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去了一趟相親角 更不敢結婚了

何娜不明白,為什麼僅是匆匆一面,對方就如此執着——這又不是什麼極速配對遊戲。

‌‌‌‌「女大一歲不如男大一輪‌‌‌‌」

何娜第一次來到相親角,就被這裏的熱鬧與混亂驚呆了。

中秋當天,何娜和幾個朋友‌‌‌‌「慕名‌‌‌‌」來到廣州的天河公園。從大門進去,經過廣場、小賣部與翠湖,沿着林蔭道稍微拐過幾個彎,就到了何娜此行的目的地。

所謂‌‌‌‌「相親角‌‌‌‌」,其實本質不過是一條並不開闊的坡道。本只是行人匆匆路過或者偶爾歇腳的一個地方,卻因為其背負的‌‌‌‌「使命‌‌‌‌」而顯得與眾不同起來。相親角的主力軍——父母輩們在地上支起花花綠綠的雨傘,傘上貼着兒女們的簡歷。中午還好,但隨着開放時間到,人流變多,傘與傘、簡歷與簡歷之間的空隙壓縮到極致,一眼望去,無法獲取任何有效信息。

還有許多簡歷乾脆密密麻麻地擺在地上,這種一般是婚戀中介統一帶來的,中介一邊躲避着保安的巡查,一邊鼓動家長們在他這裏為孩子找對象。還有人假裝成電視台的工作人員,讓圍觀者參加他們的‌‌‌‌「相親節目‌‌‌‌」。

何娜默默地站到中介旁,仔細一聽,不禁皺起了眉頭。‌‌‌‌「98年的,24歲不小了。人家媽媽特意跑到廣州來盯着女兒,說一定要今年找到。現在廣州的男女生比例是1:9,你們有女兒的要有使命感危機感了……‌‌‌‌」一旁有人笑應,‌‌‌‌「商品交易。‌‌‌‌」

這裏的簡歷里多是80後的單身男女,當然,實際到場的大多是他們的父母。95後的何娜,年齡則遠小於天河相親角的平均年齡。她本是路過來看看,並不抱有相親的目的,但攀談的人多了,她的好奇心也上來了,便時不時回應幾句,卻也因此感到成為了被‌‌‌‌「物化‌‌‌‌」的對象。有一位大爺的言論讓何娜印象深刻。‌‌‌‌「男的可以大一輪,大12歲,女的大一歲都不行。這是傳統,是古話說死了傳下來的。所以姑娘一定要趁年輕趕快嫁出去。‌‌‌‌」

男方可以大女方近十歲,女方卻哪怕大了三四歲,也失去了了解的可能。也有人不要太年輕的,怕女方‌‌‌‌「不是認真要找‌‌‌‌」。總之,年齡成為這裏評判女性最重要的標準。熙熙攘攘的相親角中,各路人馬從‌‌‌‌「几几年的‌‌‌‌」‌‌‌‌「是本地人嗎‌‌‌‌」開始,一般以各自再看看或加個微信作結。大多數情況下,男找女只要年齡合適,學歷、資產都不在乎。

95年的陳果和何娜一樣,也是第一次來到相親角。

陳果和母親一起路過,看到公園裏有相親角,便進來看看。陳果容貌姣好,也有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按理說有着比較大的自主選擇權。然而,陳果在相親角同樣能夠感受到他人強烈的審視的目光:有個男生想加她微信,被她婉拒後便一直在旁冷言冷語,說她馬上就年齡大了,‌‌‌‌「找不到了‌‌‌‌」。

而除了年齡,何娜也收穫了一些‌‌‌‌「意外之喜‌‌‌‌」。還是那個大爺,在高談闊論中,掃視周圍一群人,看到何娜,‌‌‌‌「我看你的身高,我都替你着急。‌‌‌‌」何娜一米五出頭,身材比較嬌小。‌‌‌‌「女孩子身高要求最低一米六,再低一米五八,低於一米五八人家男方都不會和你見面。所以你要想辦法再長高一點,我教你一個辦法就是多跳繩。‌‌‌‌」何娜感到哭笑不得。

‌‌‌‌「你看看青菜像不像玫瑰花‌‌‌‌」

相親角里,並非所有的年輕人都是‌‌‌‌「路過,進來看看‌‌‌‌」。

有年輕的女生左手拿着奶茶,右手舉着寫有個人情況的紙板,大剌剌地靠在路中央的樹幹上,顯然是天河相親角的常客。然而,當有人想拍照記錄下她的聯繫方式時,她卻顯得很警惕:‌‌‌‌「你們不會是記者什麼的吧?‌‌‌‌」

