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出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展台。(2020年11月5日)
澳大利亞地方政府與商業團體近日陸續走訪中國,澳中關係似逐漸回暖。專家認為,隨着工黨的對華政策的緩和,地方也開始與中國恢復經貿往來,但國際局勢與基本價值觀等差異使澳中不再互相信任。
坎培拉對華友善地方積極恢復澳中經貿往來
一個由15名澳大利亞公司高管和地方政府官員組成的代表團下周將訪問中國,4月23日開始對香港、天津、深圳的工業和商業中心進行6天訪問。這將是三年來澳大利亞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行業代表團。
繼上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Daniel Andrews)訪中後,西澳州州長麥高恩((Mark McGowan)也於4月17日抵中進行5天訪問,希望與中方討論取消貿易限制「重建關係」。
1)西澳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教授陳杰(照片提供:陳杰)
西澳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教授陳杰認為,自從去年習近平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印度尼西亞會面,隨之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訪問北京,接着近期貿易官員訪華,澳中之間已經形成「從貿易回暖開始恢復關係」的大氣候。上一屆的莫里森政府非常嚴厲地警告工黨執政的州政府應該將中國當成重要的威脅,還通過聯邦的立法將維多利亞州跟中國簽的一帶一路協議撕毀,因此工黨執政的州政府現在終於盼來與中國恢復交往的機會。
陳杰告訴美國之音:「現在以阿爾巴尼斯(Albanese)總理為首的聯邦政府對華採取非常友善的態度,中國也有意把澳大利亞當作像法國、德國一樣,就是可以離間的美國盟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兩大工黨州長去中國。」
陳杰指出,除了商貿合作,西澳大利亞與維多利亞州都公開表示,這次與中國交涉最關鍵的項目之一就是儘快使中國留學生回流澳大利亞,往後地方政府與中國的交流應該會愈來愈頻繁。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社會學博士秦晉(照片提供:秦晉)
澳中關係專家、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社會學博士秦晉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指出,許多澳大利亞的商界和工黨的地方首長正在排隊等着訪問中國,迫不及待地進入中國市場,故意忽視中國的問題。
他說:「中國的外在金玉仍然對澳大利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中國的敗絮其中澳洲(澳大利亞)人就看不懂了,或者壓根就不願意看。一個人一旦上了杆子,就是再不值錢的東西也會視作金不換。」
秦晉認為,澳中恢復商貿關係,對澳大利亞來說很可能是虛幻的。
澳大利亞在4月18日重申,在部長級會議後將致力改善與中國的農業關係。在外交關係逐漸解凍的情況下,澳大利亞樂見恢復大麥貿易取得的進展。
悉尼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馮崇義(照片提供:馮崇義)
悉尼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馮崇義表示,許多農產品、龍蝦、紅酒等產業確實因為中國施加的貿易制裁與限制而受到很大的打擊,但是這些並非剛性需求,現在的中國對這些商品的購買力未必如預期。
他對美國之音說:「疫情後的中國跟疫情前的中國不一樣,其實它很多需求,除了剛才講的煤礦、鐵礦是剛需,還有做鋰電池的礦它需要,其他這些龍蝦、紅酒,它們屬於奢侈品,這些需求其實已經不是說不復存在,但是下降得很厲害了。」
馮崇義認為,澳大利亞對於與中國恢復商貿關係可獲得的利益,不宜過度期待,更不必寄望兩國關係會恢復到15年前的程度。
國際局勢已變澳大利亞無法全面親中
澳中兩國關係在去年5月工黨執政後,出現了逐漸改善的跡象。黃英賢去年底曾經訪問中國,是2019年以來首次澳大利亞外長訪中,然而黃英賢4月17日表示,澳中關係最好的時候,是1996年到2007年由霍華德(John Howard)擔任澳大利亞總理的期間,但是現在已經完全不可能回到那時的蜜月期了。
