據顯示,歐元區製造商的生產、新訂單和積壓訂單在5月全面下降,因為該行業在5月以更快的速度收縮。這個20國貨幣區的工業生產在3月大幅下滑,主要是由於愛爾蘭的暴跌。工業生產衡量製造商、礦工和公用事業公司的產出。

中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

根據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MI)指數,全球最大製造業的中國經營狀況在5月有所改善,這讓擔心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長停滯的投資人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最新數據顯示,由於進口進一步收縮,中國5月出口同比下降7.5%,為1月以來最大降幅。

中國不穩定的貿易數據反映出對中國商品的需求疲軟,這是中國面臨的其他經濟問題的首要問題,例如失業率上升和房產業的深度下滑。

根據摩根大通全球PMI,全球製造商的樂觀情緒降至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Capital Economics全球經濟學家柯提斯(Ariane Curtis)在報告中寫道:「即使5月製造業活動似乎有所改善,但這主要是由於一些大型新興市場的強勁成長。」「該產業前景依然黯淡,尤其是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

是什麼導致製造業弱化?

受疫情影響,全球消費者在2020年被迫削減服務支出,導致商品購買熱潮。這也迅速增加了製造商的積壓訂單。

自全球各國取消疫情限制之後,消費者已將支出重新轉向服務。在美國和歐洲,酒店業都在為破紀錄的夏季旅行做好準備。經濟學家表示,持續轉向服務支出,加上央行升息導致金融環境收緊,給商品生產商帶來麻煩。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在經歷了多年嚴格的疫情限制措施後,中國最近重新開放有望為全球經濟提供「全新動力」。但該國的反彈乏善可陳,中國重振全球經濟成長的可能性正在下降。

RBC Wealth Management US高級投資組合策略師加瑞特森(Tom Garretson)說,「由於從商品轉向服務的速度加快,現在已經出現全球對商品的需求不足,這就是為什麼服務業PMI回升。」「人們對中國的重新開放抱有很多期待,但顯然這一切都沒有實現。」

耐久財消費通常是預支的

央行們正在繼續對抗通貨膨脹。利率上升通過冷卻需求來抑制通膨,最終促使銀行收緊貸款標準。美國情況就是如此,尤其是過去幾個月3家局部銀行倒閉之後。歐元區的信貸狀況也一直在收緊,在瑞士銀行瑞士信貸和瑞銀被迫合併之後更是如此。

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連續10次將利率調升至「足夠嚴苛」的水平。歐洲央行也大幅提高利率以對抗歐元區的通脹,但尚未表示可能暫時停止。

耐久財是指至少可以使用3年的產品,像是汽車和電器,通常是刷卡採購的,因此收緊信貸條件無可避免地會給製造商帶來壓力。如果對商品的需求繼續減弱並且積壓訂單進一步減少,這最終可能導致全球製造商裁員。

經濟動能放緩

衰退被定義為全面經濟衰退,包括消費疲軟。可自由支配的商品是消費者在緊縮開支時最先削減的支出之一,因此全面的經濟疲軟跡象對製造商來說不是好兆頭。

Fed經濟學家重申了對今年稍後美國溫和衰退的預測,即使勞動市場一直保持穩定。修訂後的數據顯示,歐元區已在今年初陷入衰退。繼第4季下降0.1%後,該集團第1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季下降0.1%;如使更廣泛的歐盟經濟產出在今年第1季小幅成長0.1%。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在年初經歷了比歐元區更嚴重的經濟產出下滑,同步陷入衰退。經濟繼第4季收縮0.5%後,第1季較上季收縮0.3%。

利率上升和高通膨給這兩個經濟體的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壓力,雖然物價上漲在過去幾個月有所緩和。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第1季較上季成長2.2%,這主要是由於中國消費者在重新開放後再度外出就餐和再次出遊。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1季中國GDP強勁成長4.5%。所有人目光都將集中在衡量中國經濟表現的5月數據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13/191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