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重磅內幕:鄧小平立刻打電話給趙紫陽:「這個話說說可以,你真做」?

作者:
紫陽還跟統戰部長閻明復講過一個問題。他說,我們共產黨並不是在幹部問題上保持全體一致,如果全體一致根本沒有選舉的餘地。民主黨派也可以有自己黨組的活動。這話馬上就傳到小平那裏去了,小平立刻派人打電話給紫陽,並說,「這個話說說可以,你真做」?

BBC中文:30年後的今天我們再談談論「六四」,意義在哪裏?

鮑彤: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六四」的影響始終存在,並沒有過去。很多人說這是30年前的歷史,但實際上這也是現實。30年前出現的大天安門事件現在沒有了,但小天安門事件不斷,群體的正常訴求受到來自政府、軍隊、警察的鎮壓,甚至逮捕、判刑。從維權的公民本人,到報道這些事件的記者,再到幫助這些公民維權打官司的律師,統統都在鎮壓之列。這些事情性質實際跟天安門一樣,應該叫小天安門事件。過去發生在首都,現在發生在全國城鄉,還沒有結束。

第二是領導不准談。這是歷史上明明存在的,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但卻是個禁區。根據這兩個原因,大家便更加懷念,更認為需要多想一想。如果說「六四」已經過去了,那誰還會去想呢?就是因為它的影響現在仍然存在。

BBC中文:對於中國普通人來說,還需要知道「六四」嗎?

鮑:知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是以人民為主體,對六四進行反思,大家都來談真相,大家都來談教訓。不是說哪一個領導做過哪一個決議,這不叫真相,也不叫教訓。把這個問題攤開,就什麼問題都沒了。

到今天為止,大天安門事件在中國發生過一次,沒有發生第二次,小天安門事件卻不斷。不涉及到自己的時候,大家覺得自己很幸運,涉及到自己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不痛苦。現在這個體制就是「六四制度」。「六四制度」就是人人必須服從,誰不服從誰就沒有前途,誰服從誰就有可能向上爬。爬到一半如果發現站錯了隊,那就一個跟頭栽下來。沒有法治,沒有民主,沒有選舉,人人為了爭取自己的前途,必須巴結上面。

現在不僅民不聊生,實際上商也不聊生,官也不聊生。商人今天可以發財,明天就可能破產。官也不聊生。有人說省委書記、縣委書記中有5%都是腐敗分子,那是因為還有95%沒有人去揭發。這不是笑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不穩定狀態,人心惶惶。這樣的情況在《1984》、《動物莊園》裏講故事可以哈哈一笑,但現實生活當中出現,便非常嚴重了。

我想,如果真的像當初紫陽講的,我們着眼於社會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那麼便真要像鄧小平講的那樣,「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這句話反過來講意義更深刻,就是「不讓人講話,天一定塌下來」。但問題是鄧小平自己也沒這樣做。這個東西已經在那裏至少七十年、將近一百年,已經根深蒂固,這樣一個社會,你覺得是喜劇還是悲劇?

BBC中文:「六四」之後,中國政治改革停滯不前,趙紫陽在中共十三大報告中體現出的改革設想和藍圖已被全部推翻。作為十三大文件起草小組組長,您如何看「六四」與中國政治改革的關係?鄧小平在其中又起到什麼作用?

鮑:六四以前中國有經濟改革,也有政治改革,總體設想是中國未來在經濟上應該是市場制度,政治上是民主制度。這些已經寫進1987年中共十三大報告。

89年的事情如果按照十三大方針在民主和法治的軌道上,通過社會協商解決,就不用動用軍隊了。如果這個問題成為共識,那我相信不僅是1989年當時學生的訴求能夠解決,以後出現的其他的人民訴求,比如征地、蓋房子、老兵請願的問題,都可以按照這樣解決。這非常可惜。

1989年,鄧小平違反十三大的決定,沒有在民主和法治的軌道上,通過社會協商解決,而是調用幾十萬軍隊對付手無寸鐵的學生跟市民。這樣一來就在全國範圍內立了一個規矩:遇到社會矛盾通過武力和鎮壓解決。這由此成為一種制度,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今後的影響是不得了的。

BBC中文:鄧小平自己也表示支持政治改革,「六四」之後還說過十三大報告一個字都不能改。那麼在您看來,政治改革還是嘎然而止,為什麼呢?

鮑:這個問題可以用鄧小平自己的話來回答。鄧小平後來接受陳雲李先念的意見,把江澤民上海調來當總書記。他見到江澤民之後講了一句話:過去我們黨有個核心,叫毛澤東,毛澤東說了算;毛澤東死了以後,核心是我鄧小平,我說了算;我退下來以後,江澤民是核心,你什麼時候說話說了算,我也就放心了。這說明,鄧小平心目中的體制根本不是十三大決定提到的建立民主政治的起步,而是個人核心體制,是全黨服從一個人的體制。

很多人認為鄧小平是改變黨的領導人終身制的功臣,但其實鄧小平什麼時候改變過共產黨的終身制?鄧小平確實講過,幹部要年輕化,不要終身制,但請問鄧小平自己是不是終身制?鄧小平自己離開中央政治局常委職位後仍然要求成為黨的最高決策者。

政治改革也確實是鄧小平提出的。我認為當時鄧小平確實想搞改革,他的終極思想是提高效率,後來講的話也都是提高效率的話。紫陽提出來的是要長治久安,這中間就有一個要用什麼模式實現改革的問題。紫陽套用的是鄧小平自己在1980年8月講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所以鄧沒法反對。但在1987年7月31日我們形成第一個基礎性的政治改革的稿子後,紫陽告訴我,小平看了我們的稿子,講了一句話:「我看可以,但是不要搞三權分立,影子也不能有」。聽完我就在稿子上加了一句話,「我們絕不照搬三權分立」。小平看到這句話才放心。

但實際上不要三權分立,這話我到現在都不懂。三權怎有不分立的?難道國務院可以搞立法,人大常委可以管司法?這都不通。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你講三權,不要忘了在中國還有一個權比三權更大,叫黨權;只要有了黨權,一切問題都解決,不講黨權,三權就會要分立了。

十三大報告裏面提到,要改進黨的領導。這是紫陽親自提出來的,黨的領導就是政治領導。政治領導就是黨在最重大的政治問題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提供給立法機構和全國人民做出選擇。中央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最重要的領導人只有四個人: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軍委主席。對這四個人的任命要求共產黨員全體一致,其他像副總理、部長,統統可以自由選舉,共產黨員可以贊成,也可以不贊成。

紫陽還跟統戰部長閻明復講過一個問題。他說,我們共產黨並不是在幹部問題上保持全體一致,如果全體一致根本沒有選舉的餘地。民主黨派也可以有自己黨組的活動。這話馬上就傳到小平那裏去了,小平立刻派人打電話給紫陽,並說,「這個話說說可以,你真做」?

我想鄧小平心裏想的,就是要建立一個黨領導一切的體制。他曾多次講過,三權分立扯皮、效率低,我們的制度辦事快、決定快、不扯皮。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06/191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