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沒有勝利可言,誠實意味着一切:年終獻詞

CDT編者按:本文在發佈後僅存活八分鐘即被刪除,微信公眾號「盪鞦韆的婦女」也因此被微信封禁至1月7日。

歷史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2022年終於要過去了。昨日,網易新聞的一則「2022年度事件盤點」,在朋友圈刷了屏。

從年初,「一位上海老人因妻子感染新冠,在微信群中向鄰居道歉「開始,到「廣州解封,市民上街歡呼」結束,視頻畫面歷數了我們所共同經歷的一年。

視頻開頭,是搜索框中打出的一個問句:2022的我們,有着怎樣的集體記憶?

網易新聞的年度盤點視頻丨圖源:網易新聞

媒介,是集體記憶的刻寫者。新聞媒體對歷史的報道本身,也形成一種公共記憶形態[1]。每到歲末年終,我們都能看見各色人等執筆,試圖為「過去一年」進行總結與點評。今年的分裂卻尤其大。

就在網易這則視頻發佈的前五天,12月24日,人民日報也在微博發起話題:「用12句話記住2022」,向網民分享編輯團隊篩出的話:「冰墩墩來接雪容融下班了」「摘星星的媽媽回來啦」「別了,通信行程卡」……

在轉發區,民眾也給出了自己選擇的「2022記憶」:「我們是最後一dai」「他的軟lei是他的兒子」……

人民日報與新華社的年度盤點丨圖源:微博

今年,在市場媒體與官方媒體的割裂間,在正文與評論區的對抗中,我們看見了官方與民間話語,對於集體記憶話語權的激烈爭奪。

這樣的爭奪,早已不是首次上演。2003年初,SARS非典病毒在國內爆發,在十年之後的2013年,市場媒體與官方媒體的評述中,也出現與今時今日,高度重合的分裂景象。

「戰爭突如其來,政府科學決策,人民奮起抗爭,最終走向勝利,由此捍衛了全人類的尊嚴。」以《南方日報》為例的黨媒,在當時呈現出這樣一種敘事。

當時其它黨媒的報道,也常調用戰爭隱喻,具體表述如「偉大斗爭」「保衛戰」「遭遇戰」「打一場硬仗」「狩獵病毒」「前線」「打贏這場戰役」等[2]。

而市場媒體的敘事,則更強調其中的「人禍」部分:SARS爆發初期,官方對疫情的隱瞞、媒體報道的缺位、流言的蔓延和高官的瀆職等。

官方媒體與市場媒體的對比丨圖源:《已結束的「戰爭」,走不出的「迷宮」——SARS十年紀念報道中的隱喻運用與媒體記憶》,新聞記者

可見,在總結歷史之際,我們總能聽見這兩種聲音——一種佔據統治地位的大歷史(History):省略細節、強調結論、井然有序,自認對歷史持有最終評判權,試圖以「真理」去規訓讀者;一種散見於主流話語外的小歷史(history):呈現片段與細節,挑戰政府作為「英明決策者」的角色,削弱其在災難面前的「無辜受害者」形象。[3]

今年,這種宏大敘事的官方話語,在聽者耳中,越發淪為喋喋不休的噪音。而在評論區與市場媒體實錄中的民間話語,則在傳播上爆發出更大的生機,得到民眾的認可與支持。

因為,這種「小寫」的敘事筆觸,是對歷史的民間言說,更是世界的真實肉體。它逼近歷史細部,回歸真實生活。而這種「小歷史」越多,歷史的肌理就越清晰,血肉就愈豐盈。

12月初,我們發表了《大雪時節,回憶三年》(原標題:《寫在疫情三年之際:十六件大事與82個細節》),整理了過去三年的一些細節。

此文在微博發佈後,收穫了225萬閱讀,與1203條評論:網友們向我們投稿,敘述來自民間的三年記憶。近日,我們將其收錄進原文,形成了新的補充版記錄,放在文末「閱讀原文」中,以供大家保存與閱讀。

在記錄之餘,一條網友的留言也刺痛了我們:「我知道,如果再發生類似的災難,一切都將重複。」

三年來,從搶菜到搶藥,從「會不會被隔離」的恐慌到「會不會得重症」的迷茫,我們經歷了病毒與政策的劇變,又有許多景象和心情,好像從未改變。

今天,在記錄之外,我們更想提問,並做出回答的嘗試:三年來,我們究竟何以至此?

