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父》裏有句耳熟能詳的話:
「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都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為何高手可以瞬間看透事物的本質,而普通人半輩子也看不清?
高手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們思考問題都是從事物的底層邏輯出發。
底層邏輯代表了事物的本質,是事物運行的底層規律。
抓住事物的底層邏輯,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那些各領域的頂尖高手,無不對底層邏輯有着深刻的認知。
財富的底層邏輯:
賺錢就是認知變現
豆瓣評分9.2的神劇《天道》生動演繹了什麼是認知決定財富。
農民出身的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人,是格律詩公司的小股東。格律詩因打價格戰,被樂聖公司起訴,索賠600萬。
收到起訴書後,葉、馮、劉三人根據有限的過往經驗判斷:
格律詩只是一個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市場地位與音響界領頭羊樂聖公司無法相提並論;況且本次衝突,是格律詩故意大幅降價所引發的。
因此,三人認定官司一旦打起來,格律詩將毫無勝算。
基於這種狹隘的認知判斷,三人趕緊去找董事長歐陽雪,要求從格律詩退股,以免官司失敗後遭受更大的損失。
相對比,丁元英的前助理肖亞文,一位出身寒門,靠知識一步步改變命運的事業女性,在收到歐陽雪請她代理訴訟的請求後,她對這件事的判斷是:
以她對丁元英能力的了解,丁元英不可能沒有預料到這場官司,既然預料到了,丁元英肯定就有預案,或者說他有贏下這場官司的把握。
此外,肖亞文自己進修過法律,她知道,只要格律詩能夠證明銷售價高於成本價,大概率就能贏下這場官司,她堅信格律詩能做到這一點。
基於這樣的認知,肖亞文果斷選擇在這個時候入股格律詩,持有51%的股份。
最後,格律詩贏了,肖亞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一次賺得300多萬。
面對同一件事,認知水平不同的人,做出的選擇竟是完全相反的:葉、馮、劉慌忙逃離,肖亞文躬身入局。
人,註定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憑運氣賺到的,最終都會憑實力賠進去。
張一鳴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一個人對事情的認知深度,決定了他在這件事情上的競爭力,認知越深刻,就越有競爭力。
正如投資界大神查理.芒格的長贏心法:只投資能力圈內的企業。因為能力圈內的企業才是他認知最深刻的,是他的優勢和競爭力所在。
決定人與人之間貧富差距的,從來不是外部因素,而是一個人的認知廣度與深度。
認知深一點,決策就准一點,賺得就多一點,反之亦然。
有句話說:「賺錢是認知變現,虧錢是認識缺陷。」
人的雙手只能握住認知中的財富。我們的認知邊界,就是我們財富的邊界。
認知決定財富。
人,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
關係的底層邏輯:
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
俞敏洪在北大讀書時,同宿舍有4個同學,每人一個熱水壺。宿舍離水房比較遠,來回要20多分鐘。
剛開始,同學們自己打自己的熱水,後來俞敏洪就想:一個人的也是打,四個人的也是打,幹嘛不一次打四個人的呢?
此後,俞敏洪主動承包了給宿舍同學打熱水的任務,同學們慢慢也習慣了,有時宿舍沒熱水了,就會隨口問一句:俞敏洪,還沒去打熱水哪?
