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譯叢:2023年中國政治將走向何方?

—正如最近的「氣球門」事件所表明的,北京在國內外都繼續面臨重大的不確定性

作者:Dan Macklin

譯者:撒母耳

雖然中國的政治一直都很難解讀,但2022年的事件尤其讓人感覺難以捉摸。有時,對中國的分析似乎是不停的猜謎遊戲:北京對克里姆林宮入侵烏克蘭的計劃了解多少?中國會將其「清零」防疫政策持續多久?為什麼前領導人胡錦濤在中共二十大上被退席?

這些有爭議的問題說明了去年中國面臨的動盪,從「清零」的影響到停滯不前的經濟和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去年11月,中國政府沒有達成平穩的政治洗牌,而是做出了政策誤判,這在精英層和基層都引發了巨大緊張。

但是,既然疫情和黨代會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2023年對中國政治來說會不會是一個不太動盪的年份呢?可以肯定的是,政策制定者現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與疫情無關的問題上。最近幾周確實看到,疫情時期的優先事項明顯減少,目標傾向於恢復經濟增長和重新調整中國惡化的對外關係。

中國的政客也可以更少擔心晉升的爭鬥,因為下一個五年任期的關鍵省級和中央政府職位大多已經確定。而且,在習近平對中共高層權力進行了極端鞏固之後,現在幾乎沒有任何派系競爭的空間。

一方面,中共政治局常委會和國務院領導班子全由「習家軍」組成,應該會使黨國機制的效率更高。這減少了精英中出現任何重大分歧的可能性,比如去年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之間出現的明顯分歧,李克強不久將讓位於習近平的盟友李強

另一方面,這種「習大大」(maximum Xi)的狀態也可能助長更大的不可預測性,因為決策變得越來越個人化,來自其他高層官員的異議越來越不存在。因此,另一個「清零」式的政策失誤也不是不可想像的。

即使中國政府尋求其經濟和外交事務的正常化,我們也不應期望回到習近平之前的「舊常態」,即更大的經濟實用主義和與西方更友好的關係。相反,中國現在正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其中,增長將保持低迷,地緣政治將繼續緊張。

在經濟方面,中國政府監管行動的最糟糕時刻可能已經結束,但這些打擊措施的影響不會被逆轉。中國政府近年來的決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產業力量平衡,這種方式可能會繼續對其經濟活力施加上限。

在外交政策方面,自20國集團峇里島峰會以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略有解凍,但這並不等於作為習近平時代特徵的對立關係發生了反轉。沒有什麼比1月下旬以來爆炸(完全是字面意義上)的「氣球門」事件,更能說明這一事實的了。

雖然更多的信息開始出現,但最初的真相缺失使我們回到了中國觀察家們最喜歡的猜謎遊戲:北京為什麼要在美國大陸上空放一個監視氣球,更何況它已經有一個廣泛的衛星網絡?這是否是作為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計劃訪問的前奏,而進行的安排(或者說是錯誤的安排)?

還是像中國政府所說的那樣,這個氣球實際上是一個用於氣象研究目的流浪民用「飛艇」?那麼,為什麼自2017年以來,在其他許多地方都有報道看到類似的氣球,包括最近在拉丁美洲的上空?

無論怎麼說,最初看似無害的事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重大的地緣政治爆點。中國間諜活動的更多確鑿證據,將對中國政府的國際信譽造成嚴重損害。在去年的政策失誤之後,這一事件的後果也可能使習近平的威望進一步下降。

最重要的是,這個氣球事件表明2023年的中國政治可能會繼續動盪。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和黨代會不確定性的消除,應該會使兔年的政治變故少於之前的虎年。但如果中國政府想在新的農曆周期開始時尋求一個好兆頭,那麼它的氣球沉沒似乎並不吉利。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The Diplomat/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3/188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