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中國抗疫的尷尬:如何去把「勝利」宣告兩次

實際上,比「清零」更重要的表述是「勝利」。勝利首先是中國體制優勢和國家能力的勝利,「仲音」10月12日的評論,提到西方國家不是不想「清零」,而是沒有能力清零,這是2020年3月中國病例逐步清零而世界疫情爆發後建立起來的自信敘事。其次是道德的勝利,習近平2022年6月在武漢考察時講,「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不能讓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尤其是要保護好老人、孩子」,老人和小孩於是成為支持清零的輿論的重要武器,許多人質問「躺平派」:你家有老人和小孩嗎?

對中國整個官僚系統來說,「二次勝利」是三年防疫的彌賽亞時刻,在宣佈勝利之前,疫情這場政治運動都還沒有結束。

——本文作者賈素之

2023年1月3日,上海,醫院的大廳里擠滿了患者,其中大部分是感染2019冠狀病毒的老年人

勝利之後如何繼續勝利,這是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要面對的最大難題。早在2020年9月,習近平就召開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宣告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當時還預言了未來將有終局時刻,稱要繼續常態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自此,關於防疫政策的官方表述,始終是堅持「動態清零」,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勝利的苦果:贏了以後如何再贏一次?

在清零被打造成制勝法寶的三年後,沒有一條不清零而能宣佈勝利的道路可以走。

2022年10月10日至12日,在民間渴望「放開」的情緒急劇升溫時,《人民日報》署名「仲音」的寫作小組連續三天發文,強硬表態「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仲音」關於防疫政策的評論,常常被地方政務微信和地方黨媒轉發,在2022年下半年被廣泛看作中央釋放的防疫政策信號。也因此,當11月11日國務院出台放鬆管控、整治防疫「層層加碼」的二十條措施時,對地方政府來說是相當困惑的,這究竟表示防疫政策真的要鬆動,還是不過又一次的「既要又要」。

在字面意義上跟隨文件的指示,還是解讀信號的隱含意思,意味着截然不同執行路徑。以武漢市政府為例,官方政務公眾號在11月19日發文,學習11月12日起「仲音」連續發的7篇文章,「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動態清零」仍然是這些文章強調的重點。因此,和大部分城市一樣,武漢市的決策是收緊防疫政策,11月26日,武漢要求落地武漢的人5天內不准進出公共場所的當天(許多城市都執行了這一規定),新疆烏魯木齊的居民已經上街抗議封控。

在11月27日至29日,上海、北京成都、廣州等城市接連出現示威抗議,民眾喊出「不要核酸要自由」後,《人民日報》「仲音」在11月29日依然發文表示不能躺平,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這是「仲音」最後一次提及動態清零,第二天主管防疫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召開座談會,未提及動態清零)。如果「仲音」代表的信號能反映中央有關防疫政策的意志,那麼至少直到11月末,清零仍然被執政者看作是不可撼動的目標。如果「仲音」和地方政府都錯誤領會了「二十條」所傳達的鬆動含義,而慣性地執行清零任務,則意味着中央和地方的信息溝通和決策機制已經近乎失靈。以上兩者,可能同時成立。

實際上,比「清零」更重要的表述是「勝利」。勝利首先是中國體制優勢和國家能力的勝利,「仲音」10月12日的評論,提到西方國家不是不想「清零」,而是沒有能力清零,這是2020年3月中國病例逐步清零而世界疫情爆發後建立起來的自信敘事。其次是道德的勝利,習近平2022年6月在武漢考察時講,「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不能讓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尤其是要保護好老人、孩子」,老人和小孩於是成為支持清零的輿論的重要武器,許多人質問「躺平派」:你家有老人和小孩嗎?