對方連忙表示沒有在錄音、也沒有拍攝設備,她卻仍然拒絕了給簡歷拍照之類的要求。‌‌‌‌「要加就直接加。之前就有把我的聯繫方式在網上到處發的,還有發到他們朋友圈裏……不好意思,理解一下哈。‌‌‌‌」可能她只想和自己在現場把關過的男生交流,卻被迫信息公開、捲入不想要的關係里;主動來到此地不但沒有給她帶來多少機遇,反而讓她平添煩惱,甚至是危險。

何娜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到達沒多久,何娜就迎來了在相親角的第一次搭訕。‌‌‌‌「你們自己找嗎?‌‌‌‌」一個三十上下、身材矮小的男人帶着打量的眼光湊近何娜和朋友們,試探着掏出手機。何娜注意到男人的手機屏幕早已碎成蜘蛛網狀,猜想他平時的生活估計也是不修邊幅,就不大想與其搭話。而男人卻毫不在意,還在把手機往前遞,‌‌‌‌「加個微信?‌‌‌‌」

何娜有些反感。‌‌‌‌「呃,你是中介嗎?‌‌‌‌」畢竟對方不做任何寒暄、也不詢問自己的個人情況,卻上來就要加微信,所以何娜才會這麼想。然而對方一口否認,只執着地伸出手機,‌‌‌‌「先加個微信吧。‌‌‌‌」何娜委婉地拒絕了,男人卻依舊窮追不捨,大有種‌‌‌‌「我今天不把你搞定不罷休‌‌‌‌」的氣勢。直到何娜一起來的朋友們把男人擋在身後,走出一大段路,那人才作罷。

何娜不明白,為什麼僅是匆匆一面,對方就如此執着——這又不是什麼極速配對遊戲。後來卻又遇到了好幾次這樣的事情:年輕人或中年男人什麼都不問,上來就要加微信,而且脫離了搭訕的範疇,大有糾纏的意思,還沒有大爺大媽們講禮貌;同時也不死守,看到沒有希望了便尋找下一個過路的女生。

有個中年男子,一看就知近四十了,卻含糊其詞地說自己‌‌‌‌「三十歲‌‌‌‌」,並且屢次迴避何娜的提問,執着地要加微信,似乎加上了就萬事大吉了;而當何娜第二次來到相親角,他竟沒有認出何娜,仍舊前來搭訕,還一口否認自己是這裏的常客。何娜自我介紹後,他‌‌‌‌「驚訝‌‌‌‌」地說:‌‌‌‌「上次也有和你一樣工作、一樣地方的人來。‌‌‌‌」

另一位則採取‌‌‌‌「只當交個朋友、聊聊學業‌‌‌‌」的特殊話術,何娜和同行的女生便加了他的微信。當天晚上,他‌‌‌‌「展開攻勢‌‌‌‌」:‌‌‌‌「你好,很慶幸認識你‌‌‌‌」‌‌‌‌「你穿衣有一種文藝的氣息、唯美又小清新的感覺‌‌‌‌」。第二天,何娜發現他似乎給每一個加了微信的女生都發送了一樣的內容:‌‌‌‌「昨天你的搭配有氣質效果,你平時會看一些時尚雜誌書刊嗎?‌‌‌‌」而何娜一行人有的穿着運動服、有的甚至是中性打扮,跟文藝、唯美都沾不上邊。

這樣的單方面對話在一周後又出現了一次‌‌‌‌「你看看青菜像不像玫瑰花‌‌‌‌」,配圖是雕成玫瑰花的青菜。最後的群發則停留在了加上微信的二十天之後:他發了張做飯的照片,只配了簡單的兩個字‌‌‌‌「炒飯‌‌‌‌」。

何娜想過,這難道真的是他們為尋求一份戀情而努力的方式嗎?可如果用現在流行的‌‌‌‌「舔狗‌‌‌‌」一詞,他們卻也沒有多少誠意,消息不改變措辭或者乾脆群發,似乎就可以完成日常的指標。如果用‌‌‌‌「海王‌‌‌‌」之類的詞彙去形容,他們又並沒有那麼遊刃有餘,笨拙得漏洞百出,發出去的消息也大概率石沉大海。

