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飯也能劃分出等級?對於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可能難以理解;但對於職場人,卻可能深有體會。就比如筆者曾經實習時,同為酸菜燉肉,我們碗裏只有酸菜。
而部門經理來了,大肉塊都要溢出餐盤。包括後來在一家生產型企業做文職,午餐時老總、高管人家可是專門有自己的地盤,跟普通員工坐一塊多沒有「身價」啊。外企特斯拉,卻因不一樣的風格,讓食堂也備受好評。
「特斯拉」員工餐火了,牛肉、水果全免費,沒有等級思維
有人說當代畢業生最高級的凡爾賽(炫耀)方式,不是開轎車、穿名牌衣服;而是能吃好飯。確實,這代人看似生活優越,可是因為工作節奏太快,往往連吃頓舒服飯也成奢侈。
小公司的畢業生通常要自己訂外賣,大企業有食堂,但很多也只是停在「能吃」的水平。有些還要收費。員工餐可以稱得上一種福利,看似不起眼,卻在很大程度影響畢業生的體驗。
設想一下,如果底薪5千、年底獎金、五險二金,業績好時月入萬元,而且是雙休。這樣的待遇,大概很多普通畢業生都會羨慕吧。
這就是特斯拉工廠普通工人的標準,先別提其他負面評價,單從待遇和工作模式方面,真的超過很多用人單位。
在這個基礎上,有內部人曬出了員工餐,羨慕的理由又多了一個。只見,日常的飯菜里,葷素搭配、還有酸奶。吃完飯還可以拿個水果回去慢慢享用。
同行的從業者應該清楚,很多用人單位的食堂,會用最廉價的肉;比如雞胸、碎肉。這裏卻有純正的牛肉、雞腿。這些全部免費吃,而且沒有「等級思維」。
就是說,高級管理層、辦公室人員、車間工人、打掃廁所的阿姨,都是相同的員工餐,都可以免費用餐。
有些企業工資低,還想讓食堂「撈回一筆」,普通人太無奈了。
看完內部員工曬出的工作餐,其實嚴格來說也不至於規格多高;跟一些機關單位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可是對比普通企業的話,真是很不錯了。
免費還能做到這種程度,而且不分等級都能舒心地吃好工作餐,這點在國內的企業里,還真就是難得的優勢。尤其是工廠,往往「上下級」分明、歧視底層勞動者的姿態更甚。
不重樣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免費食堂已經算「有良心」。部分企業工資本就不高,效益不好時,管理者不想辦法提升業務能力,倒是在內部員工身上着手。
比如把原本的「餐補」取消,並且讓食堂做着敷衍的飯菜,收着比外面還高的費用,企圖從這把員工的工資「撈回一筆」。工廠周邊沒有飯店,就只能默默忍受。
有人說「不滿意可以辭職」,現實中對於多數需要養家餬口的普通人,哪有那麼瀟灑呢?對比之下,特斯拉的待遇確實讓不少網友直呼:怎麼不到我們的城市辦廠!
「糖衣炮彈」,至少還裹着一層糖衣。作為一名生存問題還面臨很多不穩定因素的普通打工者,哪裏待遇好自然更嚮往那裏。
不吃好,哪裏有力氣努力工作呢?可惜很多企業並不認同這個道理,也不會理解和體諒普通員工。能用1元解決的問題,絕不用2元。
大學生不是不願進廠,他們喜歡外企工廠,有理由
要麼工資夠高,要麼輕鬆不累,一份工作被畢業生青睞,終歸是需要理由的吧。這時候談情懷,寧可犧牲自己的青春,拿着微薄薪水為支持民企而奉獻,真是太偉大了。
某些前輩有這麼高的覺悟,還是把這種福氣留給自己吧。這代畢業生可不那麼容易被「套路」。別說什麼「大學擰螺絲不丟人」,其實畢業生從未覺得干體力活可恥。
與其說他們不願進廠,不如說他們不想做「拉磨的驢」。何況,驢子也要吃飽才能幹活。有些用人單位,真的想靠口頭的榮耀感,勸大家「付費上班」。
相反,倒是不少外企工廠一旦招聘,很多大學生也排隊應聘,寧願做操作工。這裏自然有現實理由。正如上文提及的,這類單位等級思維沒那麼嚴重,很多福利一視同仁。
鳳姐說「出生在哪裏不重要,關鍵是哪裏把你當人看」。畢業生找工作是一樣的道理,企業什麼性質不是大家操心的事,哪家單位工資和福利到位、管理人性化,才是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