01從買不到菜到搶不到藥,防疫政策為何總剝奪人自救的途徑?

12月24日,南京洪武路天橋上,出現了一排裝有布洛芬的密封袋,每袋都用紙條寫着「一次2片」等服用說明。評論區的一條留言,排到了熱評第三:「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南京天橋上的布洛芬丨圖源:微博

無獨有偶,12月19日,騰訊出行服務團隊,上線「新冠防護藥物公益互助」功能,到23日,已實現26萬次民間互助。[4]

民間自救的熱鬧景象背後,是無序放開後,導致的巨大藥物需求缺口。布洛芬為什麼產能不足?民眾為什麼沒有提前囤藥?如今的結局,早已有跡可循。

這兩年,全國各地對布洛芬等四類藥售賣的嚴控持續存在。2021年起,全國各地陸續發佈公告,要求藥店及部分醫療機構暫停銷售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類藥品的售賣。[5]2022年1月23日,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也通報:「為進一步提早發現和管控疫情風險,要求購買四類藥品人員在72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

藥店門口張貼無法購藥的通知丨圖源:微博

央視新聞發佈的購藥限制信息丨圖源:微博

藥品的斷貨,不是正常的市場經濟現象,而是前期嚴控售賣的政策對市場供求關係的扭曲。購藥難、無法購藥的情況,在各地持續兩年。在這種情況下,藥店不會囤貨,藥企賣不出貨,自然也不會備貨和存貨[6]。

這是一種用權力干預市場的政策。記憶倒帶,在封控時期,同樣的一幕也發生過。

2022年4月,上海的一個活動號召人們秀出居家封控期間的菜餚,投票選出最佳者。一件作品,以14.4萬的投票,獲得了壓倒性勝利,名字叫《一個被啃過的饅頭》。

《一個被啃過的饅頭》在廚藝比拼中勝出丨圖源:網絡

彼時的上海人民,為何大範圍缺肉缺菜?根據相關報道,3月28日起,上海浦東、浦西實行輪流封控,封控區域內的住宅小區,所有人員足不出戶,人民無法在菜市場、app上買菜,只能等社區或「團長」送菜上門。

當商超、農貿、市場關停,快遞外賣等基礎物流設施受阻,市場經濟全面停擺,「市民社會」原有的種種職能就會受限,並且統統轉嫁到政府身上。

此時的百姓,無法在內部領域解決吃穿住行,就像退回到不能自主生存的嬰兒,淪為政府的照顧對象。而政府此時從原本的行政機器、市場調控機器,變成了「行政、市場融合機器」,承擔了它原本不可承擔的職能。

為什麼是「不可承擔」?因為,第一,「照料」一座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需要極高的資源調配能力,而政府的公職人員,缺乏對應的治理經驗;第二,權力與職能高度集中於一體後,監督、監管同時缺位。變味肉、山寨油、天價菜,保供過程中,以公謀私的亂象屢見不鮮;第三,市場停轉後,政府不得不額外補貼供給,財政負擔增加,進而又擠占其它公共服務的成本,降低全社會的福利保障。

因此,從封控時期的缺菜,到放開時期的缺藥,本質上,都是同一種政策邏輯造就的結果:權力過度干預市場,使得市民社會的職能讓渡於政府。

日常吃喝的食物、治病的藥物,在封控時期和放開時期,卻不約而同地成為奢侈品——這荒謬的畫面,是來自人為製造的短缺。

人的自我照顧本能和市民社會的正常運轉,是社會韌性的根本來源。有效、長久的防疫政策,不僅不應該限制人的行為,反而應該允許和鼓勵每個個體的行動:廠家生產、商家銷售、市民購買。

以限制人的主觀能動性、控制人的行為為手段——這樣的政策,與人的本能是違背的,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這一政策邏輯本身,也是疫情防控矛盾與痛苦不斷的根源之一。

02缺乏科學和誠實,闢謠之後,為何總沒有真相?

