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震驚:中國人存款的91%都沒了;中國出口大跳水

今天一批中國著名科企遭美列入黑名單;花旗高層:客戶正將供應鏈移離中國 趨勢將持續數年;邁向高齡社會 中國頓失4100萬勞動力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KLT08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產業鏈外移,訂單銳減,造成中國出口大跳水,不僅中國各大港口空集裝箱堆積如山,就連製造集裝箱的企業也生產線停運。

中共地方政府沒錢還債,要靠借新債來還舊債,不過錢從哪來?其實地方政府玩的是「民眾存款搬家」,你的錢已不是你的錢。

中國2022年經濟同比增長3%,遠低於年初定下5.5%左右的目標。對於今年GDP能否"保五"?外界悲觀情緒蔓延。不過2022年印度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6.7%,增長前景看好。

令人震驚:中國出口,大跳水

財新網最新報道了一個比較讓人震驚的消息,長三角最大的集裝箱製造廠太倉中集,原本的三條生產線,如今只有1條在轉動,廠區內空箱堆積如山。

此外,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上海港,其洋山港大量空箱堆積,外高橋港區的空箱已經堆到了六七層高。

不僅如此,在財新網最近追蹤的集裝箱系列新聞中,還披露,空集裝箱堆積在全國各大港口已經是普遍現象。2月份全國集裝箱空置量達到了500萬標準箱,是疫情前同期的兩倍。

中國各大港口空置集裝箱堆積如山,其反映在出口數據上,便是出口跳水。

國家統計局最新披露了2022年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20678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出口239654億元,增長10.5%;進口181024億元,增長4.3%。

去年7月出口增速仍是兩位數,到8月份直接掉到了個位數,此後一路下行。10月份出口轉負,下跌0.3%,11月份下跌8.7%,12月份下跌9.9%。

進入1月份,又如何?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尚未披露數據,但香港公佈了數據,間接揭露了答案。

2月28日,香港統計處披露:2023年1月,香港對外貿易出現了70年來最大的跌幅(1953年9月以來)。其中出口下跌了36.7%,進口下跌了30.2%。

香港是中國對接世界的窗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引的60%以上的外資,是通過香港進入內地;中國對海外的投資,有接近60%是通過香港進行。

香港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中國內地與世界的中轉站。其做的是轉口貿易,內地大量的貨物出口,是通過香港進行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出口貨物中,出口至香港的出口額為19883億元,占出口比重8.3%。

這其中,香港本土消費的產品不值一提,大部分是通過香港再轉到了國外。

香港出口的大跳水,其反映的便是內地出口的大跳水。

地方政府玩「民眾存款搬家」,你的錢已不是你的錢

中共地方政府沒錢還債,要靠借新債來還舊債。那麼,地方政府一直以來都是向誰借錢的?經濟學家程曉農指出,它們主要是向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基金借錢。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基金的錢,都是民眾的儲蓄。

目前全國銀行的資金中,2022年底住戶存款一共是120兆;對比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110兆,中國各級財政的110兆債務佔住戶存款的91%。這意味着,各級財政因為欠下了巨額債務,其實已經把民眾的儲蓄大部分拿空了;而且,地方政府無力還債,只能借新債還舊債,也就是把欠條不斷換新,用今年的欠條替換五年前的欠條,債主永遠只看到「白條」,再也看不到自己的錢還回來了。

地方政府一直在玩「民眾存款搬家」的把戲,就是把民眾的銀行存款偷偷地通過中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搬到財政金庫里去用;存款搬家以後,地方政府在銀行里留下的只是一張永不兌現的欠條,只不過欠條不斷以舊換新而已。

中國的銀行分兩類,一類是全國性大銀行,中央政府是主要股東;另一類是地方銀行,地方政府或地方勢力是主要股東。至於持有零散銀行股份的個人股東,對銀行的運作完全不能過問。

銀行必須聽政府的命令,不敢違背政府的意願。這就是共產黨治下金融制度的特點,銀行是政府的「錢袋」。

「民眾存款搬家」的把戲不能永遠玩下去,早晚把銀行的銀根抽空,導致銀行對存戶的日常兌付發生困難。這種情況去年下半年已經陸續在中國許多銀行發生了。

中共的財政危機現在是靠從銀行里拿走民眾存款來應付財政開支,這只是把財政危機轉化成銀行的金融危機而已。

南京一大學招兩名圖書管理員,一千八月薪兩千人應聘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南京一大學招聘兩名圖書管理員,每個職位月薪人民幣2280元,沒有獎金和公積金。月薪扣除「五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商保險和生育保險)後,實際工資1800元。此事在微博引發熱議。有網民留言,1800元月薪連房租都不夠,還是普通的圖書管理員,內卷到如此地步,卑微到如此地步,可見就業形勢嚴峻。還有網民稱,1800元在南京讓人怎麼生活。

