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直擊八九十年代 「中國土豪」 的真實生活

八十年代的生活,給人們的印象是小富、安定、轉變。隨着我們國門的打開,視野也逐漸寬闊起來,夢想也多了起來,思想也變得豐富了。那時候湧現出一批先富起來的「土豪」。

雖然,那時候也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公平,人們也有許多不理解和不滿足。但大家都做着各式各樣的夢,認為明天的生活一定會更好。中國的八十年代,是一個充滿理想、激情和良知的年代!

圖為1980年,在北京西城區、一座普通的四合院裏,住房面積50多平米,周末一家人在吃涮羊肉。他們全家七口,老兩口、兒子兒媳、女兒、孫女孫子。他們屬於中等收入的工人家庭,過着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進入八十年代,電視逐漸進入小康人家,講究的人家開始購進進口電視。圖中這戶北京人家,就購置了日本大屏幕彩色電視機。

圖中是1980年的一戶人家的客廳里,沙發、電視、帶麥克風的收錄機和電風扇一應俱全。家人的穿着也十分時尚得體。所以當時那個年代,對於有錢人來說,生活質量並不低,甚至比想像中的要好得多。

圖中這是1984年,河南省臨汝縣農民的家。暖瓶、雞毛撣子、獎狀……處處是八十年代的味道。難得的是,他家那時候就已經用上了洗衣機。1983年,他聯合18戶農民開辦小煤窯,年產值可達40萬元。他家蓋起10間新房,添置了各種高檔家具。

除了洗衣機,有錢人家也開始用上了冰箱。這是1987年,上海一戶人家,家裏的冰箱壞了,請來維修人員上門。

非常稀罕的電腦也開始進入市民的家庭。圖為1994年,廣州的一名建築工程設計師花30000多元人民幣購買了一台美國生產的AST486型電腦。

八九十年代,有餘錢的人家開始重視子女的藝術教育。圖為1988年,廣東省中山市富裕起來的農家,給女兒買來鋼琴

這是1997年,上海的一戶人家,女兒喜歡音樂和足球。家裏的牆上貼滿了足球明星海報,梳妝枱上是各種各樣的化妝品。

圖中這是1990年,內蒙古自治區牧民的家。她高中畢業後回鄉,靠發展養殖業、跑運輸致富,家裏年均收入達1.5萬元。除了電視和收音機,她家還裝上了電話。

這是1994年,北京一戶人家。家裏擺滿了樂器,65歲的一位退休職工,曾出任北京業餘藝術團管弦樂隊的隊長。每到周末,他就和兒孫們匯集到兒子家開展家庭音樂活動。

圖為1980年的上海,一個家庭生活的一個鏡頭,一家人在給兒子過生日,桌子上剛訂做的生日蛋糕。八十年代能吃上西式蛋糕的一定不是普通人了。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那些珍貴老照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31/190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