12月2日,「仲音」的文章已經不提「清零」,但仍然表示要「迎來這場攻堅戰的勝利」。這是一個極難找到台階走下的宣傳懸崖,既往的勝利跟清零高度捆綁,因為如果沒有清零,就沒法標識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區別,也會從道德制高點摔下——一定會有死亡病例,老人和小孩怎麼辦?在清零被打造成制勝法寶的三年後,沒有一條不清零而能宣佈勝利的道路可以走。

回看2022年11月11日「二十條」推出時孫春蘭的講話,她一方面強調要堅持「動態清零」,另一方面也提出新的說法,「走小步不停步」。孫春蘭傳遞的是前一天習近平召開的最高領導層會議的精神,僅從字面上理解,彼時定下的策略是一邊清零一邊轉換防疫模式,慢慢鬆綁,在贏的同時繼續贏。但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清零已經是徹底拉停社會機器才有機會達成的目標,如果不放下清零的勝利果實,是無法再勝利一次的。

邏輯困境之間,地方政府集體選擇了執行清零鐵律,不是因為領會不到中央意思,而是已無主動性可以發揮。所以12月1日,在已經有城市放鬆防疫政策的情況下,遼寧省錦州市政府發文,稱「能清零而不清零,實在是太可惜了」。用中國流行的科幻小說《三體》中的詞彙講,清零早已成為中國官員的「思想鋼印」,「思想鋼印」可以操縱一個人去相信一件理性和邏輯上顯然不成立的事情。

2022年12月10日,北京,穿着防護衣的工作人員清拆柵欄,將其帶離被封鎖的社區

失憶共和國

「對美國人(的死亡)每天都準確統計到個位數,對自己人說很難準確判斷,怎麼說你們好呢!」

中國防疫政策的倉促急轉彎是肉眼可見的。11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仍然強調「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複雜」,多次提及「防止疫情外溢」。而一天之後,11月30日,孫春蘭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新聞稿指出「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僅在一天之間,衛生系統的判斷就從「形勢嚴峻」轉為「新形勢」,無怪坊間笑談「經有關部門約談,新冠病毒已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降低毒性」。

從公開的會議內容推斷,決策層的心意轉變發生在11月30日前後,自此,「外放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成為歷史,不再被官員和媒體提及。各個城市也在12月1日開始鬆綁防疫政策。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再次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新十條」,確認不再查驗核酸和健康碼,陽性感染者可以居家隔離等新措施,但政策是滯後的,此時各地的核酸檢測點已經陸續撤離,真實的感染數據急劇上升。

政策的過山車讓公眾惶然失措,隨着感染潮出現,退燒藥、抗原檢測試劑被搶購一空,價格翻了幾倍且依然短缺;失去檢測能力的醫院出現大片院感,陽性的醫護人員給排長龍的陽性民眾看診;2020年武漢的救助文檔再次出現,民間通過共享文檔求退燒藥;感染海嘯讓北京、深圳等城市幾乎癱瘓,公共交通人流斷崖式減少。無論是清零派還是放開派,不同立場的人都在表達不滿,質疑為什麼毫無準備地放開。

與此同時,官方圓滑地從「動態清零」模式直接轉入了「科學防疫」模式,國家衛健委開始普及老年人打疫苗的重要性、居家隔離指引、抗原檢測試劑如何操作等等,和數日前所有宣傳資源都用在為「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護航相比,仿佛突然失憶。

隨着政策突變,官方媒體關於病毒的宣傳口徑也發生改變。新華社在12月31日發文稱「無症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後遺症」,試圖為降低感染潮帶來的恐慌。而11月24日,新華社剛剛發佈報道,渲染「長新冠」對個人健康、社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同時,新華社還在公眾號科普「長新冠」可能被低估,這些素材被地方媒體和政務平台大量轉發。官媒不可看「合訂本」的笑話依然鮮活。

和2020年初武漢疫情一樣,突然的政策轉向也讓中國的市場化媒體暫時獲得了一些報道空間。財新網、《三聯生活周刊》、搜狐「極晝」團隊、《南方周末》、《八點健聞》等媒體發出了關於感染率、發熱門診受衝擊、農村如何應對新冠、新毒株科普等疫情報道。但在由官方數字構成的世界裏,始終沒有準確的感染數據來反映疫情的嚴峻程度。