政策對個體與市場的限制,導致了我們「買不到菜、搶不到藥」。而信息發佈可信度的缺失,則導致我們,無法提前「囤菜囤藥」。

還是從放開之後說起。12月7日,「新十條」發佈當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南方都市報記者發出提問:醫療機構治療新冠患者的藥品儲備與保障情況如何?家庭是否需要儲備藥品?

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如此回答:「……我們已經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這些對症治療的藥物以及抗病毒藥物,包括中藥、西藥等藥物,包括抗原試劑,進行一定的準備。同時,通過分級分類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會選擇居家治療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求基層的醫療機構,還有藥品零售網點等也要做相應的準備,這樣來保證藥物的可及性。……最後也要提示大家,沒有必要去囤積和搶購藥物。隨着整個工作的部署,無論是在藥品銷售網點,還是在醫療機構,這些藥物是充足的。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的問答丨圖源:越秀山邊

做了準備、藥品充足、無需囤藥——這是政府向民眾傳遞出的信息。無獨有偶,為什麼3月,上海的老百姓不提前囤菜?

因為,在2022年3月15日,上海發佈曾明確回應,指出「上海封城」傳言不實。3月23日,上海新聞廣播發文再次提出,「希望廣大市民不信謠、不傳謠,也不要搶購囤積食物等生活用品」。

而僅在4天之後,3月27日晚上,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發佈通告,稱上海將實施封控,封控區內住宅小區封閉式管理,人員足不出戶。

到底是封還是不封,到底是囤還是不囤,甚至到今天:到底是有後遺症,還是沒有後遺症?

三年來,細數無數次「闢謠」和「通告」的反轉,你會發現,這樣的問題一直伴隨我們至今。

10月13日,吳尊友發言稱有後遺症。12月1日,崇雨田發言否認丨圖源:網易新聞、新京報

變幻莫測、可信度不足的政策發佈,讓公眾陷入無法提前準備的無助;前後矛盾的科普,引發人群的分裂與站隊,又造成了大眾認知和行為上的迷茫。

三年來,我們的諸多「來不及」與「不知道」,都來自於可靠信息渠道的缺失。而其中最明顯的,便是權威發聲渠道,公信力的逐步喪失。

當官方話語只是不斷對民間「闢謠」、選擇性進行科普,卻無法誠實地發佈信息,人們便只能陷入無助與迷茫。

當一個人不誠實,需要整個行業來糾正;當一個行業不誠實,需要整個社會來糾正;當一個社會不誠實,那麼便沒有人知道何為真、何為假,只剩下陰謀論的甚囂塵上。

03相信個體的力量

2022年12月23日,青島公佈了一份數據:按照監測數據推算,青島目前的每日新增感染量為49萬-53萬人,明後天(24-25日)會在此基礎上以10%的增速增加。

12月25日,浙江省疫情防控發佈會,也做出數據公佈:在人口6500萬的浙江,日新增感染人數已突破了100萬例。

青島公佈數據丨圖源:微博

在數據發佈的微博之下,有網友對此評論:「開始說實話才可能辦實事。」

而在部分城市的公佈之外,中國目前整體感染者數量,醫療機構收治者中的重症率、死亡率,重症患者中是否合併別的病毒感染,大眾接種疫苗情況,這些數據都暫不明晰[7]。

也正是由於無法在官方渠道全面了解疫情發展的真實狀況,目前各地的公眾輿情,也極為混亂。有人極端恐慌,又有人盲目樂觀[6]。

回顧三年,從封控到放開,我們看似經歷了巨大的轉向,卻總是在「不知情」中,陷入無法決策與判斷的迷茫;又總是在「買不到」中,陷入無法自我照顧的無助。

再往前追溯,從近十年前,SARS爆發十周年之際,官方話語利用「戰爭」隱喻重述歷史、重塑媒介記憶,到時至今日,人民日報與網易新聞對「2022年度記憶」話語權的爭奪——我們可以看見,變化的事件中,不變的決策邏輯和話語慣性。

