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歐洲城市攻略:阿姆斯特丹,世界著名的「自行車王國」

進入阿姆斯特丹市區,只見河網交叉、橋樑縱橫,岸邊很多上世紀始建的三四層房屋,樣式雖老卻維修一新。褐色的臨街牆面,門窗的框架都用雪白色的塗料加以勾勒,色調清新典雅,給人以潔淨和安謐的感覺。與眾不同的是每座房屋不同形狀的牆體頂部正中,都伸出一截一米來長帶鐵鈎的臂狀物。據說因屋內樓梯狹窄而窗戶較大,家具什物皆藉助屋頂鐵鈎和繩索吊起從窗戶搬入。這是當地居民建築的一個特點。

街上自行車同汽車一樣多。這裏自行車也是橫衝直撞,在汽車夾縫中前後左右穿行,同中國某些城市相似。不同的是有些行人路上標有自行車專行線,還有專對自行車的紅綠燈。阿市70萬人口有55萬輛自行車,荷蘭全國1400萬人口有1100萬輛自行車。原來荷蘭是另一個「自行車王國」。這裏每輛自行車的車頭都裝有磨電燈,因為交通規則要求夜間行車都得亮燈。有的在車輪鋼絲上裝飾了一圈發光體,行走時白色圓圈與黑色輪胎同心滾動,煞是好看;有的在車座後裝有舒適的座椅,騎車帶人在這裏並不犯禁。

行人路上有不少專供自行車鎖車的堅實的鐵架。幾乎每輛車都是雙重鎖,除了車鎖本身,還用一條鐵鏈或一把長臂鎖,將車子牢牢鎖在鐵架上。在這些鐵架旁邊,常常可以看到自行車的殘骸,有的少了車座、籠頭;有的少了輪子;還有好好的一輛新車,被砸得鋼絲折斷,輪圈歪扭,趴在地上。這使人領悟那堅固的鐵架和雙重鎖的必要。當晚就宿於只有數十間客房的「嚴·呂肯」飯店。飯店雖小卻是四星級的,從外表看,似一座民宅。內部設施和服務都是家庭式的,一塵不染而充滿溫馨。

次日早飯後,比中協會的陪同打電話請來一位頗有風度的導遊嘉娜小姐。我們隨她驅車去觀光市容。據她介紹,此地13世紀時原是個小漁村,至15世紀末發展成為荷蘭最大的商業城鎮。目前,阿姆斯特丹城區的不少地方原是伸入內陸的淺海灣,後來在出海口築了堤壩,垻內將粗大的木樁打入淺海構成地基,抽水填土,變成陸地,同時將流經全市的阿姆斯特爾河加以運河化。縱橫交錯的河道將市區分割成90個島嶼,由600座橋樑將各島連成一體。

我看到有些橋樑的中段可以自由開合,以便船隻通行。河水清淨,沒有漂浮雜物。寬體扁平的遊船,前後左右及頂部都是便於觀光的透明玻璃,滿載着遊客在河上穿梭。在嘉娜小姐的指點下,才發現停靠在堤岸邊的不少船隻原來都是居住在水上的人家。仔細觀察,這些船體與岸上的平房相似,有的船頂建成對稱斜坡式,更與陸地房屋無異。船艙外表漆成褐、藍、紅、白等各種顏色,有門有窗,有的窗戶上方裝有活動的遮陽罩,雪白的窗紗頗有韻味,有的將甲板建成可以喝咖啡、閱報、消閒的小陽台。從敞開的艙窗望進去,看到蔥籠的綠葉叢中綻開着花朵,以及塞足書籍的滿牆書架,顯示船主人的情趣。船尾停放着自行車,還有繩子拴着一條小舢板,水陸交通工具齊備。

最後,在城郊又見到阿姆斯特丹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那是在風車架下的民居,約有5層樓高,頂層是風車葉片的中心驅動裝置,連接四片巨大的槳葉;2至4層稍有坡度的牆面連同屋頂都由細密的茅草覆蓋,各層開有稀疏錯落的小窗戶;底層最為講究,精細加工的木板牆和木框的門窗,每扇窗台上滿是盛開的鮮花。這種風車人家,背靠茂密的樹林,四周芳草如茵,花從圍繞。有的在房後另建一小屋,屋頂裝着電視天線,屋旁停着小臥車,既回歸大自然,又享受現代生活,魚與熊掌兼而得之,豈不快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深藍銀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10/184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