12月7日「新十條」推出,常態化核酸終止,但衛健委仍在依據舊口徑每日公佈新增確診病例,比如12月8日,衛健委報告全國新增3637例確診病例,12月14日,衛健委表示,由於無症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核酸檢測,無法掌握準確數據,因此之後公佈的數據不再包含無症狀感染者。這似乎在暗示數據的不準確是無能為力,也暗示海量的感染者大部分是無症狀感染者。

12月23日衛健委公佈全國每日新增4128例,這個數字明顯失真,也和公眾感受到的現實嚴重脫節。有網民稱之為「現代版掩耳盜鈴」,也有人認為這只是「過於僵化官僚」的一種表現。

12月23日,隸屬於山東黨報系統的《半島都市報》透露官方實際上掌握了真實數據,青島市衛生健康委主任表示,根據監測數據,青島每日新增感染量為49萬人至53萬人,且預計增速為每天增加10%。青島公佈真實數據的做法在微博引發好評,但第二天,《半島都市報》編輯了這條微博,把數據刪除。這一插曲也吻合英國《金融時報》12月25日的報道,中國疾控中心的官員在內部會議上透露12月前20天約有2.5億人感染了病毒,一天的感染人數大約為3700萬人。

12月25日,衛健委宣佈不再公佈數據,改由中國疾控中心發佈。中疾控接過了這一任務,每日依然機械地發佈由核酸檢測得到的疫情數據,2023年1月8日,中疾控公佈的全國新增確診數據為1.4萬人。

12月29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回應中國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數的問題,他說:「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周期過去後,才能比較精準地判斷,現階段應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優先位置。」但有網民尖銳反問:「對美國人每天都準確統計到個位數,對自己人說很難準確判斷,怎麼說你們好呢!」

2022年12月21日,北京的一家藥店裏一個空架子,由於疫情,許多相關的藥物售罄

正確的歷史記憶

宣傳系統、政法系統、外交系統的接力,也難以為這次毫無準備的政策急轉彎找補,更別提建立起比肩2020年的自信敘事。

對維持清零體制近三年的官僚系統來說,失憶只是權宜之計,如何重建勝利敘事才是最緊迫的問題。12月7日,「新十條」發佈的當天,新華社嘗試定調,發表題為《在堅持中贏得戰略主動——近三年來我國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述評》的文章,「近三年來,病毒弱了,我們強了。以爭分奪秒的加速度,提升應對疫情大考的能力,我們等來新冠病毒的致病力下降。」

這一說法在民間也有回音,「國家保護了我們三年」的文案在社交媒體病毒式傳播,按照這種說法,封控為放開後的死亡爭取了時間。但這一論述假裝奧密克戎的致病性是2022年底才減弱的,迴避了為何一整年的時間,都在用最嚴格的封控手段應對奧密克戎的問題,同時也置當下的高死亡率於不顧。

12月15日,《人民日報》「任仲平」寫作小組發文,任仲平嘗試為三年作結,題為《三年抗疫,我們這樣同心走過》的文章開頭就描繪工廠機器轟鳴、大街小巷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但這和12月15日因感染海嘯而蕭條異常的城市景象完全不符。「任仲平」是「人民日報重要評論」的意思,這個筆名最早出現在1993年,通常只在重要的歷史時刻發文,比如奧運會、建國6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在紙媒時代,「任仲平」的出現是標誌性的,但此刻這篇文章沒有引起任何波瀾,更起不到一錘定音的效果,這是宣傳系統對其公信力和政治遺產的自我消耗,或者說,是一種宣傳上的「層層加碼」。

對宣傳系統來說,當下的感染海嘯不是疫情,政策的轉變才是疫情,三年歷史在放開的一刻就宣告終結,這種獨特的時空觀實際上透露了體制對防疫的理解——不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事件,是一場政治運動。任仲平的文章用了7個「主動」,來強調政策轉向是高瞻遠矚的「主動求變」,以填補急轉彎時刻的信息黑洞和決策黑洞。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共黨內二把手李強在12月25日的一次全國電話會議上,敦促醫療、交通和其他經濟部門的高級官員充分認識、充分肯定習近平動態清零政策的「巨大成效」。

