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價格談不攏,中國醫保系統將自4月起不再納入美國輝瑞藥廠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中文名:奈馬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讓不少中國民眾擔心未來重症染疫病患的救治。一海之隔的台灣,早在去年初就引進Paxlovid,讓具有健保身份的本國籍患者無償使用。據醫界人士透露,Paxlovid在台定價為中國的2.5倍,染疫患者發病5天內使用,成效達9成以上。
中國醫保局和美國輝瑞公司針對Paxlovid納入中國醫保用藥的談判,1月8日晚因美國報價過高而宣告破局,代表自4月起,中國新冠患者須完全自費購買該藥。
中國目前抗新冠病毒藥物嚴重短缺。據中國網民指稱,一盒原價2,300元人民幣(約343美元)的Paxlovid,在天津已喊價到4,800人民幣,廣州則漲到6,000人民幣,甚至有黃牛在黑市喊到一盒5萬人民幣,是原價的20多倍。
美國輝瑞公司生產的治療新冠病毒的藥Paxlovid.
台灣Paxlovid自費價為中國售價2.5倍
據中國官媒報道,中國醫保局和輝瑞談判前,Paxlovid在華市場每盒報價已從一盒2,300人民幣降至1,890人民幣。綜合外媒消息,輝瑞於談判時還大幅讓步,將價格下殺至每盒604人民幣,但中國醫保部門仍嫌貴,最終談判破裂。
相較於其它國家,Paxlovid在中國的售價其實偏低。Paxlovid在美定價為每盒530美元,在台更高。根據台灣1月通過、適用於無健保身份、非本國籍人士的新冠用藥自費費率來看,Paxlovid每盒為新台幣21,979元(約725美金),約為中國現行售價的2.5倍。
台灣供自費使用的其他新冠治療藥物,包括同樣為口服藥的Molnupiravir(莫努匹拉韋)價格為新台幣21,698元,而Remdesivir(瑞德西韋)則為每劑新台幣11,743元,但每次療程需4-6劑。
另外,預防性單株抗體Evusheld(恩適得)最昂貴,一劑需新台幣55,509元,單次療程需施打2劑。
對此,位於台灣新北市的土城醫院內科部感染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楊政晧在接受美國之音時表示,台灣目前每日確診人數在3萬人以下,其中僅約有1%的患者須使用到此類抗病毒藥物,而新冠用藥在所有抗病毒藥物中,若公費不給付,自費價格確實偏高。
楊政皓說:「抗愛滋病藥物,一個月的療程的話,差不多也是12,000到15,000之間台幣。所以它這個(Paxlovid)藥品,如果以口服劑型來說,的確是稍微高價了一點。」
台灣公費給付Paxlovid民眾無須付費
根據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去年台灣衛福部的新冠肺炎防疫經費總計新台幣943億元,今年則編列新台幣845億台幣元,其中新台幣273億元(約32%)將會用於新冠抗病毒藥物,凡具有健保身份的本國籍患者,皆無須付費。
位於台灣新北市的土城醫院內科部感染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楊政晧
楊政皓說:「目前的開立流程其實很迅速,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很多時候,病患是經由視訊的診療,醫師診斷之後,如果有相關風險,就可以直接開立藥品。病患如果在隔離當中,他可以請家屬來代領藥,然後開始使用這類的藥品。」
台灣早自2020年起,就陸續將針劑型的Remdesivir(瑞德西韋)、口服藥Paxlovid、Molnupiravir及單株抗體Evusheld等抗病毒藥物,納入採購計劃。是亞洲第一個同時備有Paxlovid和Molnupiravir兩項用藥的國家,也是僅次於日本,第二個取得Paxlovid的國家。
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台灣針對Paxlovid的投藥率約11%,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根據台灣疾管署的統計,截至1月11日,台灣已購入182萬人份的Paxlovid,目前到貨量約112萬份,其中已使用近八成,其餘庫存應可再用兩個多月。至於Molnupiravir則僅採購約30萬人份,已使用超過六成,其餘庫存近7萬份尚可使用3個多月。而預防性單株抗體Evusheld已到貨1萬劑,目前已使用1,255劑,庫存量8,745劑,尚可使用14個多月。
Paxlovid效果佳醫師:5日內用藥成效9成