4)前台灣駐澳代表林松煥(照片提供:林松煥)
前台灣駐澳代表林松煥認為,澳中經貿關係雖然將持續改善回溫,但是基於大環境已經發生重大的改變,澳中關係確實不可能如過去般友好。
他告訴美國之音:「這主要是因為全球地緣政治及世界戰略格局,已經在俄烏戰爭爆發、中國暗中支持俄羅斯、台海局勢日益緊張、世界民主自由對抗中俄專制極權儼然成形之後,情勢發生重大變化。」
林松煥表示,北京對澳大利亞已經產生戰略猜疑(Strategic Distrust),尤其是在台海議題上並不信任澳大利亞。
他說:「北京也認為澳洲最近正式簽約購買澳英美聯盟(AUKUS)的8艘核燃料潛水艇,乃是澳洲確定要和美國及英國共同圍堵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擴展,以及未來有可能介入台海衝突的敵對舉措。」
西澳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教授陳杰表示,雖然工黨政府不會像莫里森政府那樣時常提起中國最敏感的台灣議題,但會堅持AUKUS的路線。
他說:「現在這一屆傳統上對中國比較友好的澳洲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必要像前一任政府那樣去瞎咋呼、故意挑釁中國,這和美國還是有一點不一樣。但是澳洲,哪怕現在是對華相當友好的阿爾巴尼斯政府加上它的華裔外長黃英賢,都不會對雙邊關係抱有太大的幻想,都在說蜜月期不會再來,該買的核潛艇一個都不能少,一邊對華恢復貿易關係,一邊龐大的代表團去印度。」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社會學博士秦晉表示,澳中破鏡重圓固然好,但是畢竟不是必然,習近平的笑臉之下核心還是戰狼外交,北京要賺足面子,坎培拉又不能以犧牲自己的面子和利益讓北京心滿意足,關係修復程度有限。
他說:「北京和坎培拉雙方都有讓步和意願。顯然北京只是希望澳洲走過去,自己乃高山一座,巍峨聳立巋然不動。工黨政府又不能做的過頭,一味迎合北京,還得拿腔拿調,保持一定的矜持。」
秦晉指出,除非澳大利亞前總理基廷重新捲土重來,再親善北京,哪怕與傳統盟友美國和西方民主國家翻臉也在所不惜,但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中不可能發生。
悉尼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馮崇義表示,中國的統戰力量在澳大利亞滲透極為嚴重,這兩三年來,澳大利亞從政府到社會都已經開始警戒,不可能如從前那樣信任中國。
他說:「不能繼續這樣下去,讓中國在澳大利亞如入無人之境,建立它的統戰體系。就是在整個媒體、整個學界、整個商界甚至於政界,在嚴重地影響澳大利亞的政治。特別是在華人小區裏頭,應該是百分之90、95以上都是掌握在親中共的、所謂的愛國僑人的手上。媒體也一樣,就華文媒體,幾乎都是親共的愛國僑人在掌控。」
馮崇義表示,澳大利亞社會已經覺醒,畢竟中國是不同的制度與價值觀,即使逐漸恢復商貿往來,也不值得信任。他指出,特別是楊恆鈞與成蕾兩位澳大利亞公民在中國被捕數年後至今仍未釋放,中國政府的作為讓澳大利亞社會無法接受。
呼籲重視人權無助於使中國釋放人質
因涉嫌「泄漏國家機密」在中國被捕的澳州華裔記者成蕾,去年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接受不公開審訊後,3月31日已滿一年仍未宣判。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對此表達深切關注。
前台灣駐澳代表林松煥表示,中國雖然不太信任澳大利亞,但基於戰略考慮,中國仍有必要拉攏澳大利亞,並離間澳英美聯盟(AUKUS)成員之間的互信。
他說:「中國將以被拘禁的楊恆鈞與成蕾為外交籌碼,暫不宣判,視實際情況及澳洲是否讓步,再於利益交換後,酌情釋放。」
林松煥認為,澳大利亞政府將持續以經貿與人權脫鈎、個案逐案處理的務實低調作法,處理中國大陸違法人權的問題,但其收效並不樂觀。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社會學博士秦晉指出,楊恆鈞與成蕾其實本無罪,是因為正好在北京對坎培拉最不滿的節骨眼上被作為報復的籌碼,因此澳大利亞任何重視人權的呼籲都沒有用。
他說:「澳洲可以參考加拿大兩位人質的獲釋。討論人權問題不會有助於兩位人質獲釋。就像綁匪綁票一樣,他們要的是贖金。指責綁匪違反人道毫無意義和作用,要麼交保釋金換取兩人的自由,要麼就要有殺手鐧能夠讓對手也感覺到疼痛。也就是說,澳洲必須有讓北京感到疼痛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