他們幾乎每周都蹲守在天河相親角,既不擺攤、也不看家長擺出的簡歷,目標明確,只向到場的每一個年輕女性發起攻勢。或許像‌‌‌‌「舔海王‌‌‌‌」這樣的自造詞,才比較貼近這一類人的行動模式。

盼望着結果,卻走入循環

儘管只來了一次,陳果已經對相親角大失所望。

縱觀相親角的簡歷,從性別、年齡到戶籍、學歷,以及收入情況和擇偶標準,應有盡有;甚至有的詳細地寫着對生肖和八字的要求。而這些徵婚簡歷的主人公,既有如同加了塑封一般面目嶄新的年輕人,也有早已歷經滄桑的中年人。

然而這麼多簡歷,附有照片的卻少之又少,寫了興趣愛好的也不多,故要作為‌‌‌‌「人‌‌‌‌」其面目依舊模糊,要說的話更像一件件被量化的商品。

‌‌‌‌「女生年齡小,男生有錢就是有競爭力的,沒考慮感情相處的問題。‌‌‌‌」陳果覺得這裏充滿了戾氣,對女性並不友好、對男性也不公平。與何娜同行的男生小鄭也有同感。作為一名男性,經濟能力成為家長們評價他的一項重要指標。來到相親角的幾個下午,他被詢問得最多的就是工作和房產。‌‌‌‌「珠海有房子?遠水解不了近渴。‌‌‌‌」‌‌‌‌「要求沒有什麼要求,但是在廣州一定要有房子。‌‌‌‌」聽罷小鄭對自己職業的介紹,一位阿姨直接問他:‌‌‌‌「為什麼現在的工資比上一份少這麼多?‌‌‌‌」

事實上,陳果來到相親角主要是為了緩解家裏人的焦慮。她也確實在現場大方地和一位年齡相仿的退伍軍人交流了許久,從工作學歷到擇偶標準,聊得還行,最後也交換了聯繫方式。但低效而混亂的相親角在她看來仍舊沒有什麼意義。‌‌‌‌「這裏的試錯成本太高,你想找對象還不如去一些公開類的活動,自然地展開與外界的聯繫……相親角我認為,就是一群退休了的,年齡大一點的人,閒得沒事聚到一起,然後催促年輕人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但是可能這當中他們自己都沒過明白。我覺得她(陳果的母親)不催我,我反而可能更容易找到。‌‌‌‌」

至於跟那位看起來與她十分般配的退伍男生還有沒有繼續聯繫,陳果說聊了幾句自己就懶得回了,也就沒後文了。

年輕一輩的反感,毫無疑問會將他們更加推離父母輩所希冀的方向;然而即使接受了這裏的規則,卻也同樣很難收穫好的結果。

相親角中,一位83年、給自己相親的男士十分引人注目。他印了手掌大小的紙條隨手分發,上面能容納的信息量比一般的大字簡歷反倒多了許多。他對女生的‌‌‌‌「工作、收入無要求‌‌‌‌」,只希望對方‌‌‌‌「性格溫和,不張揚不爭強好勝,賢淑好相處‌‌‌‌」——‌‌‌‌「微胖也沒關係‌‌‌‌」。但一整個周末過去,他仍未覓得如意娘子。

還有人表示已經習慣了每周末來到這裏,就好像上班打卡一樣,除了幫自己兒子相親,許多時候其實在談論自己、講述年輕時候的經歷;相親角的人群也聚集得很隨機,石桌邊甚至有一群大爺針對台灣問題高談闊論,在他們身旁放着一把貼有簡歷卻無人問津的傘,簡歷的主人公是一位五六十歲的大齡女子。

更有擺得很近的一男一女兩份簡歷,家長最在意的如年齡、工資等都相當,但簡歷後的兩個老人並沒有相互交談的意思,只是各自麻木地看着夕陽下流動的人群,機械地等待駐足者、搜尋心儀者。天河相親角表面平穩地運轉着。不過,平穩之下其實是一種低效的、緩慢的甚至持續停滯的狀態。來到這裏的人都盼望着一個結果,卻好像走入了下一個循環。