後現代主義認為,世界的整體性只是人為構築的假象,而真實的世界,原本就是由碎片構成:細節之中,是對歷史的民間言說,更是世界的真實肉體。

從反對剝奪人主體性的防疫政策,到呼籲信息公開、科學與誠實,我們始終相信的,是來自個人本身的力量。

正如《南方周末》在2012年的新年獻詞中所說:

這是一個亟需正義的時代,而你對權利的堅守就是正義之源。

……

點亮自己,權利便能着床,能動的個體由之生焉,公民由之成焉;點亮自己,權利便會團結於權利,公民社會由之生焉,制衡權力的力量由之成焉。

公民強大,社會才會強大。社會強大,公民的尊嚴才得以保障,每一個個體才能夠主動參與國家的制度運轉。

人們深愛自己的國家,只因她能保障正義與安全,只因她不斷由公民們親手「重建」。國家與公民之間血脈貫通,於是公民的悲傷,成為國家的悲傷,於是國家的榮光,成為公民的榮光。

無論是SARS爆發十年之際的2013,還是如今正被總結和評述的2022:我們始終沒有勝利可言。而每個親歷者的個體誠實,和在瞞報、信息缺失和勝利宣言中缺位的官方誠實,始終是牽動歷史發生和留存的最大線索。

新的一年,我們期待,無論官方和民間,都更誠實地記錄和面對自己。

普通人,在眼下能做些什麼?我們的回答是——

去支持逼近歷史細部的記錄,去嘲諷井然有序的真理。去點燃思想的光芒,重拾行動的理性。

我們要從枯竭僵化,走向人性復甦;從底層互鬥,走向公民互助;從欺瞞掩蓋,走向科學與誠實。

我們朝向前方走去,並將真實的歷史,留存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收錄民間記憶後,新版的《大雪時節,回憶三年》,已更新在連結中:https://gelatinous-sprite-fb3.notion.site/1fd113c627d649918720cea224870c81

新年之際,請惠存這份時代的備忘錄。

撰稿丨秋騫牧四蕩婦2號

本文的寫作者們,有心理學、新聞學、哲學、城市規劃與社會治理的學術背景。文中分析均基於各學科視角展開。

排版丨盪鞦韆的婦女出品

參考資料

[1]李紅濤:《昨天的歷史、今天的新聞?媒體記憶、集體認同與文化權威》,《當代傳播》2013年第5期

[2]李紅濤.(2014).已結束的"戰爭"走不出的"迷宮"——"sars十年"紀念報道中的隱喻運用與媒體記憶.新聞記者(04),86-95.

[3]孫春曼.口述實錄:話語權的挑戰[J].當代文壇,2010(2).

[4]《4天26萬次民間互助,騰訊藥物互助平台是怎麼誕生的?》,南方周末,2022年12月23日,檢索自:https://mp.weixin.qq.com/s/rfOJaIBv-dditam9abfNZA

[5]《多地緊急發文:停售這些退燒、止咳類藥物》,網易新聞,2021年1月25日,檢索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16MPCD10514S6T5.html

[6]《對話李公明:請問國家醫療應急司,你們履行職責了嗎?》,越秀山邊,2022年12月21日,檢索自:https://mp.weixin.qq.com/s/yfGg59npfqodWYLtskRshg

[7]《多地ICU告急,大白肺再現,奧密克戎的重症風險被低估了嗎?》,知識分子,2022年12月28日,檢索自:https://mp.weixin.qq.com/s/xsXOK86pYLzMC0mew7T64w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盪鞦韆的婦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31/184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