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兩人場外對話放慢格數 看習對特魯多敵意有多強

杜習雙方說話的內容並沒有完整地翻譯給彼此,不但陷於各說各話,說好聽是各自表達立場、說難聽是失禮衝動,更是一個溝通無效沒有加分的交流,特魯多沒能完全掌握對方的指控,習近平也沒能完全理解對方的理由,彼此都在用直覺反應說話

習近平在鏡頭前對特魯多直率批評,顯然他並不顧忌國際輿論,他對加拿大的新仇舊恨仍會持續發酵。(美聯社)

加拿大的攝影記者捕捉到總理特魯多和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在G20會議的場邊交談影像,影片內容引起了巨大外交爭議,這裏就翻譯問題與加拿大國內局勢來討論。 

杜習雙方說話的內容並沒有完整地翻譯給彼此,不但陷於各說各話,說好聽是各自表達立場、說難聽是失禮衝動,更是一個溝通無效沒有加分的交流,特魯多沒能完全掌握對方的指控,習近平也沒能完全理解對方的理由,彼此都在用直覺反應說話,加上翻譯不全,還好立刻結束,否則牽扯不完的口水恐怕徒留外界非議。 

因為這是一個偶發的短暫的社交接觸,不是雙方事先已溝通過安排進行的正式會談,因此礙於公共場合與有限時間的不可預測和控制性,口譯的進行已有先天上的缺陷,又對話的內容衝突產生火花,雙方急於脫口回應也讓口譯插入的空間被局限。 

以上可見原先前一天的碰面接觸並不是彼此(或至少一方)的需求或重視的,沒能合意安排正式的會面導致利用短暫交談的機會,接連下來硬是發生衝撞衝突。 習近平的口譯是隨時隨地跟着他全場走動負責中英對譯,最重要的工作是中翻英傳達習近平的說話,反而英翻中傳達對方的話語給習近平是次要的。而口譯在這次的接觸中卻是同時出現雙向上的缺譯。 畫面開始切入時攝影記者正走向杜習並停留站在口譯的身後,畫面中可見站在特魯多右邊的是外長朱莉(Mélanie Joly),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的照片清楚看到。看起來加方是兩個人,中方是兩個人,外加身旁至少還有三位帶著中國國旗口罩,看起來像是保鑣的人。  

1.習近平:…報紙…一切…,不合適呀。(口譯:Everything we discussed has been leaked to the paper and that's not appropriate.) 

此時的特魯多是保持禮貌地邊點頭看着習近平,同時也幾次面向口譯認真聽取翻譯內容。特魯多身體也左右晃了一次,是換腳歇腿的自然動作。 

譯評:習近平意指昨日(15日)我們兩人交談的內容都泄漏給媒體了,指責特魯多這麼做是不合適的。 It was not appropriate [for you] to leak details of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media. 

前情提要: 加拿大媒體報道特魯多總理辦公室在15日晚間向媒體表示,在15日早上特魯多主動與習近平交談約十分鐘,談到朝鮮烏克蘭,還有「中國對加拿大的干預」,還有氣候變遷議題。杜辦並沒有向媒體透露習在當下對此的回應內容,也沒有指出確切是哪方面的干預。杜辦有釋出一張長鏡頭捕捉到在人群中,杜習兩人以及同一位口譯的照片。 媒體在報道此消息時,重複提及近一周內新聞熱議三件疑似干預的事件,分別是加拿大情報指出中國干預2019年的大選、國際新聞踢爆中國也在多倫多設立海外警察站、發生在魁北克逮捕一名實為中國間諜的離職員工為中國政府竊取商業機密。 特魯多在16日晚間接受媒體聯訪表示,他當時(15日)是向習提到可以合作的項目、例如COP15,也關切地緣政治議題如烏克蘭戰爭、朝鮮局勢,他也向習提到「中國干預加拿大公民」,還有彼此持續對話的重要性。 

2.習近平:而且我們也不是那樣(頻頻搖頭狀)、進行的。(口譯:That’s not how the way the conversation was conducted.) 

口譯話一說完,可以細膩地看出特魯多的表情樣子轉變,開始集中火力準備自己並尋找機會馬上要做出回應。 

譯評: 對於兩人昨日交談議題的方式是單向或雙向,是否意見分歧或達成共識,這些我們都不清楚,但總之,習進平表達不認同特魯多向媒體描述事發經過。然而特魯多也僅僅對媒體透露談話的要點、沒有透露內容。 

習近平這句話的直譯是 : And we didn’t/ don’t do it that way. 