12月29日,負責維穩的中共中央政法委也召開會議,強調了「兩個正確」:近三年來,我國疫情防控大政方針科學有效、完全正確;現在,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實事求是、完全正確。這頗有習近平2013年提出的改革開放前後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的意思,動態清零不能否定放開,放開也不能否定動態清零。

以「戰狼」聞名的外交系統也參與進敘事鬥爭之中。中國駐法國大使館1月1日發文《中國抗疫成果不容抹黑篡改》,反駁法國媒體「動態清零政策失敗」等五大謬誤。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經常語出驚人,12月14日,官方公佈了他接受採訪的紀要,他提到「一些地方政府沒有正確理解中央政策。他們有些思維定勢,沒能及時準確領會『20條措施』的精神要義」,似乎已經沒有「完全正確」的整全敘事,而必須用地方的錯誤來交換中央的英明。

1月8日,中國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並將傳染病等級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同時廢除入境隔離措施。同一天,新華社再發文嘗試建立勝利敘事。這篇文章用了「揭秘」的筆調,文風詭異——「在2022年11月10日,深秋的北京。一場非同尋常的會議,在中南海召開」;把時間編排得緊迫和及時——「2022年10月,中國疾控中心,國家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一個個急診、重症和死亡病例標本,從哨點醫院抽樣採集,經過基因組測序後,數據匯集到一起。」這篇文章對「勝利」念念不忘,以「讓我們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作為結尾。

通過對時間線的取捨,新華社嘗試講出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研究、逐步規劃、逐步放寬,每一步都做足了準備的決策過程。但必須用「揭秘」的方式來為歷史打補丁,已經透露政策轉向的突然。公眾對此並不買賬,在微博,有網民說:「10月份11月份瘋狂的做核酸,12月份說放開就放開,真是一點點準備都不做就放開了,還是病毒最施虐的季節」,還有人問新華社:「你們自己信嗎?」然而黨媒信不信並不重要,即便文件和政策滯後於現實,但它們錨定了歷史節點,後世回頭看,也許會相信這是一場有備而來的勝利。

2020年6月,中國成功清零後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時表示,這是為了「留下正確的人類集體記憶」,正確的記憶因此成為一個熱詞,總結了中共官方對歷史敘事的熱情。但宣傳系統、政法系統、外交系統的接力,也難以為這次毫無準備的政策急轉彎找補,更別提建立起比肩2020年的自信敘事。

2023年1月4日,上海,疫情爆發,一名工作人員在殯儀館查看屍袋

誰是受害者?清零政策的「奧斯維辛之後」

對於民粹勢力來說,找到對立者是重要的,而在真正的反對者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體制內相對不極端的人就會成為新的靶子。

12月11日,對輿論水溫有敏銳嗅覺的胡錫進發文,稱「一些人的第一反應是『秋後算賬』,把這次重大調整當成否定我們之前防疫政策的證據。我覺得他們犯了基本的邏輯錯誤。」胡錫進說,不應該把三年防疫稱為「人禍」。「中國今年入秋以來疫情猛烈,過去的辦法代價太大,行不通了,而病毒的致病力又下降了,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選擇了放開封控。」

靈活如胡錫進,也難以和複雜中國共存,11月20日,他還在為「動態清零」護航,稱放開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冬明春的中國決不會那樣做」。

和胡錫進的不要算賬相對的,是堅持討論對錯的一批人。媒體人彭遠文在朋友圈發文,稱「今天的局面,『堅持動態清零』要負全責,而不是放開派的責任。」他分析,為清零做的事情,比如核酸、健康碼,沒辦法為放開後所利用,是無用甚至是起負作用的準備。彭的文章截圖,被社交媒體全面屏蔽。

紐約時報》記者袁莉羅列了一些要求政府承認錯誤、向國民道歉的聲音。由於審查機器的工作,這些聲音無法在社交媒體形成合力,袁莉總結:「在執政的73年裏,中共從來沒有為中國人民在其統治下遭受的任何殘暴行為道過歉。」

在2022年12月31日發表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罕見地承認了中國有不同聲音,他說:「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這被理解為是對11月底抗議封控運動的懷柔回應。

