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家長和孩子交流溝通,要積極正向、讓孩子多做「選擇題」

這段時間網課,朋友圈裏一位媽媽忍不住「詩興大發」:「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配圖是網課時間,孩子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而屏幕里老師正在講題的畫面。

這位媽媽和我私信說:「再來這麼一周兩周,孩子沒問題,我都要抑鬱啦!」

我反問她:「你的焦慮,是不是在孩子面前表現得一覽無餘?」

這位媽媽說:「我們現在就是水火不容!簡直了!我看見他食不下咽,他看見我無話可談!」

唉!!!

其實這位媽媽就是用了自己無數的「暗示」,告訴孩子:你不行!從而導致孩子真的越來越厭煩,也越來越叛逆的。

同時封閉在家裏,她不做自己的事,偏要去「盯」孩子,又是覺得孩子坐得不端正,又是認為孩子回答問題不積極,還總是想對孩子的課堂表現指點二三;更不要說對於孩子作業的要求啦。她通過自己的氣憤、惱怒以及對孩子各種行為的指責,無時無刻不在告訴孩子:你不行!

這就是可怕的「暗示」。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孩子的心靈。

但不可否認,暗示是把雙刃劍,正向的引導、積極地暗示有效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心態。而消極的暗示則讓孩子情緒低落、產生自卑心理,且容易自暴自棄。

沒有一種教育方式是單獨存在的,所謂百因必有果,但凡存在都合理。孩子的言行舉止也是一樣的,都是有據可依的。

網課期間,父母與其寸步不離地盯着孩子,盯着他的學習、盯着他的作業;真不如放鬆一下自己,生活本就不容易,既然不得不按下暫停鍵,不妨讓自己輕鬆一點,做做家務、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看看書、喝喝茶,聽聽音樂,追追劇;或者通過網絡和久未聯絡的好友閨蜜聊聊天,「雲」頓酒也不是不可以哦。

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唄,也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真的做不好,需要父母伸手幫助,及時給予幫助;若是孩子不需要,那麼父母也真的沒有必要一點點小小的自由都不給孩子。

你給孩子的信任,就是對他莫大的鼓勵;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就是對他能力的考驗。孩子一定會給你交一份答卷,屬於他自己獨一無二的答卷。

而父母對孩子及時的鼓勵、讚揚,肯定的眼神、親密的肢體語言,都能夠讓孩子得到一份內心的平靜和成功的愉悅,同時湧出無盡的勇氣和力量。

與此同時,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給孩子主導權,讓他來做「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孩子就能更好的獨立思考、認真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

讓孩子做「選擇題」的方法很簡單。

孩子的網課效果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直接指責孩子這不行、那不好;不妨問問孩子:「是老師講的你沒有聽明白,還是睡眠不好導致精神不集中?」

聽孩子的回答,然後繼續引導孩子來選擇:「老師講得沒有聽明白?那麼你覺得這種不明白是因為自己沒有預習,還是基礎有些弱,需要額外補一補?」或者「睡眠不好導致精神不集中?昨天我也沒有睡好啊!難道是我們的飲食出問題了?你看今天晚上是喝杯牛奶安神,還是用熱水泡泡腳解解乏?」

這就是選擇,最後通過不斷地詢問,引導孩子自己找出問題的真實答案。只有看見自己的內心,才能夠有改變某種情況的可能性;而不是通過父母的逼迫。事實上,父母的逼迫往往只能是表象的,而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所以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主要穿針引線,讓孩子積極思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同時父母的能夠給出合理的選項,也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真心地幫助,而不是想要爭辯或者強求什麼,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其實,陪伴孩子成長,本就是自我成長、自我修煉的一個過程,而和孩子的有效溝通,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決定,往往能夠收穫更好的親子關係。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沫沫的靜好歲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19/183155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