英國Sky電視台的翻譯是 :And we don’t do things like that.  

翻譯在這裏出現兩個差異,一是時態,雖口譯用過去式明顯指向昨日發生的交談,不過這裏也可能可以解讀為一般通則,所以用現在式,若能更清楚完整聽到習近平提到報紙的那句話,則有助於進一步確認。 二是進行什麼、習近平到底是指「什麼」不是那樣進行的,雖然口譯明確指出「昨日的交談」(the conversation)不是那樣進行的,但這裏的代名詞(it/ things)還是令人疑問,是否是指昨日交談中某特定議題的進行方式,還是通則的媒體關係經營方式,即中國與西方政治文化在應對媒體的方式不同。 

3.習近平:如果有誠心(雙手趨前作勢強調),咱們就用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進行很好的溝通。(口譯:If there is…) 

就在此時攝影從站在口譯後面挪位往左往前,口譯閃過讓攝影可以站在他左旁邊近距離繼續拍攝。 在習開始說如有誠心這句話的時候,可以看到杜從點完頭接着身體往前進一小步縮短兩人之間的距離,左手稍微伸張好像要起頭說話的樣子。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特魯多維持一致,他向來在立即反駁和回應上從不手軟。 

譯評: 若直譯完成此句: If there is sincerity, we will communicate well with an attitude of mutual respect. 

若意譯完成此句: We should start a good discussion in a sincere and respectful manner. 

能夠隨行習近平的口譯人員,一定是個男性也一定很資深很了解習近平的語意涵意,還有說話習慣、口氣。 從直譯意譯與口譯的差別明顯可見「如果有誠心」才是這整句話所要強調的重點,也是因此習近平說話時把它放在開頭作為條件,也是因此口譯會強調on your part(如果「你」/ 「你的交談」有誠心),而這也帶有指責對方的意味。換句話說,習近平否定特魯多昨日前來交流的誠意,且認為他早就另有目的、別有意圖。 

4.習近平:(未等口譯說完)否則(右手伸張攤平狀)、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口譯:If there is sincerity on your part…) 

習近平這整句話沒有被完整翻譯出來,而同時特魯多也沒有要聽的意思、自顧自地必須先回應上一句話,口譯因此作罷讓特魯多說話。 

譯評: 除了條件還有後果, 習近平說完「如果有誠心」這個條件後,再補上一句「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 」,這句話其實可有可無,但還是被放出來製造一點想像。這句可以說是輕度的威脅,也可以說是直接的拒絕,意即沒有誠心沒有尊重就不會有好的結果,這也是推卸責任、後果自付。 

這裏收集到幾個不同的翻譯: 

Otherwise the result will be bad.(谷歌翻譯) 

Otherwise, the result will not be clear. 

Otherwise, it is hard to say what will happen. 

而加拿大CBC電視台的補翻譯是──We should have conversations in a respectful way...otherwise, the result can’t be predicted. 

英國Sky電視台的補翻譯是──We can have good commun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proper respect. Or else, it’s hard to say the consequences will be. 

以上翻譯的差別,谷歌明顯是一個比較不正確的翻譯,直接用bad(不好)定調,忽略原文是「不好說」帶有不確定性,bad只是其中一個可能,就像anything could happen 說的那樣,真的anything 任何事任何結果都可能發生。 而what will happen 以及the consequences will be 這兩個翻譯附帶了很多想像,consequences(後果)是一個比較重的字眼,這也正是習近平用『如果』條件句,用『否則』暗示後果所要強烈傳達的意思。 

習話一說完就來回地面左面右,身體搖晃換了幾個腳步,顯示要結束離開的樣子,接着才安定下來幾秒開始專注、右耳聽著特魯多左耳聽著口譯,但仍然沒有禮貌性的注視著杜對他說話。 明顯地特魯多等到機會確認習近平已經說話完畢,此刻正是他可以回應所謂「泄漏給媒體這不合適」,特魯多不看口譯,根本也沒有要等或讓口譯翻譯完這一句話。而口譯也在確認習大大整句話說完,才正開始譯完半句話就被迫停止了,因為他發現特魯多沒有要聽,杜是專注的一定要一鼓作氣說完他的回應。 

5.特魯多:(未等口譯說完)In Canada, we believe in free and open and frank dialogue which we will continue to have. We will continue to look to work constructively together but there will be things we will disagree on. You will have to…(在加拿大,我們相信自由公開且坦誠的對話,而且我們將會持續下去,我們將繼續尋求建設性的合作,但總是會有我們意見不同的事情。你得要...)(口譯:希望進行自由開放的對話,有些可以建設性的,但是...) 