主動地走進‌‌‌‌「相親的螺旋‌‌‌‌」

去了幾次相親角,何娜卻有了些不一樣的看法。

‌‌‌‌「我跟阿姨們聊得比較多,覺得她們還是挺不容易的。‌‌‌‌」她在相親角認識了一位於阿姨,於阿姨沒有擺攤,但已經連續三個月來這裏為兒子看簡歷了,每次一看就是一整個下午。‌‌‌‌「本來想說兒子成家了就不用擔心了,結果兒子堅持離婚,想再給他找一個兒子又沒有看得上的。(但是)在這裏也很難找到,別人也很挑剔的……我兒子離過婚,衰就衰在這。‌‌‌‌」雖然何娜跟於阿姨的兒子相差太多,基本沒有相互了解的可能,但在何娜被素不相識的‌‌‌‌「舔海王‌‌‌‌」纏住時,於阿姨還是會幫她擋開對方,並勸何娜‌‌‌‌「他長得不好,你不要跟他聊‌‌‌‌」。這讓何娜覺得很親切。

不過,於阿姨也坦言,她最初看到何娜就覺得她‌‌‌‌「比較樸實,沒有濃妝艷抹‌‌‌‌」,符合她對媳婦的要求,‌‌‌‌「我就想找個平凡的女孩子‌‌‌‌」。這讓何娜有些尷尬,畢竟樸素、平凡、不打扮,對一個年輕女孩來說實在算不上誇讚。

快七十歲的李阿姨,則是相親角真正的‌‌‌‌「元老‌‌‌‌」,已經在天河相親角擺攤接近十年了。她告訴何娜‌‌‌‌「中介都是騙人的‌‌‌‌」,又說有的來相親的年輕人也騙人。‌‌‌‌「有的人聊了一年半載、同居了,才發現對方又結過婚、又是鄉下人、根本不是‌‌‌‌『博士』,而是打工的;原本講(有)兩三套房子,但根本也沒房子。(被騙的人)投訴公園的那個保安,那個保安說,是我叫你們在這裏找的嗎?都叫你們不要來了。‌‌‌‌」

李阿姨自己也被騙過。之前她為女兒相到過一個‌‌‌‌「又高、身材又好、形象蠻好‌‌‌‌」的男人,‌‌‌‌「我看他長得帥嘛,年齡又跟我女兒差不多……後來其他家長知道他底的告訴我,他離過婚有個女兒,叫我不要跟他聊。‌‌‌‌」(他)就騙咯,我就沒有跟他聊了……從那一次以後,我都跟那些自己來相親的人說‌‌‌‌『帶你媽媽來』。‌‌‌‌「

何娜後來得知,李阿姨其實已經放棄擺攤了,卻仍舊經常來相親角和熟人坐在一起,只當是過來‌‌‌‌」吹牛‌‌‌‌「。‌‌‌‌」以前擺啊,但我們找了孩子都不乾的,就由她了。‌‌‌‌「何娜由此覺得,相親角或許只是老年人尋找同質化群體、尋求安全感的地方。積極為何娜出謀劃策的李阿姨,每每提到自家女兒的狀況,都會把頭偏開,不讓自己的表情暴露在人前。‌‌‌‌」幾年前就覺得(我女兒不結婚的狀態)不舒服了,到現在已經疲了。‌‌‌‌「李阿姨長嘆一口氣,‌‌‌‌」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是這樣的。‌‌‌‌「

陳果雖不喜歡相親角,卻依舊沒有說得很絕對。‌‌‌‌」我認為(相親角)沒有意義,但是對別人來說肯定是有意義的,至少對那些家長來說是有意義的。‌‌‌‌「

於阿姨仍未放棄為兒子相親。她自嘲自己是‌‌‌‌」舊觀念‌‌‌‌「,但她依然認為親戚到了年紀會疏遠、朋友不可靠,‌‌‌‌」我就想很平凡的人(和我兒子成家)……怕他老了,會孤單。‌‌‌‌「

對於李阿姨來說,相親角即使沒有了相親的職能,卻依舊有其存在的必要。‌‌‌‌」哎呀,你好久沒來了!‌‌‌‌「有人路過,驚喜地招呼她,李阿姨客氣地應和着,接過對方分來的水果。幾個熟識的阿姨人人有份,大家拿着水果,話着家常。

儘管收效甚微,天河相親角卻是老人們能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不僅是現實層面的,更是心理上的。這促使老人們繼續‌‌‌‌」相下去‌‌‌‌「,主動地走進‌‌‌‌」相親的螺旋‌‌」。

但這之中不包括何娜。在相親角浸淫了幾周,有一天她猛然發現自己在遇到別人搭訕時,第一反應是詢問年齡、收入。她感到一陣毛骨悚然,頭也不回地走出了相親角。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全民故事計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4/185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