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佔有中國經濟體價值的三分之一的製造業於3月份出現放緩。路透社資料圖片
一項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佔有中國經濟體價值三分之一的製造業於3月份出現放緩,分析指全球需求疲軟導致中國的出口訂單減少,而中國取消清零防疫政策所帶來的反彈亦正消失。
路透社報道,3月份財新/標準普爾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0.0。此前,2月份的讀數為51.6,是7個月來首次出現月度活動擴張。財新/標普全球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主要追蹤中小型私營企業。
相關調查結果遠低於路透社調查的51.7的預期,並與周五公佈的官方PMI的增長放緩相呼應。50點指數為當月增長或收縮的分水嶺。
凱投宏觀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第一季度製造業PMI相對溫和且短暫的回升表明,工業只從重新開放中獲得了有限的提振。」
「這部分是由於全球生產疲弱,但這也符合我們的觀點,即大部分重新開放的復甦將來自於服務業,而服務業是受清零政策打擊最嚴重的。」
北京為今年的經濟增長設定5%左右的目標。去年的經濟增長只有3%,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弱的表現之一。
據國營《證券時報》周一報道,由於消費回升和基礎設施投資保持高速增長,中國第一季度的GDP可能增長了4.0%左右。
投資公司華寶信託駐上海的經濟學家聶文向路透社說:「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出現外部需求疲軟和國內需求復甦的情況。
然而,聶文預計第一季度GDP數據將充份反映年初在製造業和服務業中看到的反彈,並將GDP預測從之前的3.5%提高到3.7%。
中國經濟在今年頭兩個月顯示出逐步復甦,在解除嚴格的清零措施的推動下,服務業出現強勁回升。
然而,地產市道低迷、全球需求的疲軟和金融的不確定性使人們對經濟反彈的力度產生了懷疑。
路透社引述財新觀察集團高級經濟學家王哲說:「經濟復甦的基礎還不牢固。展望未來,經濟增長仍將依賴於國內需求的提振,尤其是家庭消費的改善。」
3月份工廠活動受到生產和需求增長放緩的打擊,分項指數比上個月有所下降。
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在2月份短暫地搖身一變成為增長後,3月再降至49.0,表明全球需求仍然疲軟。
上周五(3月31日)的官方數據顯示,服務業更加強勁,其活動以近12年來的最快速度擴張,在全球需求低迷削弱出口的情況下,提高了由消費帶動經濟復甦的希望。
為了支撐增長,中共總理李強上周表示要支持消費和投資。中央銀行上個月還降低了存款準備金率。
最近幾天,中國高層官員對民營企業的態度有所緩和。
花旗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新的經濟團隊正式上任,我們可能會看到未來有更多的親商政策,但我們對刺激措施的期望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