第一句話In Canada,這句話是普羅加拿大人所認同的信仰。第二句話We will,這句話是特魯多政府的政策做法。第三句話不齊全,有點可惜沒有掌握到。 

外媒幾乎都沒有完整掌握到特魯多的最後一句話,有的直接忽略不提,看到過一個說法是You will have to continue that. 但我覺得語意不合理。也有外媒寫We will have to...,但我個人覺得聽起來像是you 而不是we,是you的話(#這是針對性極強的句子),那麼特魯多這句話是要求習近平什麼呢,我們很難找到答案。 

杜這一番話口譯也沒有完整翻譯給習,僅是漸進破碎式的說了前面部分。未等特魯多說完最後一句,習已舉起雙手作勢要搶著說話,等杜說完後他立即回應創造條件說。 

譯評: 特魯多這一番話在民主國家來說是稀鬆平常的行事原則,不論是對政治人物或是對媒體,向來要求都是自由公開坦誠的態度,因為政府必須對人民負責、人民有權監督政府,所以媒體也必須盡職報道。然而特魯多在這裏也透露與中國交往的思維是再怎麼分歧也是要持續對話、尋求建設性合作。 

即使如此,遇到意見分歧的時候也不會退縮避諱。理論上來說是不會退縮避諱,但實際作法就有很多理由因為這個那個所以這樣那樣,但枱面上態度是必須要做出來的。特魯多當然知道攝影記者在拍,於是他有必要一定把態度做出來,這也是他急於回應不等翻譯的原因。 至於什麼事情產生分歧,從杜辦透露的重點以及出發前往G20之前加拿大國內的氣氛看來,最有可能的是指責中國干預加拿大大選這件事情(損失約是保守黨的席次、不是特魯多的自由黨)。 

我個人的猜測是,這麼敏感且衝突的議題是不太可能發生在前日短短十分鐘的交談中,扣掉口譯的時間實際上真正用到的時間大約折半,要塞這麼多大的議題以及這件敏感的指控,實在很難想像當時怎麼發生的。 或其實根本沒有談到干預大選這件事情,因此中方不滿加方這樣操作媒體,意圖解救國內議論指責特魯多已知此事將近一年卻沒有任何動作、質問特魯多有無向中方提出場邊會面邀請,是在幫自己解套降溫。 

儘管交談過程如何我們並不知道,杜辦說有、我沒有理由不相信,但我可以確定的是特魯多並沒有那麼天真純潔或充滿正義,在當晚的記者會聯訪上他仍堅持不透露當時交談的內容是提到什麼干預或與哪件熱議的新聞吻合。而當然他正面迎擊習的時候是正確的,是做對了,不過這也會引起後果的。 

6.習近平:(未等特魯多說完最後一句話,便已開始伸出雙手作勢要下結論)創造條件、創造條件。(口譯:Let’s create the conditions first.) 

特魯多聽完後連續點頭兩次表示同意,並持續注視著習近平。 

譯評: 有些外媒認為口譯說That’s great, the conditions first. 這是情有可原容易發生的誤聽把creat聽成great,然而這不合乎語意也不合理,怎會是在特魯多嗆了一段話以後習近平回應好極了(That’s great),接着說他又說情況優先或條件優先(the conditions first)。 

這句話讓習近平與口譯在這句話上又露餡了,實際上放慢格數後清楚可見,習並沒有聽完杜說完話,也沒有聽完口譯說到「建設性」這幾個字,他就起頭開始要插話回應,或者習近平也真的偷偷學了英文進步不少,直接聽懂了一部分就急着下結論提議創造條件。 說是下結論其實比較是做結束,習近平並沒有聽取特魯多完整的話語,也沒有針對特魯多堅持原則性對話以及尋求建設性合作提出異議或表示贊成,甚至進一步釐清他對特魯多的指控,相反的比較是聽到「對話」兩個字就即刻要丟出拿「條件」來談並作為結束。 

又是「條件」、又是「first」,習近平的條件說在這次交談中已經出現第二次,顯示這是一個極其自私以我為尊的思維。似乎什麼事情都是有條件的、都是有前提的,對我沒有利益沒有好處自然就上不了台面被討論。與其強調機會、中國強調的是條件,而且是「創造」出來的、不僅僅是自然生成的機會。 

