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一位六旬老婦人走進常熟市派出所。
她淡定地說出四個字:
我殺了人。
警察瞬間圍上來控制住她。
爾後,老婦人帶他們來到一間屋子。
一推開門,血腥味便撲鼻而來。
地上橫陳着一具女屍,頭身近乎分離。
更令人驚訝的是,死者竟是老婦的兒媳!
到底是什麼深仇大恨,她要痛下殺手?
一
老婦名叫劉秀英。
犯案時,已有65歲。
她出生在陝西農村。
曾三婚三離,生下兩個兒子。
大兒子跟着前夫生活。
與最後一任丈夫,生下小兒子董崗彪。
離婚後,劉秀英獨自撫養孩子。
她視兒子如生命。
種地、撿破爛。
竭盡全力,供兒子讀書。
董崗彪也爭氣。
清貧促使他向上。
不僅順利考上大學,還成為常熟某高校的教授。
在學校里,董崗彪邂逅一名女教授。
那便是徐藝麗。
她年輕貌美,溫柔可人。
履歷甚至比董崗彪還要光鮮。
父母皆是教授,知書達理。
妥妥「白富美」一枚。
在徐藝麗心中,董崗彪雖家境清貧,但努力上進,日後必定大有作為。
兩人的心,在不知不覺中靠近。
但在徐家父母心中,卻多了幾分顧慮。
他們對董崗彪這個人,還是滿意的。
但董家家境複雜,單純的女兒若嫁過去,怕是會受欺負。
況且,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如何長久?
但一心向着愛人的徐藝麗,哪管這些。
她只相信,愛情可以克服一切困難。
徐家父母拗不過,只好答應婚事。
這一次心軟,也給日後埋下了禍根。
剛開始,夫妻倆的小生活還算和美。
但隨着婆婆劉秀英的到來,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二
夫妻兩人剛工作不久,沒錢買房。
暫住在教師宿舍內,只有一張床。
聽說婆婆要來,徐藝麗貼心地買了一張小床放在旁邊。
當晚,徐藝麗洗漱完出來。
卻看到劉秀英和董崗彪躺在一張床上。
董崗彪一臉不以為然:
「你沒結婚之前,我們都這樣睡覺的啊。」
劉秀英還滿臉笑容,招呼徐藝麗睡在另一側。
那一夜,徐藝麗輾轉難眠。
但她沒想到,這僅僅只是開始。
劉秀英一直看不慣這個城裏的媳婦。
徐藝麗既要承擔家務,又要服侍劉秀英。
卻討不來她的歡心,反而被多次出言指責。
生活習性上,二人也大有不同。
劉秀英非常節儉。
為了省水費,她甚至把水龍頭打開一點點。
滴下來的水,拿盆子接着。
放得滿屋子都是。
徐藝麗時常被絆倒。
她向丈夫抱怨,董崗彪卻說:
「我媽在農村苦慣了,她也不容易,你將就一下吧!」
後來,還是徐家父母看不過眼,花錢給小兩口買了房子。
為表誠意,只寫了董崗彪的名字。
二老還將劉秀英接去家裏,好吃好喝伺候着。
不久,劉秀英查出腫瘤,住院和手術的費用也由徐家支付。
掏心掏肺地對親家,也只希望劉秀英能對自己女兒好一點。
劉秀英也對二老感恩戴德,將他們當做恩人。
但很快,劉秀英又帶着行李出現在徐藝麗的新家。
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徐藝麗懷孕了,她依然在地上堆着大大小小的盆子。
還故意將學校資料丟掉,差點導致教學事故。
甚至,在董崗彪出差時,將徐藝麗反鎖在門外,不准她進屋。
逼得徐藝麗只能睡在車庫。
一直啞忍的徐藝麗,終於爆發。
她打算離婚。
但還沒逃出這個沼澤之前,她就迎來了殺身之禍。
三
2010年11月11日。
劉秀英購買了一桶汽油,存放在家中。
11月26日,董崗彪早早出了門。
家裏只剩下婆媳二人。
中午11點,徐藝麗走出房間,打算去學校。
不料,劉秀英早已將其中一盆水換成汽油。
然後,全潑在徐藝麗身上。
徐藝麗戴着的隱形眼鏡被汽油融化,陷入短暫失明。
她捂着眼睛痛苦地尖叫,滑倒在地上。
而劉秀英手拿一把菜刀,往徐藝麗脖子砍去。
直至徐藝麗頭頸近乎分離,她才停下動作。
接着,劉秀英平靜地環顧四周。
滿地血跡。
她淡定地將菜刀丟下,換掉血衣,洗掉手上的血。
吃了個午飯,閒逛一會,才去派出所自首。
劉秀英攬下所有罪責,對案件供認不諱。
徐家父母痛失愛女,崩潰不已。
他們希望用法律,替女兒討回公道。
這時,玩味兒的事情發生了。
作為受害者家屬的董崗彪,竟出具了諒解書。
加之劉秀英年紀較大,順利獲得法院輕判。
死刑,緩刑兩年。
兩年後,劉秀英查出癌症,申請保外就醫。
這樣一樁殘酷的殺人案,仿佛就輕飄飄地略去了。
更可怕的還在後頭。
徐家父母想收回之前購買的房產,董崗彪不願意。
甚至以孩子做要挾:
若收回房產,便把孩子送回老家。
不得已,二老只得放棄。
董崗彪假惺惺地難過了一陣,便高調徵婚,順利再娶。
據傳言,他與新婚妻子,開心地生活在前岳父岳母買的房子裏。
四
回看整個案件,我渾身發冷。
一個農村的老太太,又怎麼知道汽油能融化隱形眼鏡?
誰知道,那天董崗彪在出門前,是否與母親謀劃了什麼?
董崗彪,本就是法律專業的高材生。
劉秀英年紀大,犯罪輕判、保外就醫,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但,這一切只能是無力的猜測。
那個死去的年輕女孩,再也回不來。
徐家父母每次回想起來,也忍不住痛哭:
後悔沒有極力勸阻女兒,讓她下嫁給鳳凰男。
後悔身為知識分子的修養,讓女兒一味地忍讓惡婆婆。
這樁案件,發生在13年前。
但留下的教訓,在今天依然適用。
嫁錯人,比我們想像中更為可怕。
我們總說「門當戶對」,但不只說家境。
而是要對對方的三觀、人品、教養有透徹的了解。
不可否認,愛情有它美好的一面。
但現代社會,也充滿着誘惑。
稍有不慎,搭進去的不只是一輛車,一間房子。
而是一條年輕生命的逝去。
這起悲劇也給我們提示,交往初期,就要關注對方家庭的健康程度,不要一時腦熱地進入婚姻。
願徐藝麗的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