俞敏洪這一打就是四年,從無怨言。他不但幫同學打熱水,宿舍值日也一個人全包了,他們宿舍從來不排值日表。
多年後,俞敏洪創建的新東方初具規模,急需有識之士幫他一起管理公司。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生活在國外的王強和徐小平,在大學時他就很崇拜這兩個人。
俞敏洪親自跑到美國和加拿大,邀請王強和徐小平回國與自己一起創業。為了讓二人對自己有信心,俞敏洪故意在他倆面前大把地花美元。
後來二人果然都從國外回來了,俞敏洪以為是美元發揮了作用,誰知他倆卻說:
「俞敏洪,我們回來是衝着你為了我們打了四年的開水,你有這樣的奉獻精神,我們相信你不會讓我倆吃虧,所以我們決定加入。」
正是因為徐小平和王強的加入,才有了新東方後來的三駕馬車的故事。新東方初期的發展壯大,與二人的卓越貢獻密不可分。
俞敏洪在自己的一本書中寫過:
任何一項事業,都不可能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干出來。
新東方能走到今天,是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才,為新東方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眾人拾柴火焰高。」
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少不了他人的支持。
若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得先幫助別人,在關鍵時刻,別人才願意支持你。
古人云:「欲取之,必先予之。」
這句話在人際關係中同樣適用,你想得到什麼,就先付出什麼,利他才是最大的利己。
有些人老擔心幫助別人自己會吃虧,對別人的事情,抱着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態度。
但關係都是相互的,你不幫別人,在你需要幫助時,別人也不會幫你。從長遠看,吃虧的還是自己。
做人要有大格局,不計較一時得失,才能享受人際關係的長遠紅利。
穩定的底層邏輯:
學習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鐵飯碗
我的同事老徐,42歲,去年年底被公司辭退了,我一直為他感到挺惋惜的。
2006年,老徐一畢業就加入了公司,985院校的背景,加上研究生學歷,在部門內很受領導器重。
剛加入公司那會兒,老徐工作很拼命,只用了3年時間就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團隊負責人。
成為團隊負責人後,也許是覺得自己夠厲害了,也許是成家後瑣事增多精力不夠,老徐在專業領域不再精進自己,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吃老本。
之前公司發展好,老徐混日子倒也沒什麼,近幾年公司生存壓力變大,去年年底精簡裁員,老徐成了第一批被優化的對象,到現在都還沒找到工作。
時常看到他在凌晨1、2點發出的朋友圈,感慨壓力大、生活不易。
360創始人周鴻禕曾說:「你混日子,就是日子在混你」
一個人從停止學習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失去了競爭力,黑天鵝飛來時,最先找到的就是你。
反觀直播間頂流董宇輝,正是憑藉強大的學習能力,才能觸底反彈,重新找回了人生主動權。
2021年,國家實施雙減政策,阻斷了新東方的前路,也截斷了董宇輝的前程。
董宇輝不抱怨,積極自救。他跟隨公司的轉型策略,從頭學習直播技巧,嘗試直播賣貨。
直播的前半年,直播間一直冷冷清清,董宇輝曾多次想放棄。
但他的可貴之處是善於反省,董宇輝不斷提醒自己說:不是這個事情做不成,是自己不行,我得繼續學習,修煉自己的本領。
於是潛下心來繼續精進自己的能力。
2022年中旬,董宇輝大火。很多鐵粉深陷於董宇輝的才華,無法自拔。
進入他的直播間,你會忘記這是賣貨的,一會雙語教學,一會人文哲學,一會歷史,一會地理。
有網友開玩笑說:「不知道自己是該下單,還是該記筆記。」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董宇輝曾經讀過的書、寫過的作文、練就的口才、所有的思考和感悟一樣可以在直播間找到用武之地,
董宇輝侃侃而談、旁徵博引的背後,折射了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的豐厚知識儲備,正所謂厚積而薄發。
很喜歡董宇輝的一句話:「無論在什麼時候,充實自我,永不止學,才是人生正道。」
學習力永遠都是一個人最強大的武器,它能助你在人生之路上遇山開山,遇水架橋;
從一般人的絕望中找到希望,從別人眼裏的死路中殺出一條血路。
所謂穩定,不過就是藉助個人學習力,不斷升級自我,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讓自己在這變幻無常的世界中,以不變應萬變,永遠有立足之地。
巴菲特曾說過一句話:
「想徹底了解這個世界,就先找到本領域的底層邏輯,再把它遷移到其他領域。」
一旦掌握了事物的底層邏輯,你就可以一通百通,加速成長。
底層邏輯的堅固與否,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與發展上限。
升級認知水平,讓財富翻番;擁有利他之心,收穫好人脈;培養學習力,保持人生穩定。
往後餘生,願你掌握這3個底層邏輯,擁有開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