習近平持有這樣的思維根本不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那些《習語錄》說穿了不過是干話大話用來削弱中國人民的智商,方便統治者控制人民的腦袋。不只是民主國家還是那些與中國似乎比較要好的跟班國家,都要好好地墊斤秤兩一下自己的國家能拿出什麼條件能夠讓習近平打量打量,還能拿回多少利益好處這就不好說了。 

7.習近平:(看向左處後回頭說)好。 

習近平一邊向前伸出右手作勢邀請握手、一邊看向特魯多的手,特魯多從專注盯着習的神情,這時注意到出現在他胸前的邀請,他便也伸出手接下,兩人的握手上下搖晃一次後就分開。(口譯沒有出聲) 

若補上直譯:It’s good. 

若補上意譯:All right. 

譯評: 習近平這句「好」的意思僅是作為對話的結束,並不是答應(It’s good)了什麼事情,他連特魯多完整的回應都沒有聽完聽清楚,也沒有針對特魯多提到的內容表示任何意見,單純只是出聲表示結束(All right)這次對話,而沉默的口譯也沒有任何表示。 

試想對於一個不懂中文的人來說,聽到這樣一個類似口號下令的單音 「hao」,如果對方沒有經驗的話,心裏一定直接反應出 「what?」,納悶著這個單音是什麼情況。 從這裏也可見習近平沒有臨場發揮和社交的能力,是沒興趣接續下去或是沒能力接住特魯多的球再打回去,這我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個大國絕對不會這麼魯莽起了個頭指控便隨便收尾要結束離去,留下不明不白的謎,到底特魯多怎樣不對或應該怎樣才對,是特魯多有問題還是習近平才是問題。 

後來特魯多的餘光注意到習近平作勢主動握手,他接下握手的同時仍專注看着習近平,習近平輕藐地抬看一眼後,眼神立刻就飄走、人也跟着向左轉離去。一般來說,握手有寒暄致意、完成交易、同意和好,也是表示結束期待未來的意思。 

8.習近平:很天真。口譯:(沒有出聲) 

若補上直譯:Innocent. 

若補上意譯:Very naive. 

就在兩人分別的同時,習近平首先向左轉離去,特魯多才向前面空出來的空間往前移動,習近平說完話首先伸出右手向特魯多握手表示結束。從杜開始說話起,習近平就開始完全沒有眼睛注視對方,連最後的握手也差不多是公式化急着帶過並結束。當他轉身離去擦肩走過攝影的時候,鏡頭位置差不多在他的鼻子以下到肩下前胸之間,就在此時收錄到他的聲音,被認為他說了一句感想「很天真」。 

這已經充分的說明了,習近平評價特魯多這番話是天真幼稚的(Very naive),他也看不起特魯多這個人。從習近平這樣直率敢言的批評,以及鏡頭前脫稿指責特魯多操作媒體看來,他不會節制不滿也不怕國際輿論和觀感,看起來他對加拿大的新仇舊恨仍會持續發酵。 

就在特魯多一人往前離去,攝影一直跟拍他的背影,餘留在鏡頭外的外長應該還在原地,特魯多不是留下跟外長一起而是自顧自的往逃生口方向走去,他略帶彎度的走向,兩度左傾差點撞上一位個子小的女性,也不知這逃生口是不是通向洗手間,但整個畫面說實在的不是一個很好的結束。 

可見特魯多心裏的衝擊是有的,雖然同樣的這一番話他不知熟練地說過幾百回,但畢竟這次是被習大大當面指責、被習大大當面提出糾正,也是國際上首度在鏡頭前這樣公開來,我還是正面評價他挺住了自己的、加拿大的和民主國家的顏面。 

縱使對付習近平這個獨裁國家的手法不像是我們與其他國家一樣平起平坐公開透明,但愈是順從不透明就愈是走入恐怖,容易整個迷失被打包帶走。 過去,特魯多與中共打交道時走過很多不向人民透明交代並延遲處理的道路,即使在歷時三年的孟晚舟事件上,面對中共立即挾持人質報仇等等巨大的壓力挑戰,他仍堅持司法獨立以及低調交涉。 今天的事件提醒着我們, 在屈辱過後,特魯多還是要面對中共的敵對! 面對中共,我們沒有人是局外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25/183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