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到中年最深的領悟:遠處是風景,近處才是人生

珍惜煙火幸福,安享內心平和。

有人說,中年是一扇門,分出了人生的兩個階段。

前半生,搖擺不定,迷茫與焦慮是主旋律。

到了下半場,進退取捨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生命中已然流逝的,終成過往,有些遺憾,能忘就忘,有些執念,能放就放。

不必仰望,也不要苛求。

畢竟,遠處的都是風景,近處的才是人生。

01

遠處是仰望,近處是珍惜。

看過一個短片,叫《鄰居的窗》。

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妻。

令人疲憊的瑣碎生活,令他們對伴侶都相當失望。

某天,他們通過自家的窗子,看到了對面夫妻的幸福人生——他們年輕充滿激情,儼然一對璧人。

就這樣,兩人一邊「偷窺」着別人的幸福,一邊在瑣碎的生活里大聲爭吵、彼此埋怨。

直到有一天,女主角發現鄰居家的年輕丈夫,被裹着白布推了出去,她這才看到完美婚姻背後的真相:

這位丈夫,得了很嚴重的病,早就時日無多。

而主角夫妻看到的美滿,不過是永久離別前的序章。

那個時候,女主角才意識到,自己瞧不起的日常,竟是如此珍貴。

她的丈夫,雖然神經大條,但也很努力賺錢養家;她有三個可愛的孩子,雖然調皮頑劣,但心地善良。

很喜歡的一位作家曾說,人類所犯的最愚蠢的錯誤,就是一邊羨慕別人,一邊對自己的擁有熟視無睹。

人到中年才明白,誰家的鍋底都有灰。

有財富的未必有快樂,有自由未必有健康。

既然人生並沒有十全十美,我們又何苦在別人的生活里,尋找自己的答案。

就如卡耐基所說:

「幸福並不是依存於你是什麼人或擁有什麼,它只取決於你想要的是什麼。」

無法重來的一生,請放棄仰視,學會珍惜。

把自己的心安頓好,活在當下,就是人生最大的圓滿。

02

遠處是追逐,近處是守護。

我有一位朋友,早些年在商海叱咤風雲,走南闖北,幾乎很少待在家裏。

人過四十的他,腰包鼓了,家卻快要散了。

聚少離多的生活,沖淡了夫妻情,孩子也對他很是陌生。

前幾年母親患病,他無法守在床前,甚至因為一個重要會議,錯過了送母親最後一程的機會。

這件事情,也成為他餘生都難以擺脫的陰影。

某次約酒,朋友和我談及往事,紅了眼眶,追悔莫及。

年輕時,誰都想光芒萬丈大殺四方,可蹉跎半生,發現所有追逐不抵家中溫暖的床。

最近重溫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只感覺深深的遺憾。

她風華正茂、家庭美滿,擁有留洋經歷和博士學位,卻因為常年透支身體,在與癌症抗爭一年四個月之後,撒手人寰。

生命遺留之際,她追憶往昔,寫下了這麼一段令人心痛的文字:

「如果還有明天,我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也不想再關心誰比誰強。

課題也好,任務也罷,暫且放着,我只想每天看着我爸媽牽着女兒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兒園上學……」

年輕的時候,我們理所當然地去追求地位、財富。

然而許多人走得很遠,忘記了當初為何而出發。

以前我們總覺得,有大房子是幸福,有豪車是幸福,人過中年才發現,那些外表的光鮮,遠不抵家中的一蔬一飯,熱菜熱湯。

很喜歡這麼一句話:人生若是漫長的馬拉松,所愛之人便是我們永不枯竭的能量。

當你老了,回首一生,會發現真正重要的不是財富多寡,地位高低,而是湮沒在歲月長河裏每一段與家人相聚的時光。

前半生,我們步履不停,追名逐利;後半生,要學會逐漸關上欲望之門,回歸家庭。

世間並沒有太多來日方長,那些曾經錯過的,請在餘下的日子裏慢慢補上。

03

遠處的都是風景,近處的才是人生。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坐井觀天》。

曾經我們也跟着別人嘲笑過那隻坐在井底的青蛙,認為它目光短淺,不思進取。

後來慢慢明白,每個人其實都是無可奈何的井底之蛙,區別只在井的大小而已。

年輕時覺得世界很大,大得足夠裝滿我們每一個夢。

現在我倒覺得,世界其實很小,我們每個人,都在守着自己的那口井過人生。

作家拾遺的父親年輕時,有個存錢罐。

他每天省下來兩毛錢,塞進存錢罐里,「攢五年,我就可以買一架鋼琴了」。

遺憾的是,五年還沒到,他就當了父親。

於是,罐子裏的錢,變成了奶粉、孩子的學費,變成了柴米油鹽。

時間是賊,悄悄偷光了父親的選擇,但父親卻笑着說,「這就是人生。」

短短的五個字裏,少有對夢想未實現的不甘,更多的是釋懷與坦然。

少年的世界裏,有許多諸如「不凡、發光、夢想」之類的了不起的詞語。

成年後,這些詞語早已被時間偷偷地置換。

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拼盡了全力,才足以過好平凡的一生。

一個父親,要披星戴月,才能給妻兒堅實的庇護;一個母親,要風雨兼程,才能成為孩子身後的港灣。

他們是芸芸眾生中一張模糊的面孔,但卻是家人最大的靠山。

人到中年最深的領悟,是坦然接納自己的平凡。

就如《奇葩說》裏有段話所說:

「不要覺得未曾滿足的期待是一種詛咒,有些高山無法企及,那麼遠遠地看看也行。」

沿途錯過的風景,淡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放下。

在歲月蹉跎中接受自己生而平凡的事實,才能在繁雜的塵世里享受到現世安好的靜謐。

作家亦舒曾說:

「當我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略有積蓄,丈夫體貼,孩子聽話,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這就是成功。」

年少時,意氣風發的我們,最怕寂寂無名,怕落後於人,怕人生短暫,怕來不及實現夢想。

可是後來,歲月會逐漸讓你看清楚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無論多麼波瀾壯闊的生命,最終都會隱於瑣碎的日常。

前半生,匆匆忙忙,無數風景打馬而過。

後半生,學會珍惜,盡力經營當下的生活。

以平常心,過萬重山,珍惜煙火幸福,安享內心平和。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10/1827924.html