感染科醫師表示,目前Paxlovid、Molnupiravir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單次療程約5天,用於治療輕至中度感染,但恐轉為重症的高風險患者,以降低病人重症住院之風險。
年滿12歲、體重40公斤以上的輕症病患,若具有重症風險因子者,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都適用Paxlovid。
Molnupiravir則適用18歲以上的輕症病人,未使用氧氣、具重症風險因子且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者,也是一樣於發病5天內投藥。
「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大於65歲者,患有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及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且BMI大於25、懷孕或已知帶有重症風險。
位於台北的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
位於台北的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表示,以臨床實證來看,Paxlovid較有效,能減少約2/3的重症死亡,Molnupiravir則只能減緩約1/3。另有研究指出,Paxlovid能降低26%的長新冠風險,不過須於發病5天內投藥,才有9成以上的成效。
長新冠指得是患者陽康後,仍持續乾咳、腹痛甚至「腦霧(偶發性認知障礙)」等後遺症。
陳宜君告訴美國之音:「這兩個藥物的治療對象,是門診的病人來預防重症,可能惡化、甚至死亡的高危險的民眾,但是是輕症。在門診使用,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必須在發病的5天之內使用,才能展現出很高的保護力。那你延遲治療、變成中重症的話,效果其實是不好的。」
但Paxlovid等用藥針對各變異病毒株是否仍具療效?
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抗病毒藥物旨在減少病毒跟細胞表面受體的結合併抑制病毒的複製,以目前橫掃美國、盛行率達到30%的奧秘克戎亞型毒株XBB.1.5來看,使用Paxlovid跟Molnupiravir仍具療效,但未來能否緩解其他高變異性的病毒,尚難以驗證。
周百謙說:「台灣使用的比例,大概65歲以上、幾乎一半以上有使用,除非病人拒絕。65歲以下的一些高風險族群,在我們門診看起來,是20%、30%以上有使用。整體來講,這些抗病毒藥物,只要病人屬於輕症以上、接近重症的幾乎都使用過。」
中國棄、台灣用,專家:中國醫保複雜 Paxlovid議價不易
台灣頻繁投藥的Paxlovid,卻遭中國醫保體系棄之不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
對此,周百謙表示,藥廠對藥物的定價,牽涉到開發、臨床研究、生產和庫存等各項成本,至於賣給各國的價格則受限於合約量,也有不同的報價。他說,中國醫保體系複雜,各省用藥量不一,但總量大,應該不易議價。
他推估,中國全國的感染率應已接近50%,其中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應已度過首波的感染高峰。在此前提下,若按照Paxlovid的適用族群,中國至少有1億人以上的老人須使用Paxlovid,潛在的龐大藥費恐壓垮財政。
周百謙說,中國的困境是,連止痛藥都缺的前提下,這些適用於「後線」、價昂的抗病毒藥物恐遭大量浪費、用於「一線」,不當使用將對中國醫療系統帶來極大的考驗。
新冠用藥價昂防不當使用
他說,台灣第一線治療新冠病毒的醫師都已熟悉新冠用藥的使用,及其對肝臟及腸胃的副作用,因此,可有效降低不當使用。
周百謙說:「Paxlovid在用藥的同時,要停許多的心臟科藥物跟抗凝血藥物,(中國)大陸如果醫療數據沒有完整地建立,要叫病人停藥非常困難。大陸(醫保)系統非常的複雜,還有不同程度的社保跟醫保,所以,Paxlovid本來就不是便宜的藥物。到底哪些省份、哪種保險身份會需要給(藥)?會不會影響到原先正常治療的一些疾病?這都需要從長計議。」
周百謙說,中國疫情大爆發下,盛行的病毒恐非新冠原始株。在疫苗覆蓋率不明下,若中國醫師投藥經驗不足,貿然使用這些藥物,效果恐大打折扣,也可能反而致死。
周百謙說:「(中國)死亡人數會不會再往上攀升?這部分,我們還是會看,未來的中央政策是趕快注射完疫苗、達成所謂的群體免疫呢?還是透過這些藥物來提供後線的防護?我覺得,這個部分有許多的經濟考慮、醫療制度以及保險考慮,不是單純的用藥的、價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