在中國大陸收聽量眾多的播客《隨機波動》在最近一期節目中也陳述了個體在三年防疫中的「創傷」經驗。一位主播指出意識到「受害者」身份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要承認自己是一個受害者,我要承認在這三年中我經歷了巨大的傷害,可能大部分人都經歷過傷害。我們需要做的是記住那些傷痛,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去梳理這些創傷是很重要的,如果它不能變成一種控訴,它起碼也要變成一種證言,證明我們曾經經歷過這一切,證明我們曾經作為受害者存在過。」

這期節目的主播還陳述了她們經歷的「愧疚感」:「如果我們過得好,我們其實也會愧疚,會覺得說為什麼我們有資格比其他一些人過得更好一點?」這種心境幾乎與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萊維在《被淹沒與被拯救》一書中寫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時提到的「羞恥」一脈相承:「在理性層面上,集中營的囚犯們並沒有什麼可羞恥的,但他們仍然感到羞恥,尤其對於那些有機會和力量去抵抗的鮮明例證。」這類創傷敘事很少見於輿論場,這期音頻節目也被微信公眾號刪除。

與此同時,「平反冤假錯案」的聲音也出現。一些人開始為曾被官方以「造成疫情傳播」的理由判刑的人發聲,一個卡車司機因為「瞞報行程」而在2022年10月31月被判4年,有網民表達同情,也有不少人認為,「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判刑合法合情合理」。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等五個部門發佈通知,稱對違反防疫措施的行為,不再定罪處罰,正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應該及時解除羈押。但各地因為白紙抗議而被逮捕的人,仍有人未獲自由,也陸續有要求「放人」的聲音在社交媒體出現,但受困於審查制度,聲量不大。

對於支持清零政策的人來說,他們也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一些人對國家政策的轉向表示了不滿,直言自己以後絕不做「沉默的大多數」,要發聲反對放開。但更多的火力指向了鼓吹放開的人——這些人被稱為「躺平派」,後來被罵為「躺匪」,最後以諧音「唐飛」代稱,尤其是11月份上街舉白紙抗議的年輕人。

當感染海嘯造成了死亡之後,類似的憤怒越來越多。一個網民在微博說:「2022年這個冬天太寒冷。記住那些撞門砸牆要自由的A4唐飛們。」A4指的是A4規格的白紙,指向的是抗議者。愛國作家張憶安的母親去世,他在微博表示,「我與躺平派不共戴天」。不過這類聲音也招來很多對抗的聲音,輿論場罕見地四分五裂,沒有壓倒性的主流聲音。

由於真正在政治上持異見者早已無公開發聲,而由執政者主導的政策轉向也很難歸咎為「境外勢力」搗亂,希望一直清零的保守主義者的憤怒大部分指向了體制的忠誠僕人胡錫進,和體制內的醫生領袖張文宏。一個家中有人感染的網民說:「我,恨死張文宏胡錫進們」。民粹帶頭人「孤煙暮蟬」也把這兩人並列提及。對於民粹勢力來說,找到對立者是重要的,而在真正的反對者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體制內相對不極端的人(竟然有朝一日這樣形容胡錫進)就會成為新的靶子。這也說明在國家未統一起勝利敘事的時候,民粹勢力難為無米之炊。

2022年12月31日,湖北省武漢市,疫情期間,人們聚集在一起慶祝新年並舉著氣球

民族主義及時救場

對中國整個官僚系統來說,勝利是三年防疫的彌賽亞時刻,在宣佈勝利之前,疫情這場政治運動都還沒有結束。

隨着更多人經歷感染,圍繞清零政策急轉彎的討論也越來越失去焦點。討論感染症狀的娛樂化說法也一度流行,人們用「刀片株」、「乾飯株」等詞彙來形容自己的症狀。康復後運動可能感染心肌炎的討論熱度也極高,從主流媒體到自媒體都花不少筆墨回應這一問題,同樣的話題在香港和國外的感染潮中並未變成傳播學現象。

更主流的討論集中在退燒藥和特效藥上,有網民做了不同藥物的搜索熱度變化視頻,隨着放開,連花清瘟的熱度逐漸被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超越並遠遠拉開,集體發熱退潮後,隨着重症高峰的出現,輝瑞特效藥Paxlovid的熱度又超越了其他。