江蘇宜興時事評論人士張建平本周三(1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最近各地招聘均出現低工資現象,甚至低於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這與經濟蕭條有關。他說:「圖書管理員拿這麼一點薪水,讓人怎麼生活,為什麼會這樣?這是我們應該要去思考的,要反思的現象。現在是高速經濟停滯了,就業形勢也就出現很大的問題。」

左圖:南京一高校招聘圖書管理員通告。中圖:網民指1800元月薪在南京無法生活。右圖:網民熱議南京圖書館管理員招聘薪水。

據《揚子晚報》報道,2月27日,該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到這所高校圖書館負責招聘工作的李女士,她告訴記者,是部分自媒體營銷號在以訛傳訛,誤以為該校招的是正式員工,但其實這是勞動派遣崗位,不與學校簽訂合同,面向社會招聘,條件是50歲以下高中學歷。

邁向高齡社會,中國頓失4100萬勞動力

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隨着國家邁向高齡化,中國勞動人口在過去3年減少逾4100萬,2019年中國勞動人口約有7.747億,2022年剩下7.335億。

值得一提,中信證券上月發表研究報告,預計中國女性退休年齡將從2025年起開始上調,隨後網上出現對政府的批評聲浪,多數中國人民強烈反對提高退休年齡,紛紛吐槽道:「房價上漲,三胎政策,醫保改革,延遲退休,還能給年輕人留條活路嗎,壓力大的我感覺自己活不到65了​」、「別說60歲了,35歲以後找工作都要發愁。」

快訊!中國著名科企遭美列入黑名單

美國政府3月2日宣佈,將華大基因旗下的兩個部門列入貿易黑名單,指它們可能協助中國政府的監控計劃,打壓中國的少數族裔。

路透社報道,華大基因轄下的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BGI Research)及香港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BGI Tech Solutions(Hongkong))被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出口控制名單。

悲觀情緒蔓延,中國今年GDP能否"保五"?

中國2022年經濟同比增長3%,遠低於去年高層定下5.5%左右的目標。今年一月,各地政府聲稱今年經濟增速可出現大幅反彈,其中海南省將GDP增長目標定到9.5%、西藏為8%,其餘大部分省市定在5.5%左右。市場估計,國務院今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以上。

圖:各地政府制定經濟增長目標

時事評論人夏清泉本周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將投資、消費以及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其中房地產作為主要動力,但是現在經濟發展出現了頹勢,大部分居民收入減少,不願消費,經濟難以增長。他說:「你現在想拉動投資,你想可能嗎?現在上、中、下的消費理念,寧願求其下。另外,現在的物價誰也說不準。浮在面上的,有不足百分之十的人該套現的套現,該跑路(出國)的,都已經把後路做得差不多了。這些年,誰投資誰倒霉。」

時事評論人士蔡先生認為,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江蘇「長三角」和廣東「珠三角」地區的製造業持續萎縮、出口快速下降,與供應鏈轉移有密切關係。他說:「長三角不行了,珠三角也不行了。還有哪個地方能行,現在沒有一個地方給中央財政貢獻真金白銀。老百姓要過日子,老百姓也有比較,日子過得越來越差,大家都有親身感受。」

印度經濟增長率達6.7%遠超中國,GDP躍居第五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根據印度政府於2月28日發佈的2022年10~12月GDP統計數值,印度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6.7%,連續2年維持增長。GDP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五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3年,印度仍將保持6%左右的增長。到2027年,印度GDP規模有望超越日本。

目前印度的人口已超過中國躍居世界第一。聯合國的《世界人口展望》顯示,相對於2021年達到頂峰的中國,印度人口將在2060年代之前持續增加,接近17億人。由於印度的個人消費佔GDP六成,其增長將支撐印度長期經濟增長。

花旗高層:客戶正將供應鏈移離中國,趨勢將持續數年

據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彭博報導,花旗集團歐洲、中東和非洲業務的行政總裁David Livingstone指出,該集團的客戶正將供應鏈移離中國,這種趨勢可能至少會持續幾年。

David Livingstone接受彭博訪問指,他們對中國仍保持積極的態度,但自新冠病毒大流行以來一直在進行的全球供應鏈重構,正在烏克蘭戰爭後加速進行。這將是未來幾年、幾十年的趨勢,而墨西哥、越南和其他地方受益匪淺。他也預計,晶片產業也將逐漸離開中國。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04/187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