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杜耀明:國安首領憑什麼帶領香港「由治及興」?

作者:
駱惠寧的離任,本可標誌所謂國安風險高峯期的結束,復常階段正式開始。如今鄭雁雄繼任,而且國安職務不減,未免曖昧不清,究竟是反映中共近一億黨員之中,沒有比他更懂香港經濟及國際財經的能人可以領軍,還是代表真有需要國安頭子押陣,而重開香港的國際門戶只是形勢所逼?

北京唱好香港「由治入興」,以示政治正確,可以理解,任命整肅香港有功的國安署主任鄭雁雄當中聯辦主任,也完全明白,但由鄭雁雄推動「由治入興」,就未免有點莫名其妙。

正如一九八九年中國民主運動以解放軍鎮壓人民收場,中共百辭莫辯,只有全力推動經濟改革,改善人民生活,用實際利益換取多數人既往不咎,才可延續統治的合法性,而香港的「由治入興」,何嘗不是有同樣的期盼。

二○一九年香港反修例運動,參與者超過二百萬,支持者更佔六成選民,卻換來《國安法》治港,大幅壓縮集會、結社、言論及新聞自由,隨後更「完善」了政治選舉,只有官方許可的候選人才可參選,香港過去自由多元的風貌已告面目全非。三年來,因不滿而移民者以十萬計,留下者則大多拒不支持新香港,有六成選民拒絕參與新立法會的投票,足以反映新香港政府的認受性。然而,中共不會政治退讓,因此只能舊調重彈,在香港重演三十年前以經濟發展換政治妥協的大陸劇本。

香港人會否因經濟改善轉為接受政府,不得而知,但倘若經濟不能恢復持續可觀的增長,市民生活不能大幅提升,香港人要轉軚也不容易。更何況香港已陷入衰退,來年經濟展望也不樂觀,若無法從速改善,《國安法》不但不是香港起死回生的還魂丹,更難免被視為壓倒香港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見,「由治入興」的任務,確是許勝不許敗。

不過,神聖的經濟復興任務落在鄭雁雄身上,看來是強人所難。論個人背景,鄭雁雄長期出任地方幹部,以鎮壓汕尾烏坎村群眾運動馳名,出任中聯辦主任前,則以整頓香港的國安工作立功。做了多年地方官,不可說他沒有經濟工作的經驗,但有何建樹,不見經傳,特別是處理國際金融中心和商貿活動的經驗,紀錄完全空白。由他指導香港去回復昔日國際都會的光輝,只能是良好意願。

在中共體制內,鄭雁雄中央委員會不入,相信他無權決定港澳政策,只能聽命於上方機構如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在香港,他領導的中聯辦團隊,五名副主任有三位跟他背景相近,都是出身地方幹部,餘下兩位,一位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一位熟悉國際貿易。鄭雁雄若要憑藉他們的人脈而走近中央財經決策高層,或者在國際舞台上打拼,為香港經濟助攻,看來還要加多倍的努力。

鄭雁雄近日履新的第一擊,更反映他的身份尷尬。他呼籲香港需要與國際展開廣泛交流合作,發展經濟及文化,並指香港優勢仍在,如營商環境自由開放丶普通法制度等。不過,鄭雁雄說說可以,但美國始終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香港國際化不能沒有美國的支持。因此必須面對現實,他自己及中聯辦副主任共六人,有五位正被美國政府制裁。他們屬於美國針對的人物,如今繼續在港身居要職,對改善美港關係,例如取消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限制丶不再禁止本地製造商使用「香港製造」的標籤等等,究竟是幫助還是阻礙,不知鄭雁雄曾否想及。

鄭雁雄也不是無事可為,只要放下身段,現身說法,以塑造香港新常態的操刀人身份,向國際媒體親身解答問題,例如《國安法》實施後普通法制度如何得以保持丶公民及政治權利受壓下營商環境又如何自由開放丶一切政治轉變何以都對外商毫無影響等等,否則照本宣科,又如何以理服人,說好香港故事呢?

不錯,他的職責是執行中央指示,主催香港復常,重返國際舞台,引入更多外國資本參與等等,但無人不知,他也是負責處理國安風險的一號人物。中聯辦主任正是港澳工作委員會黨委,領導中央駐港國安署的工作,又是本港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唯一顧問,以國家安全之名,可以指示特區每個範圍的每項工作。

駱惠寧的離任,本可標誌所謂國安風險高峯期的結束,復常階段正式開始。如今鄭雁雄繼任,而且國安職務不減,未免曖昧不清,究竟是反映中共近一億黨員之中,沒有比他更懂香港經濟及國際財經的能人可以領軍,還是代表真有需要國安頭子押陣,而重開香港的國際門戶只是形勢所逼?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20/185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