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孩子反覆感冒?一查竟是鼻腔里長了顆牙

小孩一個月以來一直「感冒」,反覆摳鼻、鼻塞、睡眠時張口呼吸,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竟發現鼻腔內長了牙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據順義婦兒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譚新華介紹,經鼻竇CT、鼻咽鏡檢查後,患兒確診為腺樣體肥大、鼻腔牙、過敏性鼻炎。隨即給孩子安排了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鼻腔牙切除術,並輔以過敏性鼻炎的控制治療,患兒擺脫了「感冒」,很快回歸自由呼吸,恢復了往日燦爛的笑容。

切除的組織,約1.5cm×1.2cm)

為什麼牙齒會長在鼻腔里?

譚新華表示,此病發病率不高,搜索了近30年的國內外文獻後發現,報道病例不超30例,但鼻腔牙的發病率其實要高於報道的數字。據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葛文彤介紹,該病為進入鼻腔的額外牙或者異位牙,多由先天發育或者外傷所致。如果牙齒數目缺少則為異位牙,如果口腔牙齒數目正常則為額外牙。此病好發於鼻底,多數單發,切牙或者尖牙多見。多數患者通常早期無明顯症狀,就醫時多有鼻塞單側明顯、流涕或涕中帶血、鼻腔異味等,或者家長訴求是總「感冒」。

鼻腔異物有哪些?

鼻腔異物是指鼻腔中存在外來或者自體的物質,除了上述提到的鼻腔牙,異物可分為以下五大類:

1.病理性異物:以小兒患者多見。鼻腔里可能會出現「石頭」,醫學名詞稱之為鼻石。多來自鼻腔異物導致的鼻分泌物、淚液增多,經氣流濃縮分解出多種無機鹽類沉積於異物表面,日久增大形成鼻腔鼻竇結石。

2.非生物類異物:如鈕扣、玻璃珠、紙卷、石塊、泥土、鐵屑等。

3.植物類異物:如果殼、花生、豆類、果核等。

4.動物類異物:如昆蟲、蛔蟲、蛆、毛滴蟲、水蛭等。

5.自體產生的異物:鼻腔內凝血塊、死骨、痂皮。

6.嘔逆入鼻:嘔吐、噴嚏、嗆咳時,食物殘渣、蠕蟲等嗆逆入鼻。

異物是怎樣進入鼻腔的?

鼻腔異物主要是自塞入鼻,最常見的年齡為3歲左右。此時,患兒處於對外界事物好奇的年齡,在玩耍時容易誤將小物件塞入鼻腔,而兒童鼻腔較小,異物進入鼻腔後很難取出。部分患兒怕家長責怪而隱藏病情,則異物將會被遺忘,久而久之出現鼻部症狀,甚至全身症狀是才被發現。

近年來,異物也變得千奇百怪,比如紐扣電池,發現不及時可能就會出現電池短路、漏電、漏液,含有汞、鎘、鉛等有毒重金屬帶來的危害更嚴重,能直接傷害、腐蝕、燙傷患兒的鼻腔、鼻中隔黏膜,甚至導致鼻部軟骨壞死、穿孔,引發鼻部外觀異常。

鼻腔異物通常有哪些症狀?

鼻腔異物的表現不盡相同。如異物較大,鼻塞、摳鼻、出血等症狀可較早發現。異物較小且平滑則早期可無明顯異常。鼻腔異物後引發鼻炎多表現為鼻塞、流涕或涕中帶血、鼻臭味等;若引發鼻竇炎則出現流膿涕、頭昏、頭痛等。動物性異物常會出現蟲爬感,鼻內水蛭可導致反覆鼻出血。

鼻腔異物後如何進行治療?

鼻內異物後需要到耳鼻喉科做常規檢查,部分人需要吸除掉分泌物後,用鼻內鏡發現異物,有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進行影像檢查。在沒有引發嚴重併發症前治療比較容易,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下將異物取出,大多預後較好。

如何避免孩子鼻腔異物?

鼻腔異物很容易被忽略,做好對此情況的預防才更關鍵,家長們可參考以下建議。

1.觀察兒童的不良習慣,比如:摳鼻、清嗓子、掏耳等,長時間行為異常應及早進行專科檢查。

2.正確引導兒童習慣。一些家長喜歡摳鼻、掏耳,孩子耳濡目染,加之學習能力極強,很容易模仿這些不良習慣。

3.有兒童的家庭應將較小、尖銳的物品放置在孩子不能接觸到的地方,防患於未然。

4.對突發行為異常的兒童要早溝通、開導,這需要家長平時多做行為規範、健康引導方面的教育。如鼻腔塞入小玩具等情況後,孩子能做到及時告知家長。

5.假如發現孩子出現這些問題,家長不應過度驚慌,禁止做不規範的救治,否則可能會引發孩子鼻腔出血、物件取出難度增加、誤吸玩具導致氣管異物等情況。

溫馨提示:兒童表達能力不足,有時很難從日常交流中獲得有效的信息。尤其是反覆「感冒」,如長時間摳鼻、鼻塞等行為異常家長應引起重視,需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02/189675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