有關Paxlovid的紛爭大概是放開後的輿論中第一個切中民族主義情緒的。這款藥在中國醫院的處方價格是1890元,但在黑市已經炒至2萬元。面對Paxlovid進入社區醫院、網絡銷售渠道的新聞,有不少人表示了憤怒,一種常見說法是「如果特效藥有用美國就不會死一百萬人了」,有人認為這是美國和中國的內奸在利用疫情發財,跟核酸企業一樣。1月8日,醫保局宣佈由於Paxlovid報價過高,沒有納入醫保。這則消息引發了一些對醫保局的失望情緒,同時也有人慶賀中國醫保的錢不會被美國掏空。甚至對Paxlovid表示了歡迎的胡錫進都被網民攻擊,以至他不得不激烈反擊:「不用反對老胡,去反對中國政府吧,那是國家的決定。」

第二個切中民族主義情緒的,是其他國家限制中國旅客入境的新聞。12月底,美國要求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必須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日本、韓國、印度、英國等國家也相繼對中國入境旅客提出核酸或隔離要求。對於這些政策,既有網民表示理解,「想想之前中國的入境要求」,「誰讓咱的數據不透明」。

但更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針對中國的故意使壞,「別國讓你放(開)的目的就是不為了你好,現在國外防你了,明擺着就是搞你。」央視新聞就也發表了同樣意思的評論:某些嚷嚷着要中國「放開」的國家,現在卻限制起中國人來了。有網民嘗試講道理:「當初我們是為了清零,不能有外來的傳染源。現在呢,他們自己國內是陽圈,多一隻少一隻有什麼區別?」對政策急轉彎的不滿,快速地被「民族仇恨」取代。

外交部的回應也逐漸「霸氣」。在12月29日時相當克制,「各國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1月3日則加重了語氣,稱之為「試圖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達到政治目的做法」,1月5日要求其他國家「不應藉機搞政治操弄」,1月9日則預告「中方堅決反對並將採取對等措施」。1月10日,中國暫停向日本、韓國公民簽發赴華簽證,以反制兩國的「歧視性入境措施」。官方的強硬反擊引起主流輿論的積極擁護,也有網民表示最好停發所有國家來華的簽證,三年關閉邊境之後,民心對「封鎖」似乎更加親近。

勝利敘事無法憑空搭建,官方似乎意識到民族主義仍然是籠絡人心、挽回政府公信力的最佳手段。1月8日,《人民日報》等黨媒開始關注索尼公司的「辱華」事件,他們指出,索尼在2022年10月12日發了一張狗的照片,投射出「十足的惡意」,因為當天是邱少雲犧牲70周年。索尼的罪行還有2019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發佈新品耳機,2021年宣佈7月7日(七七事變)發佈新品。這一「獵巫」行為的憑空捏造程度遠超過往,但在新一輪反日情緒的襯托下,既滿足宣傳需要,也滿足民間的泄憤需要。

1月11日,《人民日報》「仲音」仍在繼續書寫防疫評論,這個寫作小組不厭其煩地強調「我們打的是有準備之戰」,並在結尾呼籲,「曙光就在前頭,勝利終將到來。」對中國整個官僚系統來說,「二次勝利」是三年防疫的彌賽亞時刻,在宣佈勝利之前,疫情這場政治運動都還沒有結束。

而勝利需要民意的支持。全員感染的時候不能宣告勝利,人們因缺藥而普遍埋怨政府的時候不能宣告勝利,有大量死亡案例的時候不能宣告勝利。必須等待,等這一波感染浪潮過去,實現群體免疫,經濟恢復增長,社會恢復活力,再站出來宣告,你看,我早已料到了這一切,我們又贏了一次。所以,最懂體察「聖意」的胡錫進說:妄言中國將「反覆被新感染潮折騰」的人,盼點國家好吧。意思是,不要讓領導等勝利太久。

(本文原標題《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的最大難題:勝利之後如何再次宣告勝利?》。)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零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6/185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