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古代人如何在冬天取暖?古人禦寒取暖的方式令人佩服

在古代,沒有供暖,沒有空調,沒有太陽能,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也想出了各種方式抵禦著冬天的嚴寒,今天再看,先人超常的智慧着實令人佩服,其中一些取暖方法現在依然沿用,他們的一些創造啟發着後人對取暖方式不斷改進。下面介紹一下古代取暖的方式。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筆下的賣炭老人冬日裏衣着單薄、心憂炭賤的情景。

白居易另一首詩《問劉十九》寫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裏描寫的是當時相對富裕的人家,已經用上精緻的手爐。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國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設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這種取暖方式,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着。

窮人在家裏只能用灶灰取暖,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

貧窮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來禦寒,褐是一種衣服的料子,屬於麻製品,限於當時的工藝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觀。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裏說其「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這樣的衣服還有洞和補丁。

爐子的種類還包括熏爐、手爐、足爐等。《甄嬛傳》中,到了冬天娘娘們手中都抱着一個精緻的手爐,令人好生羨慕。手爐,又稱「袖爐」、「捧爐」和「火籠」,手爐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梁(提柄)組成,唐朝開始使用,到明朝中後期,隨着使用的普及,能工巧匠們把製作手爐的工藝發揮到極致,不但有圓形、方形、還有花籃形、南瓜形等,材料大多是銅質,也有瓷的。作為散熱區的爐蓋,鏤空雕刻,精美細緻,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跟爐身的福祿喜壽、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現在網上冬天熱銷的暖手寶,手爐功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可以充電,化學作用發熱,經過改進了。

謝惠連的《雪賦》寫道:「燎熏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圓形,大腹,兩側有環,青銅製,宮廷及富貴人家多有之,若熏衣被,可外加竹籠,即為『熏籠』,」也叫香熏或者香爐,金屬或陶瓷製作,外表雕有精美圖案,裏面點燃碳火,再撒上香料散香,既能取暖又消毒淨化空氣。《甄嬛傳》裏華妃屋內的香爐就是被皇上和皇太后命人放了麝香,使其不能懷孕。會製作香料的安陵容也是在自己的香爐中放置了「暖情香」迷惑皇上。「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製的博山爐,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燒烤,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諸如此類,以後出現的玉質香爐、翡翠香爐等等,也都是一種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與實用器相比,陳設器的價值也許更高。」成為藝術品,具有收藏價值了。現在的加濕器是否也是受到香爐的啟發而成?

顧名思義,足爐主要是暖腳的,它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裏面灌上熱水,又稱為「腳婆」、「湯媼」。這不就是咱們現在使用的熱水袋嘛。

明、清兩代,在冬季大多燒柴炭取暖,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銅或鐵製成的,外面再加上一個箱形透氣的籠罩,防止失火或者掉進其他東西。

裘是有錢人的冬裝,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為珍貴,屬於奢侈品,為達官貴族所穿,鹿裘、羊裘則品質略遜一籌,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了。古人認為狐腋下之皮毛最為輕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貴。

古代的宮廷建築師們,採取了更多科學的方法為皇宮供暖。具體做法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裏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着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為使熱力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台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

縱觀歷史,在取暖這樣的事情上,也是分三六九等。有錢的人可以挑炭的成色,使用精心製作華麗的器具,而窮人就只能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寒的士子們也只能借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等詩句,發發牢騷罷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26/184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